導 語
隨著冷戰結束,歷史“被終結”,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等詞匯成為不合時宜的概念,人們被告知:新時代的主旋律是和平與發展。曾經的美帝國主義,如今搖身一變,成為自由天堂、民主燈塔。然而,拉丁美洲血淋淋的歷史和持續的抗爭,毫不留情地撕去了和平偽裝,暴露出新帝國主義和新殖民主義猙獰的真面目。
本期講者賁杰民老師,作為拉美本土的記者和政治經濟學家,向我們細數了美國在拉美的罪行。美國早期的發家史即是一部屠殺原住民、侵占拉美領土的血淚史。19世紀初,拉美國家擺脫早期的歐洲宗主國,名義上取得民族獨立,而實質上卻淪為美國的殖民后院。此后,美國在拉美各國扶持傀儡政權,操縱經濟政策,攫取資源和財產,阻止拉美國家工業化和產業升級,以維持拉丁美洲對美國經濟的依附關系。為鞏固其殖民統治,美國對幾乎所有的拉美國家進行過軍事干預,在智利、危地馬拉、巴西、尼加拉瓜等多國發動軍事政變,刺殺或推翻民選總統,扶植親美的軍事獨裁者,阻礙拉美國家實施經濟改革,唯恐危及美國資本的利益。在赤裸的軍事干預之外,美國也通過國際組織、金融壟斷、債務危機等等“和平”手段控制拉美各國的經濟,利用推特等美國公司的社交媒體煽動民意、操控輿論和政治。
拉丁美洲的殖民史和延續至今的不懈斗爭,驚醒了玫瑰色的美夢,擊碎了民主和平的謊言,把我們帶回現實: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并未遠去,你我依然身處其中。
講者|賁杰民(Benjamin Norton),記者和政治經濟學家,美國《地緣政治經濟報告》(Geopolitical Economy.com)的創始人和編輯,研究領域包括地緣政治、國際政治經濟和美國外交政策等
一
回到歷史:被殖民的拉丁美洲
討論美國與拉丁美洲的問題,必須要回到歷史。當今,美國的邊界西起太平洋海岸,東至大西洋海岸,其邊界的確定與拉丁美洲被殖民的歷史緊密相連。下圖顯示出19世紀美國的邊界不斷向西擴張的過程。
19世紀美國邊界擴張過程|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1776年美國宣布獨立時只有13個州,后來擴張到50個州,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美國在1845年通過殖民墨西哥而攫取的,例如美國現在的加利福尼亞州、德克薩斯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這些原本都隸屬于墨西哥【編者注:墨西哥在此次被搶占的領土共占其總領土面積的一半,相當于今天阿根廷的面積】。1959年,美國又新增了阿拉斯加洲和夏威夷州。顯然,美國發軔之始就是依賴于殖民主義,通過不斷竊取土地(包括原住民的土地)而形成國家,在掠奪自然資源的同時,也通過奴隸制積累財富。
1492年,歐洲國家殖民拉丁美洲,他們不僅掠奪拉美的自然資源,還奴役當地人民。一些自由派的論調稱:歐洲人殖民拉美是為了傳播基督教。這種說法不過是歐洲殖民者為殖民行為的辯護罷了。
卡爾·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就指出:“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人的被屠殺與葬身礦井、對東印度的掠奪、非洲成為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就是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田園詩式的原始積累的主要因素。”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是通過對非洲人的奴役以及對美洲的殖民化來實現的,歐洲殖民者在南美洲奴役土著人開采當地的金銀礦以獲得資本的原始積累。
值得注意的是,19世紀初許多拉美國家獲得了獨立。1823年,美國總統詹姆斯·門羅發表了著名的“門羅宣言”,該宣言限制了歐洲勢力對拉美的干涉,實際上是將拉丁美洲作為美國的殖民后院。當下,許多拉美國家希望能夠與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建立更密切的聯系,但美國仍試圖利用具有殖民主義色彩的“門羅宣言”來控制拉美的外交和經貿關系。
美國國會曾公開過一項遭受美國軍事干預的國家的相關數據。除了一個法國殖民地外,美國對拉美的每一個國家都進行過軍事干預。更重要的是,幾十年來美國軍方也在拉美許多國家實行了軍事占領,比如美國曾三次入侵并占領尼加拉瓜。
尼加拉瓜具有悠久的反殖民的革命傳統。我本人是尼加拉瓜和美國雙重國籍持有者(當我不在中國生活時,就經常住在尼加拉瓜)。時至今日,美國仍在對尼加拉瓜進行無休止的干預,正因如此,尼加拉瓜現在仍然持續著非常激烈的反帝國主義運動。
蘇聯時期印制的反美帝國主義海報
圖片來源:TOP WAR
二
居心叵測:美國在拉丁美洲支持的政變
以下將簡要介紹美國在拉丁美洲支持的政變。
最著名的是1973年智利軍事政變,當時智利選舉產生了一位具有社會主義傾向的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Salvador Guillermo Allende Gossens),他是一個社會主義者和馬克思主義者【編者注:阿連德上臺后宣布實行徹底的土地改革、國有化政策和社會改革,這一系列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效果,但也招致了美國的制裁和干預】。1973年,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支持軍事政變推翻了阿連德,扶持了極右的獨裁者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José Ramón Pinochet Ugarte)上臺。
皮諾切特上臺后,會見著名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弗里德曼幫助皮諾切特設計了智利的經濟政策,其中就包括國有企業的大規模私有化。智利實際上是當時第一個實施新自由主義休克療法的國家,后來休克療法推行到了世界上很多其他的國家。
奧古斯托·皮諾切特會見米爾頓·弗里德曼的場景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1954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推翻了危地馬拉民選zuo-yi總統哈科沃·阿本斯·古斯曼(Jacobo Arbenz Guzmán)。阿本斯既不是共產主義者,也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他僅僅是一個進步的民族主義者。由于危地馬拉的土地長期被歐洲殖民者的后裔所持有,而占多數的原住民群體基本上與封建農奴無異,阿本斯主張進行土地改革,將土地國有化,其中就包括美國聯合果品公司(United Fruit,現在改稱聯合商標公司 United Brands)在危地馬拉的土地。美國中央情報局為了維護美國聯合果品公司的利益推翻了阿本斯。
類似的事也發生在巴西。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也是拉美最大的經濟體。美國于1964年支持了一場軍事政變,推翻了巴西的zuo-yi總統,并扶植了you-yi軍事政權。
1979年尼加拉瓜爆發了由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Frente Sandinista de Liberación Nacional)領導的社會主義革命。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的革命意義重大,這是拉美繼菲德爾·卡斯特羅和切格瓦拉領導的古巴革命勝利后,第二次成功的社會主義革命。革命成功后,美國一直對古巴和尼加拉瓜實施制裁。
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支持了一個you-yi的恐怖組織——尼加拉瓜反抗軍(Contras),試圖推翻尼加拉瓜的社會主義政府。尼加拉瓜反抗軍的前領導人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里面承認尼加拉瓜反抗軍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傀儡,他還強調他們將恐怖主義作為一種系統的策略,還記錄了美國中央情報局支持尼加拉瓜反抗軍燒毀學校和醫院的情況——破壞速度之快遠超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的建設進度。
尼加拉瓜反抗軍前領導人在《紐約時報》發表
的文章 |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同樣,在海地(2004年)、洪都拉斯(2009年)也發生了美國支持的軍事政變。海地、古巴、牙買加等一些國家位于加勒比地區,它們通常被視為拉丁美洲的一部分。
同樣,美國在海地和洪都拉斯政變過程中,針對的是民主選舉產生的zuo-yi領導人。而更重要的是在政變之后,美國政府致力于降低兩個國家的最低工資。“工資最低額”(wage floor)是經濟學中重要的一個概念,即國家必須保證一定的最低工資,以防止帝國主義國家或是世界體系中的核心國家出現通貨膨脹。被跨國公司剝削的工人工資越高,就意味著核心國家生產出來的消費品更貴,所以帝國主義的目標之一就是壓低邊緣國家人民的工資,這是帝國主義野心昭然若揭的典型例子。
2018年,尼加拉瓜再次發生了暴力政變,但此次政變并未成功。2019年,玻利維亞也發生了由美國支持的政變,當時玻利維亞執政的是社會主義政府,被推翻的領導人是埃沃·莫拉萊斯(Evo Morales),他是玻利維亞歷史上第一位印第安原住民領袖【編者注:埃沃·莫拉萊斯以社會主義運動黨而聞名,在任期間,他推動玻利維亞走向混合經濟,并與古巴、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建立了關系】。
玻利維亞發生政變之后,美國知名的億萬富翁埃隆·馬斯克因涉嫌支持政變而在推特上飽受非議。而馬斯克卻以“我們將組織政變去反對任何我們想要反對的人”作為回應。
通過上述政變的例子,能夠發現拉丁美洲的政變模式是:美國先通過軍事政變推翻人民選出來的左翼領導人——有的是社會主義者、有的是進步的民族主義者,然后扶植一個you-yi的軍事政權,這種情況基本上發生在南美洲的每一個國家。
21世紀后,美國的策略有了一些變化,即采取所謂的軟政變或非傳統政變,其中最為顯著的例子是巴西。巴西于2016年和2018年分別發生了政變,但兩次都不是軍事政變。2016年的政變就是所謂的法律戰,當時巴西的司法系統非常腐敗,許多法官本身就是極you-yi,加之被美國賄賂,他們捏造了對領導人腐敗的虛假指控。
迪爾瑪·羅塞夫(Dilma Rousseff)女士是巴西的前總統,她因虛假指控被迫下臺。巴西現任總統盧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因被捏造的腐敗罪名受到監禁,隨后最高法院撤銷了所有指控,他被無罪釋放。上述兩位總統都是巴西的zuo-yi領導人,她(他)們都來自同一個政黨——工人黨。
另一個非常著名的政變例子發生在委內瑞拉。2002年委內瑞拉發生了一次短暫的軍事政變,推翻了zuo-yi總統查韋斯(Hugo Rafael Chávez Frías),美國政府官員監督并支持了此次政變行動。幾天后,委內瑞拉人民涌上街頭抗議,他們推翻了美國扶持的政權,讓查韋斯重新掌權。查韋斯廣受人民的愛戴,人民也挺身而出維護了他。
相當多的美國政府官員參與了尼加拉瓜、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的政變,他們大多是在喬治·布什政府任職,在唐納德·特朗普執政期間再次被召回,參與政變的官員往往是同一批。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埃利奧特·艾布拉姆斯(Elliot Abrams),他曾是里根政府、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的成員。艾布拉姆斯的名字在拉丁美洲就是罪犯的同義詞。
從由此可見,即便拉丁美洲人民被允許選出一個zuo-yi的領導人,就算沒有軍事政變,也會有其他形式的政治或法律政變。不管何種形式的政變,美國的根本目的在于阻礙拉美國家實現獨立。
阿連德的社會主義改革招致了國內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的聯合絞殺 | 圖片來源:TOP WAR
三
政變之后:被摧毀的拉丁美洲經濟
胡安·瓜伊多(Juan Guaido)在2019年被美國任命為委內瑞拉的臨時總統,他從未參加過總統選舉,被美國選擇僅僅是因為他是一名you-yi政客。在胡安·瓜伊多上臺后,美國政府強迫世界上幾十個國家承認他的總理身份,并試圖創造一個平行政府。與此同時,美國不斷竊取委內瑞拉的海外資產,包括委內瑞拉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黃金等,并將部分資產運用于所謂的平行政府。
“我為美國偷石油”已經成為中文互聯網的一個老梗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微信公號
委內瑞拉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量,其生產的重質原油需要加工后才能使用。唐納德·特朗普在去年稱:“當我離開的時候,委內瑞拉已經在崩潰的邊緣,我們本可以接管這個國家,我們本可以得到他所有的石油,它本就在我們的隔壁。”顯然,美國覬覦委內瑞拉的石油資源久矣。
拉丁美洲的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尤其是農業和礦產資源,但拉美國家仍非常依賴原材料的出口。美國南方司令部是美國軍方監管拉丁美洲業務的分支機構,該機構司令勞拉·理查森(Laura Richardson)在2023年1月談到拉丁美洲時表示:
為什么這個地區如此重要,因為它擁有豐富的資源和當今技術所需的稀土元素,世界上60%的鋰都在“鋰三角”地區——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有一年多以前在圭亞那近海發現的最大的石油儲量,輕質低硫原油;還有委內瑞拉的資源,包括石油、銅、黃金;中國有36%的食品來自該地區【編者注:此處為勞拉·理查森的表述,與事實可能存在出入】;這里還擁有被稱為世界之肺的亞馬遜森林;拉美擁有世界上31%的淡水等等。
拉丁美洲目前的問題是對原材料出口的過度依賴,如石油、礦物、農產品等,且工業和制造業不發達。拉丁美洲的zuo-yi領導人在被美國發動的政變推翻之前,都曾嘗試發展本地產業,但政變之后上臺的you-yi領導人則實施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進一步摧毀了當地產業。
阿根廷正面臨著這一局面,阿根廷極you-yi的領導人米萊正在實施一系列新自由主義的政策,如極端的休克療法、大規模私有化、快速的去工業化等等。這讓阿根廷的經濟和工業受到了嚴重的破壞,也使得阿根廷更加依賴原材料的出口。
拉丁美洲重要的戰略地理位置還在于巴拿馬運河,為了修建這條運河,美國入侵了哥倫比亞,然后將其分割,繼而創立了一個獨立國家——巴拿馬。目前,美國軍方已經基本上控制了巴拿馬運河。
與此同時,尼加拉瓜的桑地諾民族解放陣線也在努力建造一條運河,這將為該國帶來巨大的收益,也將極大地促進經濟增長。美國政府極力反對這條擬建的運河,尤其是當中國參與了協助建設這條運河的工作,以及尼加拉瓜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之后,美國政府通過國家民主基金會(基本上就是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分支機構)支持一些反對建造運河的團體舉行抗議活動,試圖阻止該運河的建設。
拉丁美洲經濟過度依賴出口原材料,經濟學家通常將這些原材料統稱為商品。一旦商品價格急劇上漲和下跌,就會對拉丁美洲的經濟造成嚴重的損害,也會導致政局的不穩定。
中國大規模的工業化和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拉美的經濟發展,拉丁美洲與中國貿易大幅增加,使得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經濟出現了繁榮。也正是在這一時期,在拉美許多zuo-yi政權上臺執政,他們為爭取社會福利和發展做出了努力。但在2014年,由于多方原因,包括美國試圖擊潰石油價格體系、美國的頁巖油產量井噴式爆發等,拉丁美洲原材料的價格急劇下降,經濟受到重創。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拉丁美洲經濟學者發展出了依附理論。依附理論認為,帝國主義運作的邏輯是阻礙邊緣國家的工業化,使高科技和高附加值產業集中在帝國主義的核心地區,而邊緣國家僅被允許出口低附加值的商品和原材料。與此同時,帝國主義還依靠剝削邊緣國家的廉價勞動力獲取利潤,這個過程中產生的財富將被送往核心國家。
時至今日,一個歷史性的變化是:一些曾經處于邊緣地帶的國家,尤其是中國等實現了工業化的國家,正在脫離邊緣地帶,進入半邊緣地帶。值得一提的是,所有脫離邊緣國家進入半邊緣地帶的國家,基本上都是金磚組織的成員國。世界體系理論創始人之一伊曼紐爾·沃勒斯坦(Emmanuel Wallerstein)在十幾年前認為俄羅斯、中國、印度和伊朗都是邊緣國家,但我認為上述國家目前已經邁入半邊緣國家了 。
毋庸置疑,帝國主義的目標是維持對高科技的壟斷。這就解釋了為什么美國對中國發動如此激烈的技術戰。如果仔細觀察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制裁和出口限制,會發現美國主要針對的是中國的新興產業,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和半導體技術等,美國試圖阻止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取得進展。
世界體系理論也呈現出帝國主義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面向,即全球資本家通過占有邊緣國家的資產持有財富。在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中,其顯著變化是在新自由主義時代,資本控制終結了。
這意味著除了一些國家,全球的資本家可以在大多數國家內自由轉移他們的資本(主要是金融資本),他們可以利用技術跨越邊界轉移資金,不斷在世界各地斂財。資本家們在邊緣國家的投資往往都是高附加值的,在中心國家,他們則投資回報率較低的資產,如國債、某些股票等。他們如同吸血鬼一般將財富從邊緣國家轉移到核心國家。
盡管金磚國家正在發展工業并向價值鏈上游發展,但它們仍屬于半邊緣地帶的一部分。金磚國家的資本家將財富投資于中心國家,這實際上是一種“凈財富提取”(net wealth extraction),即中心國家對金磚國家的財富攫取。
下圖顯示出全球股市的規模。1899年全球股市價值相當分散,主要分布在歐洲列強和美國之間。但今天,全球股市規模中超過60%的份額屬于美國。
1899年和2024年全球股市相對規模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而美國股市中股票的40%由外國資本家擁有,這顯示出在新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時代,全球的資本家們將他們的財富投資于美國。美國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本土的經濟體系,更是變成了全球資本主義體系的集中地。
外國資本家擁有美國股市中股票的40%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有趣的是,盡管中國擁有全球35%的工業制造產能,但其股市不到3%,大致相當于法國的規模。主流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因此認為金融經濟的核心在美國。毫無疑問,美國成為了全球資本家的銀行,而中國則成為了世界工廠。
列寧在撰寫《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時也討論到帝國主義國家內部的競爭和金融壟斷。但時至今日,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集中的金融壟斷遠超出列寧在撰寫該書時能夠想象到的范圍。現如今,美國不僅是帝國主義體系的中心,美元也成為全球資本主義的貨幣。在列寧寫作的時代,當時主要的帝國主義強權是西方殖民主義國家,但現在美國儼然成為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
四
去美元化:拉美的選擇與出路
拉美的zuo-yi人士將加入金磚國家視為能夠發展經濟并擺脫帝國主義經濟控制的絕佳機會。他們并不認為金磚國家會挑戰全球資本主義,但金磚國家能夠為拉丁美洲的zuo-yi運動提供更多的機會。正如前所述,在過去的一百年里,一旦拉美zuo-yi政權上臺,美國政府就會采取各種手段試圖推翻他們,或者是實施制裁、封鎖等。現在金磚國家為拉美提供了全球南方的網絡和支持,使得拉美國家有機會擺脫美國的控制,獲得獨立的發展。
金磚國家也在不斷壯大,阿根廷曾被邀請加入金磚國家行列,當時阿根廷的zuo-yi政府也希望加入其中,但后來由于極you-yi領導人米萊上臺,阿根廷就沒有加入了。
依據購買力平價理論測算國內生產總值(GDP),金磚國家的經濟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七國集團,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的經濟增長,如果按照國家列出(見下圖),很明顯中國是最高的,然后依次是印度、俄國、巴西、南非。
各國GDP占世界經濟的比例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2016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并仍在保持持續增長。但是,GDP并不能呈現經濟增長的具體方面,美國的許多經濟增長來自金融業和服務業,而中國的許多增長則來自實體經濟的制造業領域。
很多拉美國家與中國的貿易已經多于和美國的貿易往來,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墨西哥和中美洲一些國家跟美國的貿易往來依舊很頻繁。但仍然能看到的是,拉美和中國已經建立起來了全球南方之間越來越緊密的貿易網絡。
從2000—2010年間,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國與拉美之間的貿易在迅速增長。在20年前,拉美跟中國的貿易只占其貿易總量的3%—4%,但今天,占比大概在25%左右。許多拉美國家與中國存在貿易順差,巴西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巴西出口到中國的貿易額是從中國進口的三倍,拉美國家與中國的經貿往來有利于拉美經濟發展。
去美元化是金磚國家共同的目標。上文談到的巴西現任總統盧拉,是金磚國家組織的聯合發起人之一,他一直在呼吁金磚國家之間能創造出一種新的用于貿易的國際貨幣,來抵抗美元的霸權地位。
去年盧拉訪問中國,第一站就前往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總部——上海。在新開發總部,盧拉強烈反對美元壟斷,他譴責了由美國主導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尤其譴責了IMF讓拉美國家陷入了貧困。中國和巴西簽署了貿易去美元化協議,現在兩國之間的貿易用人民幣和巴西本幣雷亞爾。
美國是唯一一個在IMF中擁有否決權的國家,也通過布萊頓森林體系確立了美元的霸權地位。在拉美,人們把IMF視為美國斂財和殖民的工具。
債務陷阱是拉美國家不得不面臨的問題,這也是美國通過新殖民主義的策略長期支配拉美的方式。IMF有著臭名昭著的歷史,當全球南方國家出現收支危機向其申請貸款時,該組織就強迫借貸國進行所謂的結構調整,其中就包括新自由主義的休克療法等。
將IMF比作殖民該地區的西班牙征服者的漫畫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在此情況下,借了IMF貸款的第三世界國家,國家債務占GDP的比例會上升。但實際上國家的經濟卻在萎縮。我認為,這是中國近幾十年來不再從IMF借錢的原因之一。
欠IMF的債務最高的國家是阿根廷。因為沒有足夠的美元來償還債務,阿根廷經歷了嚴重的通貨膨脹,這也是極右翼的米萊能當選總統的主要原因。米萊采取新自由主義的方法,將阿根廷的貨幣美元化,這對于阿根廷的經濟來說是毀滅性的打擊【編者注:當前阿根廷有一半的人口在貧困線以下】。
阿根廷人民上街抗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20世紀80年代,美聯儲在短期內提高美元利率,直接導致了第三世界的債務危機。隨后IMF介入,在拉美推行新自由主義。這就是為人熟知的“失落的幾十年”。【編者注:通常的表述為“失去的十年”,但由于新自由主義思潮對拉美的荼毒頗深,主講人在此處使用“失落的幾十年”,特指1980—2000年期間。】
上述債務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以美元計價的所謂“歐洲債券”【編者注:一國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或國家組織在國外債券市場上以第三國貨幣為面值發行的債券。其特點是債券發行者、債券發行地點和債券面值所使用的貨幣可以分別屬于不同國家。其中,歐洲美元債券的市場比重最大】。這就意味著像阿根廷這樣的國家,當他們想要在資本市場上出售這些債券時,必須使用美元。而阿根廷的債權人大多都是華爾街的銀行和金融財團,這些金融資本家利用美國的司法體系,掠奪阿根廷在海外的資產。
2023年聯合國發布的關于第三世界債務危機的報告,報告顯示出在過去20年里,全球南方國家、發展中國家債務的債權人向私人轉移的過程 |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當下,美聯儲又一次增加利率(如同1980年代一樣),越來越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出現債務危機。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他們絕大多數的債權人主要是華爾街的資本家和金融財團,而不是中國。拉美債務中74%的債權人是私人債權人和資本市場的投資人,只有4%的債務是與他國的雙邊債務。
IMF基本上充當了私人資本家的收債人。當阿根廷經濟出現負增長時,該組織通過各種方式從阿根廷榨取財富。我認為,今天的債務危機和1980年代的債務危機有很多相似之處,最主要是美聯儲加息。
2000年后,拉美出現了zuo-yi政府執政的“粉紅浪潮”,這是對“失去的二十年”的反抗。這一時期,拉美的zuo-yi一有機會上臺,就力圖建立區域性的組織以抵抗美國。一個典型的例子是團結拉美地區的反帝國主義左翼聯盟——“美洲玻利瓦爾聯盟”(ALBA)的成立。該聯盟以西蒙·玻利瓦爾的名字命名,玻利瓦爾是拉美反殖民的英雄領袖,他在19世紀領導了一支反抗西班牙殖民統治的軍隊。該聯盟繼承了玻利瓦爾的反殖民精神,其主要號召者是古巴的卡斯特羅和委內瑞拉的查韋斯。
美國政府試圖通過支持政變來摧毀這個聯盟,厄瓜多爾的zuo-yi政權被推翻后,親美的you-yi政府立即退出了該聯盟。在玻利維亞,美國支持的you-yi政府上臺后,也立即退出了該聯盟。
實際上,美洲玻利瓦爾聯盟曾試圖創立一種用于區域內的貿易貨幣以抵抗美元,該想法由當時厄瓜多爾的總統科雷亞提議。然而,科雷亞不久后被美國所支持的you-yi政權推翻,親美的you-yi政府終止了該設想的實行。拉丁美洲為了打破美元化做了許多嘗試,但由于政治上的不穩定,他們舉步維艱。
目前拉美地區有四個社會主義政府,它們也是美洲玻利瓦爾聯盟的成員,即古巴、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玻利維亞。在美國的論述里,這些國家被妖魔化了,美國政府稱委內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為“暴政三駕馬車”。美國對古巴、委內瑞拉和尼加拉瓜施行了非常嚴厲的制裁,其目的在于摧毀這些國家的經濟。所幸還有中國、俄羅斯等國家作為拉美國家的盟友,為拉美的zuo-yi政權提供可呼吸的空間。
拉美當今政治力量的分布圖,紅色為社會主義國家;粉色為左翼或社會民主黨執政的國家;黃色為中間或走新自由主義路線的國家;藍色代表非常右翼的政府執政的國家 | 圖片來源:主講人PPT
五
總結:拉美的三個重要問題
第一、美國在拉美實行帝國主義或者說新殖民主義政策。只要拉美地區有一個獨立的zuo-yi政府掌權,美國就干預、動搖甚至推翻那個政府,這使得拉美很難發展起來。
第二、由于拉美大多數國家都是資產階級民主制,一個zuo-yi領導人上臺后,可以推行利于國家和人民的政策。一旦you-yi上臺,you-yi政府就把過往好的政策全部推翻。資產階級多黨制、資產階級民主制帶來了很多政治上不穩定。每次一個新的政黨上臺,就會推翻之前所做的一切,這使得拉美國家很難真正推行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方案。我認為,東亞國家的發展并不是巧合,不論是中國、日本、韓國、還是新加坡,這些國家發展起來的時候都是一黨制,雖然未必都走社會主義道路,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但這些國家的工業化發展方案有延續性。
拉美的最后一個問題是整個區域的經濟發展嚴重依賴原材料出口,拉美只有基礎的產業,沒有發達的工業。如前所述,拉美不能發展工業的原因有很多,因此拉美地區當前的目標之一就是團結起來發展屬于自己的獨立經濟。然而,正如我今天所呈現的,拉美國家要實現這一目標難乎其難。
古巴青年反對美國封鎖的大游行
圖片來源:新華網
六
問答環節
Q1
去年阿根廷選舉中米萊勝出,美國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米萊的政策給阿根廷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什么樣的影響?人民在政治上的反應是怎樣的?
賁杰民
米萊當選阿根廷總統前,阿根廷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米萊將阿根廷的通貨膨脹歸咎于政府政策,而不是阿根廷的債務。米萊提出的解決方案簡單粗暴,即采用美元。由于當地的媒體被右翼資本主義寡頭擁有,媒體把米萊吹捧為一個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人物。
顯然,這對阿根廷而言這是一場災難。阿根廷的年通脹率已經高達300%,貧困人口占全國人口的60%。對此,工會組織了大規模的抗議和罷工,政府的反應也相當暴力。阿根廷國會議員稱“他們(抗議者)有兩個選擇,要么進監獄,要么吃子彈”。米萊政府實施了極端的新自由主義休克療法,解散了一半的政府部門,許多社會項目被削減和私有化。
阿根廷左翼抗議米萊的倒行逆施
圖片來源:路透社
Q2
美國支持的政變不再以軍事政變為主,而是使用了污蔑民選領導人的策略,這是不是跟美國掌握世界上的主流社交媒體相關?拉美有辦法避免這種政變策略嗎?
賁杰民
沒錯,社交媒體對于新的軟政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別在傳播假新聞方面。因此很多拉美政府試圖限制美國的社交媒體平臺,比如巴西政府就一直在限制推特。但馬斯克一直在介入巴西國內的政治,試圖動搖巴西的左翼政府,且馬斯克與之前的you-yi總統博索納羅關系密切。補充一點,我認為中國做得最明智的事情之一就是擁有自己的社交媒體平臺。美國在社交媒體上的壟斷意味著其在對外宣傳上掌握著極大的控制力,美國也經常通過社交媒體來破壞其他國家的穩定。
Q3
為什么拉美國家中,墨西哥和巴西是半邊緣國家?
賁杰民
墨西哥和巴西在拉丁美洲是比較獨特的。這兩個國家在整個美洲是居于榜首的經濟體,他們都有龐大的工業制造部門,并不完全依賴出口原材料。比如說巴西可以造飛機和發動機、墨西哥可以大量制造汽車和機器等。
由于美國近幾年針對中國產品的關稅政策,中國正在墨西哥大規模投資建廠。墨西哥和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如果產品在墨西哥生產,就可以免稅出口到美國。巴西實際上采取了一個非常明智的策略——允許外國投資,但是必須是合資企業,即公司的一半必須由本地企業擁有,以便發展自己的制造業。巴西和墨西哥就是這樣取得了一些成功。
Q4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美國主導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是逐步強化還是削弱?拉丁美洲的未來會被哪些因素決定?
賁杰民
毫無疑問,我認為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正在削弱,這個體系正在碎片化。一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家主張脫鉤,諸如薩米爾·阿明。他們希望全球南方跟帝國主義核心國家脫鉤,和邊緣國家一起合作發展。但諷刺的是,現在實際上在推動脫歐的是美國的資本家。
我們看到全球體系的分化和分裂,這給了全球南方國家更多的選擇和機會,讓他們可以去追求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嘗試不同形式的社會主義,或者說是更有自主性的國家發展路徑。
Q5
列寧說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并且認為資本主義就要滅亡了。但是一百多年過去了,資本主義依舊很強大。這是為什么?
賁杰民
上世紀60年代,由于技術尚未進步,資本主義的發展很大程度上還是以民族國家為單位。列寧在分析帝國主義時,對單個國家、民族資本主義政權的討論仍是有意義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后,資本主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新技術的發展,資本主義的全球性逐漸顯露出來,生產過程更加國際化和全球化。特別是隨著資本管制的解除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現在世界各地的資本家可以利用數字技術瞬間轉移財產。這是資本主義在美國集中壟斷程度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
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三卷中認為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壟斷階段,資本主義表現出了一種不可思議的趨勢,它總在不斷地自我改造,朝向新的發展方向。列寧也是這么認為的,他很有先見之明地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里提到了金融資本和壟斷的出現。
現在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了極端壟斷化和金融化的程度,這表明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資本主義走向壟斷的內在趨勢的分析是正確的。資本主義已如此腐朽和集中,它理論上可以為社會主義奠定基礎,至少我希望如此。
Q6
如何看待當前美元成為了全球資本主義的貨幣?當前發展中國家該怎么辦?
賁杰民
當前美元仍非常有地位,但由于美國對一些國家的制裁,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尋求使用其他貨幣。各國央行也在投資其他資產,比如,中國人民銀行正在賣出美國國債,買入黃金。
世界上許多國家在貿易中使用不同的貨幣,這是貨幣多元化的趨勢。然而,世界各地的資本家仍然持有以美元計價的巨額財產。當我們討論去美元化時應該對“資產去美元化”和“貿易去美元化”做出區分,后者正在發生。
目前中俄正在用本幣開展貿易,但更困難的是資產和財富的去美元化,因為美元仍舊是世界各地資本家的貨幣。資產和財富的去美元化將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將不得不因此發生改變,去美元化的過程還很漫長。
6月12日,烏軍在哈爾科夫
圖片來源:路透社、聯合早報
Q7
拉美國家的zuo-yi怎么看待俄羅斯和俄烏沖突呢?
賁杰民
總的來講,俄羅斯在拉美zuo-yi中很受歡迎。拉美zuo-yi認為俄羅斯是一個曾被美國部分殖民的民族主義國家。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俄羅斯被強加新自由主義政策,經歷了一場極其嚴重的危機。普京上臺后,對寡頭資本家重拳出擊,將經濟部門國有化。在拉美zuo-yi眼中,俄羅斯是一個敢于反抗西方帝國主義的國家,他們不想復制俄羅斯的模式,但將俄羅斯視為盟友。對于拉美國家來說,主要矛盾是與美國帝國主義的斗爭。
自2014年美國支持了烏克蘭的政變,推翻了烏克蘭民選政府以來,烏克蘭就被美國和北約控制。美國和北約應該對2014年爆發的戰爭負責,他們把北約擴張到俄羅斯的邊境地帶,并拒絕俄羅斯想要簽署的和平協議。因此,拉美zuo-yi認為俄烏沖突是美國和北約數十年包圍俄羅斯、試圖削弱俄羅斯進而削弱歐亞集團的延伸。
Q8
請問最近幾年,中拉關系怎么樣?
賁杰民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的發展是令人驚嘆的,經過了毛時代的土改和基本工業化之后,中國發展成為極其繁榮的國家,擁有先進的制造業。對拉美左翼來說,中國是他們的一個榜樣,他們認為中國是可以幫助自身發展的盟友,可以幫助他們獨立于美帝國主義。有趣的是,拉美的you-yi政治上不喜歡中國,但是他們都想跟中國做生意,因為中國是拉美最大的貿易伙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