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馬克龍提前解散了國民議會,所以法國國民議會重新選舉,在7月1日首輪投票結果出爐。
極右翼國民聯盟獲得了33%的選票,左翼火速新成立的聯盟“新人民陣線”獲得28.5%的選票,馬克龍所在的中間派執政聯盟“在一起”,只獲得了22%的選票。
單從首輪投票結果看,馬克龍這次豪賭,可以說是一敗涂地,不但直接失去了議會的多數席位,甚至淪為第三。
可以確定的是,不管第二輪選舉結果如何,馬克龍所在的中間派,都會變成“陪跑”的角色,從2022年的第一大黨,淪為第三大黨。
這意味著,馬克龍基本已經半廢。
現在唯一懸念在于,極右翼國民聯盟能否獲得國民議會絕對多數,從而實現單獨組閣。
如果國民聯盟能獲得絕對多數,那么國民聯盟黨魁,1995年出生的巴爾代拉將出任法國總理。
但如果國民聯盟沒能獲得絕對多數,那么馬克龍還是有機會聯合左翼去組閣。
也就是說,當前擺在法國面前的只有3個結果:
1、巴爾代拉出任法國總理,法國再次出現左右共治。
2、馬克龍聯合左翼組閣,和左翼共治。
3、極右翼、中間派+左翼,都沒能獲得絕對多數,那么法國國民議會可能面臨癱瘓局面,會陷入政治僵局。
不管哪種結果,馬克龍都已經失去單獨組閣的能力,已經可以確定會成為跛腳總統。
只不過說,這個跛腳的程度區別。
如果是巴爾代拉出任法國總理,那么馬克龍相當于是被砍斷雙腿,得坐輪椅上。
如果是聯合左翼組閣,那么馬克龍還只是瘸了一只腿,得拄著拐杖走路。
此外,即使國民聯盟沒能獲得絕對多數,但以當前支持率,肯定是法國第一大黨,那么法國議會將成為懸浮議會,馬克龍剩下的3年任期,將很難推動改革。
而且以當前的支持率,3年后國民聯盟將大概率執政,所以法國的極右翼上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至于國民聯盟能不能在第二輪獲得絕對多數,這個目前還是有比較大的懸念。
法國的選舉制度比較特殊,是比較難從第一輪投票結果,去直接預測第二輪投票結果。
我這里也簡單介紹一下,法國這個國民議會的選舉規則。
國民議會是法國議會的下議院,有577個席位,對應577個選區,每個選區由選民投票選出一名議員,任期為5年。
在一個選區里,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里如果獲得了超過50%的選票,可以直接當選,否則就要進行第二輪投票。
所以通常法國的國民議會選舉,都是有兩輪。
2022年的選舉里,只有5個選區是只選1輪。
法國的第二輪投票是7月7日開始,在一個選區里,首輪投票獲得12.5%選票的候選人,就有資格參選。
如果只有一名候選人獲得超過12.5%的選票,則由前兩名候選人參與第二輪投票。
在第二輪選舉中,獲得票數的候選人,可以當選這個選區的議員。
然后577個選區里,一個政黨或聯盟,如果獲得了超過一半的席位,也就是289個席位,才能構成絕對多數,可以單獨組閣。
總統必須任命國民議會絕對多數的黨派指定的候選人為總理。
所以,國民聯盟要爭取的目標,就是在第二輪投票里,獲得議會過半席位,那么巴爾代拉就可以直接成為法國總理,從而出現左右共治。
這種情況下,馬克龍只能保留軍事和外交的權利,內政則由國民聯盟主導。
如果國民聯盟不能獲得議會過半席位,也就是絕對多數。
那么是存在馬克龍所在的中間派和左翼聯盟狙擊極右翼的可能性。
這需要中間派和左翼聯盟加起來的席位,能超過議會一半席位才行。
首輪選舉里,中間派和左翼聯盟加起來的支持率是50.5%,是勉強達到過半門檻。
但問題是,這只是首輪選舉,在第二輪投票里,中間派和左翼聯盟加起來能否有過半席位,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中間派和左翼聯盟加起來,都不能過半,而且國民聯盟也達不到過半席位,那么就會讓國民議會陷入癱瘓的可能性,總統任命的總理可能會反復面臨不信任投票。
所以,當前法國的國民議會選舉,讓法國的政治和經濟,都陷入極大的不確定性。
法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過去一個月已經從3%,上漲到3.3%,意味著法國國債價格出現大跌。
這主要就是受法國政局不穩的影響。
對法國來說,最糟糕的就是出現議會癱瘓的局面,那樣會給法國經濟帶來極大傷害。
而不管是國民聯盟上臺,還是左翼聯盟上臺,只要解除不確定性,反而對法國來說,情況就沒那么糟糕。
當然,不管是那種結果,對馬克龍來說,都是很糟糕的。
即使馬克龍和左翼聯盟聯手,狙擊了國民聯盟,那么馬克龍也將不得不任命左翼聯盟指定的候選人為總理,從而喪失對內政的主導權,因為當前法國中間派的支持率是遠低于左翼聯盟。
所以,馬克龍是已經可以確定輸了,只是輸多輸少而已。
這也使得外界一直沒搞懂馬克龍這次為什么要提前解散國民議會,也讓馬克龍這次解散國民議會的行為,飽受批評。
法新社6月30日發表題為《馬克龍的失敗賭博》的文章,強烈批評馬克龍,說這是一場冒險且失敗的賭博。
政治學者樊尚·馬蒂尼則說,馬克龍這次解散議會“是第五共和國歷史上考慮最不周全的舉措之一,而且是基于最荒謬的預測”。
從結果來說也確實如此,2022年的選舉里,馬克龍所在的中間派聯盟,至少是拿下了246席,占了42.6%的席位,雖然沒能獲得絕對多數,但至少可以比較輕松的聯合左翼去組閣,而且能獲得聯合組閣的主導權,任命馬克龍想要的人當總理。
而且,極右翼國民聯盟在2022年選舉里,只獲得89席位,占10.1%,遠低于中間派和左翼聯盟。
結果才兩年時間過去,極右翼的支持率就直接超過中間派和左翼聯盟,變成了第一大黨。
只能說,這兩年時間里,俄烏沖突對歐洲的放血影響,對歐洲民眾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這次國民聯盟能夠勝選,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國民聯盟反對援助烏克蘭,僅支持最低限度的介入。
除此之外,國民聯盟的很多主張,在法國還是有比較大的爭議的。
而且,當前歐洲經濟因為俄烏沖突,已經出現困境,過去兩年的高通脹對歐洲民眾的生活影響還是很大的。
當經濟不行時,整個社會右轉的趨勢就是必然的。
比如說移民問題,當歐洲經濟好的時候,左翼對移民的支持,更容易讓歐洲民眾的白左圣母心泛濫。
但當歐洲經濟不好,歐洲民眾自顧不暇時,自然得收起圣母心,得優先保障自身生活,那么極右翼反移民的主張,就更能獲得歐洲民眾的認同。
其實從2020年開始,歐洲整體右轉的趨勢就已經很明顯。
2020年疫情的爆發,也極大沖擊著歐洲經濟。
法國最近幾年的公共財政狀況不斷惡化,標普上月將法國評級從AA下調至AA-。
法國2023年的財政赤字率達到5.5%,債務占GDP達到111%;
更糟糕的是,歐盟明年生效的財政紀律規定,歐盟各國債務不得超過GDP的60%,赤字不得超過3%;
連法國都達不到這個要求,法國需要每年進行0.5%的結構性赤字調整,直到總體赤字降至3%以下。
而法國已經算是歐洲國家里,經濟還算比較好的了。
其他一些長期擺爛的歐洲國家,比如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財政狀況是更糟糕。
歐洲國家雖然發達國家多,但也已經普遍處于吃老本狀態。
接下來這兩年,如果爆發世界經濟危機,會讓很多歐洲國家被打回原形,可能有些歐洲國家會保不住發達國家地位。
到那個時候,歐洲右轉的趨勢會不斷加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