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
2024年6月20日,左翼網站“人民快訊”刊登文章,稱資本主義的結構性危機和美國帝國主義計劃在加劇現有暴力沖突的同時催生了新沖突,全球范圍內越來越多的人被迫流離失所。原文內容如下。
美帝國主義正在迫使世界各地數百萬人逃離家園
?。ㄕУ镁硟鹊奶K丹難民。蘇丹一年多的戰爭使1000多萬人被迫流離失所。)
6月20日是世界難民日。在今天,我們必須共同面對這樣一個現實:全球有超過1.17億人被迫流離失所。從巴勒斯坦到蘇丹,從也門到烏克蘭,從剛果民主共和國到緬甸,暴力的幽靈在世界各地投下了長長的陰影,死亡和流離失所的悲劇在各地上演。根據武裝沖突地點和事件數據(ACLED)沖突指數,世界正變得更加暴力。據估計,2024年每6個人中就有一個人經歷過武裝沖突。據ACLED數據,在過去五年中,政治暴力事件增加了22%,這也引出了一個問題——為什么戰爭正在成為世界各地的常態?
為了了解近年來戰爭和暴力沖突擴大的原因,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全球因素,而不是只關注每一場沖突的原因。從更全面的角度來看,我們就會發現世界變得越來越不平等——軍火市場不斷擴大、全球治理結構失調,這些因素都與資本主義的結構性危機和美國的帝國主義計劃有關,后者進行了更大規模的侵略行為來避免資本主義的衰落。
幾十年來,美國的行動導致了全球混亂,這與其旨在建立和維持單極格局有關。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為了自身利益,越來越多地奉行以單方面行動和戰略為標志的外交政策,而往往不考慮這些行動和戰略對包括其盟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影響。
1991年蘇聯解體后,美國統治階級確信自己已經建立了一個注定永久的新單極秩序。自那以后,美國參與的暴力沖突越來越多,包括巴拿馬(1989年)、伊拉克(1990年)、南斯拉夫(1995年)、阿富汗(2001年)、伊朗(2003年)、利比亞(2011年)、敘利亞(2014年)、烏克蘭(2022年)、巴勒斯坦(2023年)。在某些情況下,美國煽動的沖突已經從一國蔓延到多國,它通過扶持民兵這種不可控的武裝組織使沖突加劇,并導致混亂、暴力和國家機關的崩潰。這往往只會導致暴力進一步升級。這樣一來,美國對單極秩序的維持加劇了全球沖突。
任何哪怕只在表面上旨在預防和解決沖突的全球治理行為,都會遭到美國的破壞。國際聯盟(1919年)和后來的聯合國(1945年)的成立是為了通過實施國際法來規范國家行為,從而促進和平與安全。然而,美國一貫藐視這些多邊結構和國際法,同時保護其親密盟友免受其違法行為的影響。一個重要的例子是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這一事件標志著基于規則的秩序遭到破壞。美國這次據稱是為了“先發制人”而發動的入侵不僅缺乏伊拉克挑釁自身的證據,而且是以關于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虛假說法為依據的。
美國開創了在沒有國際公認理由的情況下發動戰爭的先例。美國控制媒體為軍事行動進行辯護的行為,超越了國際法規定的軍事干預辯護的義務。美國的這一系列行為破壞了基于規則的體系內的和平與安全。在發現伊拉克戰爭基本沒有受到阻礙之后,美國開始為維護國際主導地位和控制權公然發動戰爭。2011年北約帶頭試圖為了摧毀和恐嚇那些蔑視或反對美國霸權的力量而對利比亞展開入侵,就是上述企圖的一個縮影。
美國是武器和戰爭的制造者
美帝國主義的存續,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它幾十年來建立和維持的軍事主導地位。為了維護這一地位,美國的軍費開支穩步增加。目前,美國掌握的龐大軍事機器的資金分別為1.537萬億美元(僅計算美國的支出)和2.13萬億美元(包括美國盟友的支出)。按百分比計算,美國領導的軍事集團支出占全球軍事支出的74.3%。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世界上五大頂級武器生產和軍事服務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雷神技術公司、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波音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統統來自美國。
美國通過建立龐大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武器儲備,生產大量布滿全球的武器,而這些武器的存在往往使各地沖突升級和永久化。
現成武器的存在助長了世界范圍內的爭端,而如果沒有武器,這些爭端可能本不會升級。這一點在美國入侵伊拉克后就可以看出:由于槍支的存在以及美國及其競爭對手將伊拉克不同的群體當作代理人,幾十年來在各群體之間相對和平地共存的種種分歧變成了部落領袖和宗教團體之間的血腥沖突。
隨著一場沖突結束,一國武器往往被迅速運往鄰國,繼而引發新的戰爭。根據聯合國裁軍事務廳(UNODA)的說法,“輕武器的過度積累和廣泛供應可能加劇政治緊張局勢,往往導致更致命、更持久的暴力 ”。
自1945年美國全球霸權計劃啟動以來,美國已對十幾個國家進行了軍事干預。2001年至2021年間,僅阿富汗就遭到美國及其盟友81638枚炸彈或導彈的襲擊。越南、索馬里、老撾、科威特、格林納達、也門等數十個國家也在美國主導的軍事干預下遭受了大規模破壞。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UNHCR)的全球趨勢報告,每年被迫流離失所的人數穩步增加。2023年,至少2720萬人被迫逃離,總計1.173億人流離失所,比前一年增加了8%。難民署報告說,與沖突有關的死亡人數與每年流離失所的人數密切相關。被迫流離失所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蘇丹、巴勒斯坦和緬甸,目前都卷入了武裝沖突。
經濟封鎖不亞于戰爭
但是,炸彈并不是美國推進其目的的唯一手段。它還利用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地位,迫使不守規矩的國家屈服于華盛頓的要求。
美國廣泛使用脅迫性的單邊措施或制裁來削弱敵國,使這些國家陷入貧困。目前,美國已單方面對大約39個國家和地區采取了措施。制裁是另一種戰爭,因為制裁導致的平民生命損失的規模堪比戰爭。
通過軍事干預和經濟制裁,美國已經表明其將脅迫任何違背其利益的國家。這營造了一個各國爭奪權力和影響力的全球環境。美國對其眼中“對手”的入侵和懲罰傾向,促使各國提升各自的軍事和地緣政治能力,以在一個充滿暴力、沖突、武器泛濫并且缺乏確保和平的有效機制的世界中捍衛其主權。
美國霸權計劃的結果是世界充滿了無休無止的戰爭,無論這些戰爭是否直接涉及美國。由于現成的武器和尋求建立地緣政治力量的地區大國的自愿資助,各個國家內部派系爭奪土地和資源控制權的斗爭迅速升級為武裝沖突。這基本上就是當下蘇丹面臨的情況,那里的沖突已導致1000多萬人流離失所。蘇丹武裝部隊和快速支援部隊之間的沖突阻礙了蘇丹人民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努力爭取的民主進程,因為敵對的軍事團體正在努力控制蘇丹及其資源。
此外,沖突的擴散可能會造成暴力沖突本身的常態化。由于我們面臨著越來越多的平民傷亡、難民營和城市的大面積破壞,我們對戰爭的反應變得被動和麻木。
我們必須通過政治行動明確表示我們的態度,把使我們的生活陷入戰爭狀態的根源鏟除掉。只有對抗美帝國主義、其對國際制度的漠視及其龐大的軍事機器,我們才能結束困擾人類的、廣泛存在的暴力和沖突,解決影響世界各地的難民危機的根源。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