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方主導、烏克蘭搖旗的瑞士“和平峰會”終于落幕了.對此峰會雖世界各國評價不一,總體看,沒有達到西方所期望的目的,更沒有達到烏克蘭所期望的目的。
找到通向和平的途徑了嗎?沒有,提出有益的、可行的、為當事雙方接受的和平方案了嗎?也沒有,這就很自然的可以確定此次和平峰會是一次失敗的峰會。
其實,峰會證明了一件事,西方也好,烏克蘭也罷,并沒有打算通過和平峰會追求和平,和平峰會并沒有追求和平居然還叫和平峰會?這峰會不失敗那就是天下怪事了。
細細探討峰會失敗的原因,似乎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一,峰會失敗是因其出發點定歪了。打著和平峰會的旗號卻不是為和平召開的峰會,這哄不了世界各國。與會國家并沒有達到西方希望中的程度說明,世界上發展中國家對俄烏沖突的基本立場開始改變,不再認可西方鼓吹的那一套,什么侵略,什么反侵略,美國及其北約的一系列侵略算什么呢?
世界上共有160多個國家與會者僅90多個國家,最終簽署會議聯合公報的不到80個國家,而即使是簽署會議聯合公報的國家,多數并不同意西方對俄烏沖突中的政治解讀,從而使這一公報根本沒有涉及西方期望的對俄羅斯某種形式的指責,致使所謂和平峰會遠離了西方指望的目標,會議最終聯合公報的內容證明,西方既然不是為和平而來,那此次會議的結果必然不僅不會讓西方滿意,且還是一次國際上極為失敗的會議。
”和平峰會“之后,世人還得追問西方,和平在哪?
二,峰會失敗是因峰會不“峰”,西方自己拆臺了峰會。此次峰會無論從與會國家數量來看,還是從與會國家的影響力來看,因多數國家主要領導人沒有出席會議,不僅使峰會未召開之前已名不符實,還讓會議未召開前就決定了峰會不會取得任何實際成果,“蓋章”的都沒來,峰會很自然地既不會對俄烏戰場產生什么影響,也不會對世界產生什么影響,更不會帶來和平。
特別是會前嚷嚷很歡的美國總統,臨到會前卻宣布不與會,這臉打的讓西方一些大國的主要領導雖出席會議卻渾身不自在,早知如此,跑瑞士來混水摸魚何益?這直接使一些大國領導在關鍵的聯合公報沒有出臺前就早早結束行程,讓手下去矯情聯合公報吧,自己卻揚長而去,完全不再理會所謂“和平峰會”,很是瀟灑。以至峰會出現“主峰不到”“副峰”提前溜號的現象,西方“峰”的不到和溜號讓世人奇怪,峰會既然是西方主導的,怎么自己玩起“削峰”的戲碼?西方國家自己拆臺了峰會,會議焉能不以失敗而結束?
三,峰會失敗是因西方世界對國際事務的控制力逐步降低。峰會的結果意味著峰會的最大失敗不是聯合公報的內容問題,也不是與會國家的數量和影響力的問題,而是西方對世界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越來越小,發展中國家越來越不受西方所控制。
像俄烏沖突這樣的國際問題,雖峰會打出了和平的旗號,世界上多數國家卻明明白白的知道,這不是和平會議,從而不再唯西方的馬首是瞻。
這次和平峰會與會國對比當年俄烏沖突之始的聯合國投票情況,不僅數量而言相差甚遠,還給世人一種西方世界落花有意,世界大局變化流水無情的感覺,什么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越來越成為笑話,西方世界操縱發展中國家跟跑的現象正在逐漸消失,峰會不止是失敗的問題,其帶來的離心效應很可能會越來越大。
四,峰會的失敗是因西方在峰會利用烏克蘭煽風點火的目標落空了。峰會之前,西方極力主導召開所謂瑞士和平峰會,無利不起早啊。西方原本是希望通過峰會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在峰會召開后,會議明顯氣氛不對,沒有按照西方編好的劇情發展,與會的一些國家公開轉移話題,針對以色列的罪行發難,西方的“峰們”不得不紛紛提前離去,繼續在峰會上呆下去還不定會出現什么“意外”,他們何以自處?于是,峰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由于西方“主峰”沒來,“副峰”提前跑了,導致發展中國家占據了會議的制高點,西方已無法主導會議,且讓“司機”成了跳獨舞的“演員”。
正是西方無法主導這次峰會,與會國家多數沒有響應西方利用烏克蘭的煽風點火,讓西方拿俄烏沖突在國際上說事的想法打了水漂。
五,峰會的失敗是因峰會開了等于沒開。眾所周知,所謂和平峰會其最大的政治基礎就是俄烏沖突雙方坐到一個桌前談未來和平的可能性,雙方來找和平的途徑和辦法,來為和平談談,與會的其它國家都是“助推劑”。
可此次峰會根本沒有邀請俄羅斯參加,這就沒有了峰會追求和平的基本條件,排斥了俄烏沖突的主要當事方-俄羅斯,實際上就挖去了峰會成功的政治基礎,和平峰會和誰談和平?
這讓世人看清了一件事,西方主導瑞士和平峰會卻不邀請當事另一方參加,是頂著和平峰會的帽子欺世盜名,峰會失敗是必然的,此會開了等于沒開。
此次峰會還產生一個額外成果,今后世人誰還能相信西方的陳詞濫調?
六,此次峰會的失敗是因它打臉西方的雙標。借此峰會的場合,一些國家并沒有注目所謂的和平峰會該干什么,反而提出對峰會的疑問,既然能召開此次和平峰會,那么,為什么不能召開巴以沖突的和平峰會?為何西方不積極推動召開巴以和平峰會?難道巴以沖突不是更應該引起世人的關注嗎?難道巴以沖突不是更應該和平解決嗎?
現實是,西方并沒有任何心思積極主導召開“巴以和平峰會”。于是,瑞士和平峰會就成了西方自己煽自己臉的會議,直接煽西方在世界事務上的雙標做法。
況且瑞士和平峰會沒有遵循西方鼓吹的那種協商一致的原則,以致聯合公報出臺時,竟然奇怪地有十多個國家拒簽,會后又有幾個國家悔簽,甚至東道主都沒有簽署所謂的聯合公報,真的極具諷刺,如此峰會冠上“失敗”二字,名副其實。
不過讓西方憂心的還不是瑞士和平峰會的失敗,而是西方的指揮棒失靈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