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果阿紀事報》等印度媒體提到一則消息: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正策劃在孟加拉國、緬甸和印度東北部扶植建立一個國家。
印度東北部歷史、宗教、民族問題復雜,騷亂、沖突不斷,印度媒體分析稱,如果CIA的計劃得逞,這會加劇印度東北部的動蕩局勢,進而給印度帶來戰略性挑戰。
CIA為什么要對印度下手?這個計劃看似突然,但譚主翻閱了CIA在印度以及孟加拉國的布局后發現,伏筆早在多年前就已經埋下。
按照印度媒體的說法,CIA計劃在這一地區建立的,是一個宗教國家。
為什么宗教問題會成為CIA的切入點?事實上,宗教矛盾,已經是造成印度社會分裂的一大主要因素。
而在這個矛盾激化的過程中,美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譚主對過去幾年,美國媒體涉及這一話題的報道內容進行了梳理。
報道數量顯示,有人在持續炒作這一話題。但在2023年前,相關報道數量并不算高,此前每年的報道量,基本在300篇左右。
但到了2023年,相關報道量激增到了4340篇。今年還未過半,報道量也已經達到了1700篇。
為什么2023年后,報道量會激增?
這些報道中,頻繁提及一個印度的地名——曼尼普爾邦。這個邦一直是印度內部種族和宗教矛盾不斷的地區。
去年5月,曼尼普爾邦的宗教矛盾升級。持續的沖突導致兩個月內140多人死亡、5萬多人流離失所。與此同時,關于這一地區“獨立”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矛盾為何會突然激化?譚主注意到,在5月,社交媒體上出現了大量有關于曼尼普爾邦的虛假信息。
這些虛假信息挑起了這個地區不同種族和宗教信仰人群的沖突。
矛盾,就在媒體的炒作與社交媒體的拱火下不斷激化,沖突也隨之不斷升級。
譚主也統計了社交媒體上關于印度宗教矛盾相關的討論,在對數據進行清洗后,譚主發現,過去一年,有30679個賬號經常參與這一話題的討論。
利用技術手段,譚主識別到2720個疑似社交機器人賬號。
而這2720個疑似社交機器人賬號中,有部分賬號直接參與了曼尼普爾邦的相關信息發布。
很明顯,曼尼普爾邦的沖突背后,有人在利用社交機器人發布虛假信息,煽風點火——這是一場有預謀、有組織的行動。
那么,幕后黑手究竟是誰?他們的目的又是什么?
在這些報道中,一家叫“基督教廣播網”(CBN News)的媒體機構,出現的頻率最高。
這家媒體持續不斷地掀起相關話題的討論,而它援引的信源,來自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USCIRF)。這個委員會隸屬于美國聯邦政府,經常發布一些所謂的調查報告,認定印度存在針對一些宗教群體的迫害。
曼尼普爾邦的宗教矛盾激化后,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還多次通過發布消息、組織專家討論的方式,批評印度的宗教問題。
這些信息,通過“基督教廣播網”這樣的媒體傳聲筒大肆傳播。
根據調查,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有過50多名委員。這些委員,都是所謂的“活動家”。其中有多位,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有著密切聯系——在CIA下屬的基金會任職、參與為CIA招募間諜的機構的工作等等。
換句話說,印度宗教矛盾相關話題不斷發酵背后,有CIA直接參與的痕跡。
CIA就是背后的那只手。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先是長期出具所謂調查報告,“證明”印度存在針對一些宗教群體的迫害。而后,一些美國的社會活動人士充當“話筒”,而美國媒體,在不斷炒作這些議題,并專門挑一些敏感節點進行投放。
這樣一環扣一環,美國就能不斷在這一議題下推波助瀾,激化該地區的社會矛盾。
而社交機器人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虛假信息,成為那根“點燃柴火堆的火柴”。
在矛盾激化后,“獨立”“建國”也變得“水到渠成”起來。
也就是說,盡管這個“建國”計劃最近才被曝出,但相關的鋪墊,早就開始了。
這樣的種子,CIA還埋了很多。
CIA內部有一項特殊的機制,叫作“秘密行動”機制。
這項機制的源頭,是美國前總統杜魯門簽署的一份秘密文件,這份文件明確規定,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可以在國外實施包括宣傳、心理戰、破壞、反破壞、顛覆、暗殺、準軍事行動、策動和援助叛亂等行動。
而美國要在印度策動叛亂甚至是“建國”這樣的“秘密行動”,其布局,在更早的時期。
70多年前,美國為了擴大自己在南亞的影響力,開始選擇對印度進行大規模的滲透。
白宮此前曾公布了一份關于印度的文件,而這份文件就差點泄露了CIA一名“臥底”的身份——根據報告描述,這個人,是印度前政府的內閣成員之一。
不僅如此,由于軍官群體在印度社會的特殊性,CIA還建立了印度高級軍官的“性格檔案”。
情報人員會根據在一些“看似無害的對話中”搜集到的信息,以及這些官員的公開講話、文章等渠道,給出這些軍官的指揮風格、性格缺陷等判斷,以此推測印軍下一步的軍事動向。
CIA在印度埋下的這些暗線一直都在,什么時候啟用,一個很重要的衡量標準,自然是美印關系。
印度問題專家表示,盡管美印兩國在不少議題上有著共同語言,但近幾年,印度在一些國際事務上沒有完全聽從于美國,這也讓美國對印度的不滿日益積累。一些前美國政府官員和美國智庫也在懷疑,印度究竟能否擔當起美國可靠盟友的角色。
去年5月份,曾擔任過美國國安會西南亞事務高級主管的阿什利·特利斯,就在美國外交事務網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美國對印度的糟糕投注》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主旨內容,就是美國必須重新評估美印兩國之間的關系。
印度想西傾以“倚美制華”,卻又總是打自己的小算盤,美國自然要敲打敲打印度,正如CIA此前在意大利、伊朗、埃及等國家做的那樣。
只不過,之前CIA借助的載體是報紙,發動的是大規模的街頭抗議。現在,CIA借助的是社交機器人,其形式更隱蔽,也更難以察覺。況且,印度使用率最高的幾大社交媒體Instagram、Facebook、X、WhatsApp等,背后無不是美國資本操控。
美國借著CIA這只手,在印度埋下了如此多的“釘子”。連自己想拉攏的國家都如此處心積慮,這真是應了那句話:
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做美國的盟友是致命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