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自媒體盛傳,說大批美軍抵達伊拉克、約旦、巴林、沙特、阿曼等地的美軍基地,包括82空降師所部,13突擊師大部和第一騎兵師快速營,美國本土兩個國民警衛團亦接到命令前往中東,總人數達15萬。
這條消息,校尉半信半疑。
雖然目前依然缺乏權威報道,不過在校尉看來,在當前時刻,美國增兵中東的可能性很大,這是半信。至于15萬,別說新增15萬,就是增加到15萬,校尉都表示高度懷疑。
因為美國在中東的駐軍,也不過四、五萬人,不管是增加15萬還是增加到15萬,都是非常大的軍事動作,主流媒體不可能沒有任何報道。
而美國一個主力師也不過一萬多人,15萬人就是十個師,幾乎把美軍的機動力量都抽空了。
除非美國準備在中東打一場中型戰爭,否則絕對不可能調動這么多部隊。
因此,校尉認為,增兵大概率是真的,但具體增加了多少,還需進一步觀察。如果真是15萬,校尉就該放鞭炮慶祝了。
下面簡要分析一下美國增兵的真實意圖。
首先,宏觀層面。
目前的中東局勢正在加速脫離美國的控制,并且是朝著不利于美國的方向發展。
而中東又是美國霸權最重要、最脆弱的支柱,為了穩定中東局勢,美國必須有所動作。
當布林肯、沙利文乃至陰王的外交斡旋都收不到效果的時候,增兵就是必然的選擇。
這也是校尉一直推崇沙伊復交、中東打以的根本原因,因為在中美博弈最為關鍵的歷史階段,它們極大地延長了中國反超美國的戰略機遇期。
如果美國大規模增兵,這個戰略反超機遇期還會繼續延長。
接下來說說美國增兵具體的戰術目標。
一、確保以色列顏色革命順利推進
對美國來說,要想平息現在的中東局勢,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換人——把小內內換下來。
這就好比內褲太臟,已經洗不干凈,只好換了了事。
早在去年11月,陰王就多次放風,暗示小內內提前下臺;3月3日,以色列反對派領袖、戰時內閣三人小組之一的甘茨“不假外出”,不經小內內批準擅自訪美,分別拜會了哈里斯、布林肯、沙利文;5月19日特拉維夫爆發大規模反戰游行;6月9日,甘茨宣布退出以色列戰時內閣。
可以說,對于換內褲,不管是組織層面還是輿論層面,美國都已經做了非常充分的鋪墊。
唯一欠缺的,就是武力準備了。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以色列畢竟是美國的盟友,就算內塔尼亞胡倒臺,以色列依然還是美國的盟友,有必要大規模增兵嗎?
如果中東局勢平穩,如果以色列屬于正常的的權力交接,美國自然沒必要增兵。
但在當前的中東,任何一點意外,都可能引發整體局勢的坍塌,更何況處于風暴中心的以色列,更何況拼命掙扎也不肯讓位的小內內。
簡單說,針對以色列版的顏色革命,美國增兵有三重作用:為甘茨等反對派撐腰,讓他們放心大膽換內褲;震懾以色列內部的極右勢力,避免他們狗急跳墻甚至揮刀自宮;三是保護失去小內內的以色列,以免當地反以力量借機大舉反攻。
二、嚇唬沙特
自從2023年3月沙伊復交以來,為了抵消由此帶來的中東民族和解趨勢,美國一直在不遺余力地推動沙以建交。
但2023年10月的巴以沖突,徹底打亂了美國的節奏,也給沙特提供了拒絕美國的絕佳理由。
到了今年,美國人明顯有點急眼,布林肯、沙利文就跟無頭蒼蠅似地在中東、以色列、沙特亂躥。
隨著消息逐漸披露,我們才知道,原來美元霸權的根基、美國霸權的根基石油美元,將于2024年6月9日到期。
盡管白宮一再放話,聲稱美國即將與沙特達成歷史性的新安全協議,但是顯然,沙特沒有日本、韓國、歐豬那么聽話,否則新協議就不會一推再推,直到今天都無法面世。
因此,借增兵的機會,順便嚇唬嚇唬沙特,乃是很正常的操作。
至于某些自媒體認為美國增兵的主要目標是沙特,并且有可能對沙特發起軍事行動,校尉是不信的。
詳細的分析正在寫,暫定名《美國步步緊逼,沙特的考驗正在升級》,這里就不多說了。
三、穩定軍心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軍的境地一直很尷尬。
大打出手,明顯與美國先搞定大毛、再對付中國的大戰略南轅北轍。
不打,又一直被當地各種武裝組織騎臉輸出,不僅影響美國英明神武、天下無敵的形象,而且重挫了當地美軍的士氣。
雖然近期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兩次被胡塞捅了后門的艾森豪威爾號航母身上,但最遭罪的,卻是美軍散布于中東的軍事基地,尤其是小型軍事基地。
這是今年2月份的統計,最悲催的基地,累計遭襲次數已經超過30次
遇襲的次數太多,美軍的腦震蕩大法也遮不住
早在巴以沖突爆發之前,他們就一直在忍受反美武裝沒完沒了的騷擾。巴以沖突之后,更是連番遭受襲擊,睡個好覺都難。
再這么耗下去,沒準那天,中東駐軍就崩潰了。
通過增兵,一來可以鼓舞士氣;二來可以減輕駐軍的備勤壓力;三來可以視情組織對反美勢力的重點打擊。
總之,美國向中東增兵,不管增加多少,對我們來說,都是絕對的好消息。
道理很簡單,除了美國自己,幾乎全世界,都在熱盼美軍下場。美軍來得越多,直接參與沖突的可能性就越大。
更重要的是,美軍明顯就是對著小內內來的,小內內又豈會束手就擒?
最后說明一點,本文之所以沒用猶撒國而是用的美國,是因為現在的猶撒國內,撒依然掌握軍權。
而中東增兵的動作,肯定是撒主導、猶默認。
美國的霸權,才是猶的安身立命之本,對于小內內的騷操作,猶的內部并非鐵板一塊。
當猶出現內部分化時,美國與以色列的矛盾,也就浮上了水面。而美國與以色列的博弈,就此也進入了高潮。
接下來一段時間,中東劇場的焦點,就是小內內如何化解美國的顏色革命!
加油,小內內!
你堅持得越久,美國的霸權就跨得越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