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提議的國際“和平峰會”,6月15日就要在瑞士召開。舉世期盼這個會議能為持續兩年多的俄烏鏖戰送來和平。但是從多方情況分析,雖然提議者愿望很好,會議名氣也很大,聲稱有120多個國家和組織的代表參加,但終究會無果收場。澤連斯基應從美好愿望與實際效果完全背離中接受教訓
峰會將無果而終的根本原因
最重要的是俄烏軍事沖突的主動方俄羅斯明言不去。
澤連斯基提議召開瑞士和平峰會,開始設想以他擬定的10條意見為基礎,其要點是俄羅斯撤軍、恢復烏克蘭領土完整、賠償戰爭損失等作為“和平方案”,與會者商討形成合力,對俄造成世界輿論壓力。國際觀察人士認為,這對俄來說,哪里是和平方案,簡直是“戰爭投降書”。
4月8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明確表態,“瑞士峰會的基本立場與俄羅斯的訴求相悖,莫斯科不會參加也未想過參加‘澤連斯基模式’的瑞士會議,因為‘澤連斯基模式’不是綜合考量的方案,不是可供比較的方案,完全無視了中國、巴西、非洲和阿拉伯國家的提議。”“任何無視俄羅斯立場、基于最后通牒形式的活動都是脫離現實的,是沒有前途的。”她還補充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放出的“和平公式”就是個“煉金術”。
4月12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會見了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他以事實為據,深刻地表示,“我們從來沒有拒絕和平解決爭端,而且這恰恰是我們傾向于做的事情”,“正是這些努力才有了在伊斯坦布爾舉行的重要談判(即2022 年 3 月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爾舉行的最后一輪俄烏談判,在西方盟國的壓力和蠱惑下,基輔放棄了達成的初步協議)。莫斯科響應了‘烏克蘭不應在槍口下簽字’的呼吁,并從基輔撤軍,但隨后,在西方的壓力下,烏克蘭方面退出了這些協議,并把協議扔進了垃圾桶。”普京明解指出,“在俄羅斯看來,如果沒有俄方參與,在瑞士舉行的烏克蘭主題會議就是一場‘怪胎秀’”。“在此再一次強調,俄方支持和平調解會談,但絕不是那種強加給我們的、完全脫離現實的方案”。
5月8日,俄駐瑞士大使館新聞官霍赫洛夫坦言:瑞士峰會宣傳的理念,是俄羅斯完全不能接受的。它沒有考慮任何一點俄羅斯的利益!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參與這場和平峰會。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俄烏之戰是雙方的事,沒有主動方俄羅斯參與,舉行任何和平會議都沒有意義。
二是被世界看好、主張公正的中國婉言拒絕。
俄烏軍事沖突剛開始,中國以自己獨特的政策和行動在世人面前展現出公正、和平的大國風范。俄烏沖突一周年之際,中國發布了《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其中羅列了12條,著眼了世界總體狀況和發展趨勢,具體內容既考慮了俄羅斯的利益,也考慮了烏克蘭的利益,受到許多國家的擁護和贊賞。
對于瑞士和平峰會,我國外長王毅曾表示:“中方希望看到俄烏雙方盡快停火止戰,支持適時召開雙方都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公平討論所有和平方案的國際會議。”4月15日,烏克蘭外長庫列巴稱,中國已經收到了和平峰會的邀請,但是“已讀不回”。
最近,隨著瑞士會議的臨近,澤連斯基呼吁中美兩國領導人參會,5月27日,我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毛寧表示,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堅持勸和促談,我們鼓勵和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支持適時召開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對所有和平方案公平討論的國際和會。中方愿意繼續就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同國際社會保持溝通。
多么客氣,多么委婉,聽話聽聲,鑼鼓聽音,此時此刻中國雖然沒有把話挑明,但會議的提議方和組織方應該心知肚明這是中國的既定態度——不予參加。對此意大利外長坦言,這樣的會議沒有中國參加真不行。
瑞士峰會被迫更改議題
面對主戰方俄羅斯和公正方中國都不參會,應該說澤連斯還是明白人,預感到原定的方案沒有出路,將會議議程順勢而變。《烏克蘭獨立報》、烏通社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20日,澤連斯基一連接受路透社和美國《紐約時報》采訪時,把原計劃上會的10條方案更改為重點討論三個議題:即世界輻射與核安全、糧食安全,交換戰俘并讓被驅逐者回家。明眼人可以看出,這與會議原定主題“商議俄烏戰爭”沒有直接和深入的聯系了。
烏克蘭媒體《商業資本》(Delovaya Stolitsa)指出,澤連斯基將原定“和平方案”從10條減少至3條,是為了在峰會上爭取更多國家支持。最近澤連斯基對《紐約時報》記者說出了其真正目的:“團結世界多數國家商討解決三個問題非常重要”,意在“與會國達成共識后,就進入第二部分,也是問題的難點,即推動戰爭的結束。為此,將制定一個詳細計劃并提交給俄羅斯,沒有人說俄羅斯明天就會同意,但重要的是我們要有主動權。”
由此可見澤連斯基想的何等的天真、幼稚,甚至愚昧了,竟然把執政20多年、經驗豐富的普京想的那么簡單、好哄。
澤連斯基應如何吸取教訓?
首先是吸取教訓,不要重蹈覆轍。今年的瑞士和平峰會之前,去年8月上旬,由沙特主辦過一次烏克蘭和平計劃會議,邀請了印度、巴西、印尼、埃及、贊比亞、烏克蘭以及西方等30個國家的官員參會。但是作為特別軍事行動的主導國俄羅斯,沒有被邀請。當時烏克蘭和西方官員認為,會議將俄羅斯排除在外,有利于爭取到國際社會支持烏克蘭的和平條款。上次會議草草收場,這次會議將無果而終,最明顯、最重要的教訓是決不能“單相思”。沖突、戰爭都是雙方事,任何單方操縱、僅圖己利,只會加大分裂,失敗告終。
其次是不要貪大求隆,關鍵是俄烏雙方先切磋磨合。“解鈴還需系鈴人”,解決俄烏沖突的關鍵在于俄烏雙方,現在著力拉幫結伙不是上策。當下烏克蘭已經從實際出發,降低了與俄談判的標準,從決不與普京談轉為可談,從俄必須歸還克里米亞轉為可以2022年兩國邊界為界而談。俄羅斯也表現出談判的靈活性,“烏克蘭必須去軍事化,去納納化,不加入北約,永久保持中立”的話說的少了,表示出愿意談判的意向。應該說現在是雙方接觸、續談的較好時機,應積極與俄商討如何將雙方的談判落到實處。
再次是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要僅聽“主子”的命令,出現反復。2022 年 3 月俄烏伊斯坦布爾談判的教訓是,本來有了良好的開端,結果烏克蘭在美西方國家的壓力和蠱惑下,放棄了達成的協議,引發了戰火,給自己的國家和人民造成了天塌地陷的災難。應當切記,決不能充當“霸主”的代理人,自己國家的命運一定要掌握在自己人民的手里,這才是真正的國運昌盛的正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