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方面終于公開:幾十年來3 萬英國人輸入美國“毒血”后感染艾滋和丙肝病毒,3000 人死亡,首相蘇納克稱之為“國家恥辱”。
這又是美國“放毒”毒害全世界的一個縮影。
英國污染血丑聞可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初。英國大量的血友病或其他血液病患者,在接受英國國家醫療服務系統的血液治療后,發現感染了艾滋病和肝炎病毒,其中3萬人被感染,近3000人因此死亡。
歐美白人血友病的概率非常高(近親繁殖的結果),血友病的癥狀就是傷口流血不止,治療血友病,需要“凝血因子”。
這種凝血因子是由幾千人捐獻的血液濃縮而成,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美國因為醫療工業發達,就成為了血液制品的輸出國。
但資本主義的美國為了賺錢,獻血者幾乎不做篩查,血液處理也非常草率,大量攜帶病毒的血都進入了血庫。
其實美國的科研人員在上世紀80年代就發現了這個問題,因為那時候艾滋病、肝炎患者呈爆發式增長……有人發現獻血、賣血者中有大量的吸毒者、同性戀、甚至還有監獄囚犯,而他們是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其實當時還沒有真正“發現”艾滋病,只是發現注射血液制品的人發生了很多奇怪的免疫疾病和并發癥。
當時的研究人員聯系了負責美國血庫事務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希望他們能禁止同性戀者獻血,或者對血液先測試再入庫。結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各大血庫的負責人完全不搭理,覺得是疾控中心小題大做。
到1983年4月,眼看著免疫疾病患者數超過了1000,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這才終于出臺了指導原則,要求血庫對來獻血的同性戀者提出質疑。血庫是這么做的:每個人來獻血,先發一本小冊子,里面注明男同性戀者是高危人群,建議自覺推遲獻血,過段時間看看情況再說……結果就這么個小冊子,還觸犯了美國政治正確的逆鱗,同性戀群體痛罵“歧視”,以至于這些東西形同虛設。
這些美國血液制品到處售賣,禍及全世界,歐洲首當其沖,實際上,當時法國研究人員已經分離出了一種攻擊T細胞的病毒;但在1984年4月,美國衛生部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全世界宣布他們最先發現了艾滋病毒……并且美國通過“病毒溯源”,繪制出了“艾滋病傳播地圖”,把病毒的源頭指向非洲,然后“通過歐洲傳到美國”……這一切,是不是似曾相識?
去年某些人高調紀念在美國去世的“民間防艾第一人”,把帽子都扣到我們自己頭上……但真相是,80年代,美國宣布發現艾滋病毒后,中國立即對美國的血液制品開展了大規模檢測,發現污染嚴重。比例超過10%。為了防止更多的人受到感染,中國開始禁止進口除人血白蛋白以外的所有血液制品。
1989年前,在中國發現的所有HIV病例只有兩個途徑,一種是血液制品污染,一種是美國游客或從歐美返回的中國公民。
當時的美國,幾乎供應著全世界的血液制品。
全球只有五個國家是有償獻血,其中就有美國。每次獻血,美國血漿公司會付給獻血者30美元不等。
美國獻血者可以是流浪漢、囚犯、妓女、癮君子,而且每人一年可以有償獻血104次……人口不到全球5%的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血液出口國,全球市面上70%的血漿都來自美國,美國平均每年出口血液制品超過200億美元,現在出口血液制品已經超過了四五百億美元。
美國出口的血漿約占當年美國商品出口總額的1.57%,超過了成品藥、大豆、飛機等商品。想象不到吧,美國是個賣血大國。
他們不但吸全世界的血,還吸自己底層無產階級的血,并且用毒血污染全世界,然后他們的醫藥產業、生化產業就能蓬勃發展、遙遙領先,讓全世界染病,就能持續收割……形成了完美的商業閉環。
這已經無關什么政治立場、國際關系了,這是基本的人倫道德問題,干得出這種事情的,其實已經完全失去了人性,沒有把人當人。
英國不是現在才發現這件事的,這其實是個長達幾十年,涉及無數人的全球性災難,而且是“人禍”。英國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就知道了,但當時他們選擇了封鎖消息、扼殺言論、替美國洗地、替自己遮丑。
現在憋不住了爆出來,說什么“國家恥辱”,只能說明——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已經到了無法調和的時候了。
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大概會看到越來越多類似的反人類事件不斷被曝光在陽光下。
“盎格魯撒克遜反人類種族滅絕匪幫”這個外號,不是說著玩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