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還在進攻加沙地區,而哈馬斯還在用他們自己的方式抵抗。伊斯蘭國家仍然在輿論層面支持巴勒斯坦,但現實中又在有形無形中和哈馬斯劃清界限。
那么誰會站出來支持哈馬斯?主要還是伊朗、土耳其和俄羅斯。
俄羅斯讓哈馬斯代表團訪問莫斯科。但說實話,讓俄羅斯站出來支持哈馬斯,也不太現實。主要原因有3個:
其一、俄羅斯自己身陷烏克蘭泥潭,難以自拔,沒有精力開辟新戰場。當然俄羅斯可以鼓動敘利亞和伊朗介入。
其二,俄羅斯不想和西方徹底撕破臉,還想和西方緩和關系。因為俄羅斯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是西方國家。
其三,猶太人在俄羅斯影響也很大。從沙俄到蘇聯,再到現在的俄羅斯,猶太人的影響無處不在。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承認了哈馬斯是為領土而戰的解放者。但土耳其也不會站出來,因為土耳其本質是墻頭草,欺負一下亞美尼亞還差不多,沒勇氣和實力去對抗美國和以色列。
那么就剩下伊朗了。
輿論界普遍認為,伊朗是哈馬斯的支持者。鑒于伊朗和以色列、美國的敵對關系,以及和中俄的合作關系,很多吃瓜群眾認為伊朗應該挺身而出,支持哈馬斯對抗以色列。
不過伊朗并沒有明面上站出來。哈馬斯最初襲擊以色列之后,曾經表示獲取過伊朗的支持。然而伊朗沒接這茬,表示哈馬斯的動作和自己沒關系,同時發了一些譴責以色列的聲明。但是輿論界仍然認為,伊朗在暗中支援哈馬斯。
在中東那個地方,伊朗這些年雖然被美國制裁,經濟不太行,但仍然有很大的能量。伊朗不僅是什葉派的旗幟,還有爭奪中東霸主的雄心,這些年也培養了不少小弟。也門的胡塞武裝、黎巴嫩真主黨、敘利亞的親伊朗民兵,以及哈馬斯,背后都有伊朗的身影。
那么當以色列對哈馬斯痛下殺手之際,伊朗肯定要站出來表態。
11月5日,據伊朗官方伊通社報道,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會見了到訪的哈馬斯最高領導人哈尼亞。
哈尼亞于1963年出生于加沙的難民營,曾經在加沙伊斯蘭大學的阿拉伯文學專業學習,于1987年畢業。同樣是1987年,哈馬斯成立;哈尼亞加入哈馬斯,成為其元老人物之一。
隨后的時間里,哈尼亞經歷過:
被以色列驅逐(1992年去了黎巴嫩);
再重返加沙(1993年),出任伊斯蘭大學校長,并成為哈馬斯學生運動首領;
和法塔赫斗爭(法塔赫在經歷過幾輪中東戰爭之后,主張與以色列和解);
成為哈馬斯精神領袖兼創始人亞辛的心腹干將,并在致亞辛死亡的襲擊中死里逃生(2004年,哈馬斯核心領導層遭遇以色列襲擊,哈尼亞幸免于難);
出任哈馬斯實際領導人,與法塔赫周旋,同時與以色列戰斗。
由于加沙地區隨時處于以色列的打擊之下,哈尼亞長期活躍于海外,尤其是土耳其、卡塔爾,也經常去伊朗參加活動。
哈尼亞這次出訪伊朗,是以色列向哈馬斯宣戰以來,第一次被大國領導人(伊朗在中東是大國)親自接見。
雖然哈尼亞并非公認的巴勒斯坦領導人(大多數國家承認法塔赫領導人是巴勒斯坦總統),但伊朗仍然給予了他足夠的尊重。
關注國際局勢的吃瓜者應該能看出,哈梅內伊會見哈尼亞的房間、座椅、茶幾、沙發、以及窗簾,其實就是哈梅內伊會見各國元首的地方。
很明顯,伊朗把哈尼亞當成國家元首來接待,已經算是最高禮遇了。
那么兩人談了啥呢?
新聞流傳出來的內容很簡單:
哈尼亞:向哈梅內伊介紹了加沙地帶事態最新發展,以及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的行動。
哈梅內伊:對加沙地帶民眾的毅力和耐心表示贊賞,并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犯下的罪行表示強烈譴責。
哈梅內伊強調:地區國家和國際組織需要采取嚴肅行動,向加沙地帶民眾提供全面務實的支持。
這些內容聽起來都是場面話,和之前的外交聲明沒什么不同。不過這種會談肯定有很多私下協議,不對外公布而已。
有的朋友可能納悶,既然協議不對外官宣,那么伊朗為啥還要宣揚這種軟綿綿的會晤呢?其實伊朗的用意主要有以下幾個:
第一層用意,表示自己對哈馬斯的支持。
作為這次沖突中特殊的一方,伊朗必須表示自己比任何人都支持哈馬斯。
即便伊朗不說,大家也都知道伊朗在支持哈馬斯。哈馬斯遭到以色列全力打擊的時候,伊朗不有所表態,后面隊伍就不好帶了。
既然土耳其從言語上支持了哈馬斯,既然俄羅斯接待了哈馬斯代表團,那么伊朗選擇通過最高領導人會見哈馬斯最高領導人的方式,相當于表達了伊朗才是哈馬斯最堅定的支持者。
第二層用意,仍然在和以色列、美國之間留有余地。
毫無疑問,伊朗不想與以、美正面沖突。一方面來說,伊朗現在處于弱勢地位,沖突起來之后可能會面臨被動挨打的局面。另一方面伊朗民間和精英階層的親美力量仍然強大,沖突起來可能造成不可預知的局面。
未來不排除伊朗和以、美撕破臉,但那至少要等伊朗徹底擁核之后。
現階段既要表示自己最支持哈馬斯,又不與以、美撕破臉,只好發布一些不痛不癢的會談內容。這樣不會太刺激以、美。
第三層用意,代理人戰爭,慢慢玩。
現在伊朗的處境就是這樣,被美國制裁,日子不太好過;但和中俄關系又不錯,沒有生死存亡之危機。那么伊朗只能暗中支持哈馬斯、胡塞武裝、敘利亞民兵等小弟,發動代理人戰爭。直到美國解除制裁,甚至成為中東大哥。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以、美不讓伊朗好過,那伊朗也不會讓以、美好過。
既然如此,那就慢慢玩吧。
哈尼亞這次訪問伊朗,肯定不會空手而歸,但也不會有太大的收獲。另外就是,哈尼亞也在給自己謀一個退路。畢竟現在卡塔爾未必能長期庇護他,萬一卡塔爾頂不住壓力,哈尼亞去伊朗繼續遙控哈馬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