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這又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窗口”。
以色列當地時間10月7日,針對巴勒斯坦對以色列發動的大規模火箭彈襲擊,美國總統在事發之后的第一時間便公開表態,“美國對以色列的支持堅若磐石”。
隨即,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立即宣布向地中海東部派遣航母和戰機。
當然,不僅僅只有美國。
就在美國“用實力表態”之后,法、德、日、意、印度、西班牙、烏克蘭等多國同時發表聲明,對巴勒斯坦予以譴責,并對以色列及美國的“武力干涉”決定表達支持...
當地時間10月8日凌晨,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以色列將出動全部軍事力量摧毀巴勒斯坦武裝抵抗組織!
無疑,在局外人看來巴勒斯坦突然對以色列發動的武裝襲擊,堪稱是“愚蠢”的。
然而,如果我們將視角拉回到現實。
考慮到美國近年以來強行推動‘亞布拉罕協議’,不斷強促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和解,試圖通過這樣的方式人為將“巴以問題”邊緣化,企圖將“阿以矛盾”轉化為“巴以矛盾”的大背景,對于巴勒斯坦此次堪稱愚蠢的自殺式攻擊,其實也不難理解...
在阿聯酋、巴林、蘇丹、摩洛哥等國已經實現了和以色列關系正常化的大背景下,踩著曾在第四次中東戰爭里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戰勝神話的“贖罪日戰爭”50周年紀念的這個關鍵節點,巴勒斯坦用一種悲壯甚至是殉難的態度,發起了這場看似注定失敗的戰爭!
已經期望“妥協”的阿拉伯世界,被巴勒斯坦逼到了懸崖。
伊朗已經公開對巴勒斯坦武裝抵抗組織發出了第一個“勝利祝賀”,彌漫整個巴以地區,甚至是整個中東阿拉伯世界的戰爭似乎已經蠢蠢欲動....
然而,一場大戲眼看拉開帷幕,但是對于中國而言,5000公里外的這一出“紛繁”,又究竟意味著什么?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戎評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2001年,中美兩國關系經歷了90年代初期“蜜月破裂”、中期“96海峽危機”、末期“58炸館危機”之后,降至冰點....
2001年,隨著美國反建制派代表政客小布什當選就任美國總統,向來以“鷹派形象”著稱的拉姆斯菲爾德,跟隨出任美國防部長。
當年,繼美蘇冷戰結束之后,這位鷹派部長第一次明確了美國的全球遏制政策:
美國要同時打贏兩場戰爭,一場在大西洋,一場在太平洋。
“大西洋戰場”驅逐蘇俄冷戰遺留最后殘余對抗勢力,鞏固歐美傳統基本盤咱們此處暫且不講,“太平洋戰場”又是針對誰?
美國沒有明說,我們自然也不好妄加揣測。
戎評只知道的是,僅僅就在小布什宣誓就職美國總統2個月之后,“4.1中美南海撞機事件”爆發....
而與此同時,小布什放棄了克林頓時期關于建立中美“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表述,轉而將中美關系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
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但是戲劇化的是,僅僅就在5個多月后,“911事件”爆發了!
2001年9月11日上午,兩架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機分別撞向美國紐約世貿中心一號樓和世貿中心二號樓,兩座建筑在遭到攻擊后相繼倒塌;
9時許,另一架被劫持的客機撞向位于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
....
“四處是地獄的味道,尸體的味道,世界末日的味道。倒塌的建筑如魔獸,爪牙肆意張狂地橫在路上。人們總不忍也不敢注視,用領子、袖口捂著鼻嘴,或直接戴上口罩快步跨過。但那似乎是多余的,走過的人總會傳來‘咳咳’的咳嗽聲。”
——911親歷者
遇難者和失蹤者2996人、經濟損失2000億美元、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國首次遭襲....
美國應當憤怒,美國也應該報復
——911事件發生后,全美各地的軍隊均進入最高警戒狀態,共和黨政府成為了“準戰時政府”,在認定一切恐襲系本拉登主使、塔利班包庇之后,美國議會火速通過《愛國者法案》,向阿富汗發起軍事進攻。
令世界猝不及防:在一片匆忙與急促中,延續至今的“美國反恐戰爭”,正式開始!
不過,當年高呼“戰爭”的小布什或許也沒有想到,阿富汗戰爭不過只是開始
—伊拉克戰爭、利比亞戰爭、敘利亞戰爭、敘利亞戰爭....
憑借著“反恐”的正義,美國在中東名正言順的實現了軍事力量的部署,而在軍事控制了世界主要石油產地穩定美元霸權之后,美國攫取的利益可謂天數!
但是,美國贏了嗎?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確實贏了,沒有人可以否定延續至今的反恐戰爭為美國各大財團所帶來的爆炸性收益,同樣沒有人可以否定美國軍事力量在對世界主要產油地牢固控制的今天,其對于世界石油定價權的完全主動!
即使,一切是以數以萬計的美軍死傷作為代價,即使22年之后的今天,美國政府早已債臺高筑、聲名狼藉....
但是,歷史終究會給予公正的答復
——被財團綁架的美國在中東攫取的一切利益和成就,在中國復興崛起的時代背景下,都注定黯然失色。
為何?
秦滅六國遠交近攻,重金賄齊買其“光榮孤立”,坐視秦滅五國。后人感嘆,多少錢買下一個帶甲數十萬的齊國都值得。
但是很不幸,美國人不讀中國歷史:本該東進的秦國,偏偏西征戎胡之地搶掠牛羊,完全走偏....
十年生聚,十年生息。
2001年,中國的GDP總量是1.34萬億美元,世界第六位,僅有日本的三分之一還要少點。
2000年之前,中國制造業主要是“三來一補”模式(PS:即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補償貿易),復雜一些的配件很少在國內生產。
但是在2018年,中國的GDP總量是13.46萬億美元,世界第二位,是排在世界第三位日本的2.7倍,中國的制造業總量早在2013就超越美國躍升世界第一位,中國的高科技制造業板塊逐步進入“短板補齊”階段,個別板塊甚至集中涌現出了諸如華為5G一般爭雄世界的“壟斷優勢”!
士別三日尚且當刮目相待,一國十八載寒暑拼搏,情勢又當幾何?
此一行,如魚入大海,龍出升天!
18年前的中國,明白這一點;
18年后的美國,同樣明白了這一點;
目空一切的自大也好,幡然醒悟的彌補也罷,深陷“反恐戰爭”泥沼十余年之后的美國從奧巴馬時代開始,其實便已經開始了有計劃的“重返亞太”。
特朗普貫徹的更為徹底
——2018年3月22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公布“301調查報告”,矛頭直指中國,13天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自7月6日開始對1333種、總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25%的關稅。
中美貿易戰爆發!
然而,就在美國在無往不利的雄心勃勃中,理所應當的認為一切都應該是“熱刀切黃油”一般的爽利時,現實卻給予了他們最為沉重的一記耳光。
2018年的中國,早已不是2001年的中國。
一切情勢,正如戎評在前文提到的那樣:被財團綁架的美國在中東攫取的一切利益和成就,在中國復興崛起的背景下,都注定黯然失色.....
戎從來不曾屑于去鉆研“求神拜佛”那般的超自然理論,但是世界格局從2001年-2018年之間的的嬗變,危急關頭莫名而來“中國10年黃金戰略窗口”,讓戎也不得不感慨,“國運”這種東西,難道真的存在?
如今,歷史看似又要再次重演了。
就像2001年小布什磨刀霍霍準備血濺東方卻突發911事件,美國由此陷入長達十數年的反恐戰爭一般,今天,就在美國好不容易認識到了貿易戰、科技戰的對華無用,就在美國終于下定決心從俄烏戰場開始抽身,甚至不惜押上全人類生命健康安全也要促成美日韓同盟橫刀亮刃虎視東方的關鍵時刻,一如23年以前的“猝不及防”,僅僅數個小時,一場眼見席卷整個中東的戰爭竟然就突然打響了!
接著,美國增兵重返中東、阿拉伯世界再次走到了一起。
有人說,“10年黃金戰略窗口”又來了
....
但,時代真的已經不同了
2001年的中國什么模樣?
戎評相信雖然沒有章某人書里寫的那么玄乎,但是5.8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4.1中美南海撞機,其實都表明了那個年代的中國,并沒有被如何的放在眼中....
但是今天,在自中美貿易戰以來的5年纏斗白熱僵持,在戰略博弈就差捅破最后一層窗戶紙的今天,如果你是美國,你會突然來出“不玩了”,然后換位劃水,坐視對手悶聲發大財?
事實只有一個:美國出兵中東,不是敦刻爾克,而是諾曼底!
當然,幻想是美好的。
同樣都是登陸戰,美國究竟是打成開辟第二戰場的“諾曼底”還是含恨飲淚的“迪耶普”,美國說了不算,阿拉伯世界說了也不算,兩邊得商量著來....
不過,如果登陸之前/登陸過程中,第三方勢力強行中斷/實力增減的話,結局是否能夠人為操控呢?
答案是顯然的:與70多年前時間在美國一方有所不同,今天,時間在我們這邊!
什么是當下的中國應該做的?
端正“戰略認知”!
文章最后,戎評有話說
傳說秦惠文王時,強大的秦國,常想吞滅蜀國。
但是奈何蜀國地勢險要,俗話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軍隊不容易通行,硬攻顯然不是辦法。狡猾的秦王便想出一條妙計:
叫人作了五頭石牛,每天在石牛屁股后面擺上一堆金子,謊稱石牛是金牛,每天能拉一堆金子。
貪婪的蜀王聽到這個消息后,便尋告秦王想要得到金牛,秦王應允,但是問題來了:
蜀道難,金牛如何運回?
為了運回金牛,蜀王特意挑選了五個大力士鑿山開路,最終金牛終于運回,而秦王夢寐以求征伐入蜀的“金牛道”,也隨之打通....
公元前316年,秦滅蜀,傳說走的就是蜀王下令開鑿的金牛道。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
如今中東局勢生變,所謂“10年黃金戰略窗口”的沸反盈天,不正如那所謂的“金牛”一般如此誘人嗎?
戎評還是那句話:
時代已經不同,如今的中國再也不是曾經的中國,短期內,我們不可能重復享用人口紅利、我們不可能重復享用世貿紅利、我們同樣不可能重復享用低端制造向中端產業跨越的無遮無攔!
悶聲發大財的時代已經過去,如今的中國需要做的只是“認清自我,直面挑戰”,一切坐視,乃至落井下石的推動,必將誤國誤民,必將為后人恥!
不要妄想栽贓陷害!
不要妄想渾水摸魚!
打,就要堂堂正正!
斗,就該干干凈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