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陷入無法調和,雙方和平的大門即將關閉!
一方面,俄羅斯國防部證實,馬里烏波爾殘余守軍,包括烏克蘭極右翼軍事組織“亞速營”、外國雇傭軍、烏克蘭部隊,已被俄羅斯團團包圍,無逃生機會;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威脅如果俄羅斯消滅了馬里烏波爾守軍俄烏和平談判的大門就關閉。難道俄羅斯包圍了烏克蘭守軍還會放了不成?不投降就消滅,只會有兩個結果。
俄烏沖突會什么時候結束?近日美國已做出預測。近日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接受采訪時說,很有可能到2022年年底。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則用了“曠日持久”一詞,把這場沖突說得更長遠,這是美國的“劇本”預測,也是美國真實意愿的表達,想消耗俄羅斯到其無法支撐。
現在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騎虎難下,背后有美國和北約,他只是在臺上表演,戰局并不以他的意志為轉移。所以我們看到這位“演員”總統說話出爾反爾,一會說要談判,一會說要戰斗到底;一會說要加入北約,一會說拒絕加入北約。其實也不能都怪他,因為背后有美國在釣俄羅斯的胃口。
一方面想俄烏沖突“曠日持久”,美國大賺軍火錢,另一方面還要裝出期待“和平”的樣子,避免讓輿論把自己說成“戰爭販子”,這就是現在美國的心態。
有人說,美國軍援烏克蘭不是免費的嗎?發揚“國際主義”精神。這種看法是很可笑的。美國并不是慈善家,它是要靠戰爭發財的。美國之所以現在是世界唯一超級大國,是因為沾了“一戰”和“二戰”的光,靠戰爭起家的。美國打了200多年仗,積累起了巨額財富,哪里有戰爭,哪里就有美國發財的機會。
何況,依靠戰爭,還可以滿足美國不斷擴大的地緣政治胃口。所謂地緣政治胃口,是指的美國的“勢力范圍”,也即美國可以掌控的“一畝三分地”。現在烏克蘭就已被美國視為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美國軍援了烏克蘭這么多武器彈藥,將來靠什么來償還?,無他,烏克蘭的國家利益。要知道,地球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
本質上,俄烏沖突是俄羅斯與美國的“地緣政治”爭奪,“北約東擴”就是不斷擴大地緣政治的過程。美國和北約逼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雖然沒有直接把俄羅斯怎么樣,但如同一個惡人拿把刀總在你的面前晃悠,讓俄羅斯感到了刀鋒的寒意和危險,當然它要反擊,解除這種危險。這算“正當防衛”嗎?勝者王侯敗者寇,誰勝利了可能會給出不同的解釋。這個世界仍然在遵守“叢林法則”,斯大林有一句名言: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
美國在這場沖突中是一個幕后總導演角色,劇本已經寫好,只不過分為A本和B本罷了。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是美國現在的嘴臉。一方面,它想俄烏沖突時間長一點,消耗烏克蘭,讓烏克蘭“欠”美國更多,多到烏克蘭完全為其所用;另一方面,它想消耗俄羅斯,通過長時間的沖突與極限制裁,讓龐大的俄羅斯由于疲弱而倒下。畢竟俄羅斯的經濟是短板,總有支撐不住的時候。第三方面,它還要做“和平的使者”,而把“和平的使命”推到中國頭上。如果中國不能完成這個“使命”,就給了美國制裁中國的理由。
一方面親自上陣拱火打架,一方面讓別人去“勸架”,勸不開就責怪“勸架者”,制裁“勸架者”。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就干了這種事。在4月13日華盛頓智庫大西洋理事會的一次發言中,耶倫就針對中國放了一炮,讓中國運用與俄羅斯的“特殊關系”,游說俄羅斯停戰。
與其說讓中國勸說俄羅斯人停戰,不如說讓中國游說俄羅斯“投降”。因為美國不斷地增大供給烏克蘭武器彈藥的力度,這哪里是“求和平”地表示呢?耶倫挖下的“陷阱”在于,如果中國不去“勸架”,或者完不成這個“任務”,那中國就犯了政治錯誤,影響“各國未來對中國的觀感和在經濟上的合作”,而且,耶倫還威脅中國,如果未來中國使用非和平手段統一臺灣,那美國準備“運用一切制裁工具”對中國實施制裁,就如同俄羅斯面對的一樣。
千萬不要用善良的心揣度美國人,這個國家太壞了。不是美國人民壞,而是這個國家的政府代表的利益集團太壞了。美國挖下了一個又一個陷阱,讓中國去跳,借此制裁中國,逼得我們不得不一邊小心翼翼地防范這個國家,一邊埋頭發展我們的國力。發展是硬道理,這句話說得沒錯。只有發展了,有了與大國抗衡的實力,才會不懼任何國家的挑戰。因為在“叢林法則”里,有“理”是不能走遍天下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