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2022年4月9日,日本共產黨(左派)刊物《長周新聞》刊登文章《以烏克蘭危機為亮點的世界龐大軍火產業,誰將受益于曠日持久的戰局?》。文章指出,美國從烏克蘭危機中獲益數十億美元,批評了美國軍火公司通過販賣軍火大發戰爭財的丑惡行徑。
以烏克蘭危機為亮點的世界龐大軍火產業,誰將受益于曠日持久的戰局?
美國拜登政府多次提供大量武器彈藥的軍事支持,但卻稱不會向烏克蘭派遣美軍。他動員媒體,為烏克蘭人民的苦難吶喊,但實際上,他卻對“人道主義支持”冷酷無情。甚至在這場戰爭中,有人也因為獲得了巨額財富而變得悠閑自在。
3月9日,埃塞克斯大學的《Conversion》雜志刊登了工商管理教授彼得布魯姆教授題為《世界軍火工業巨頭正在悄悄地從戰爭中賺取數十億美元》的文章。教授在其中陳述如下:
龐大的軍火產業已經向兩個陣營提供了約5000億美元(約合60萬億日元)的武器,并正在努力賺取可觀的利潤。僅去年一年,美國就向烏克蘭提供了90多噸軍用物資和6.5億美元(約合780億日元),但還承諾再提供3.5億美元(后來宣布為5億美元)。歐盟已經購買了4.5億歐元的武器并運往烏克蘭。
烏克蘭士兵裝載美國提供的反坦克導彈“標槍”
美國和北約向烏克蘭提供了17000枚反坦克武器和2000枚防空導彈“毒刺”。包括英國、澳大利亞、土耳其和加拿大在內的世界性國家聯盟也在積極向烏克蘭提供武器。這對世界上的大型軍火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福音。雷神公司生產“毒刺”導彈,并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合作生產“標槍”反坦克導彈,然后由美國和愛沙尼亞等國提供給參戰方。
西方國家的大型軍火公司是這場戰爭的先驅,他們向投資者報告說,利潤可能會增加。美國國防巨頭雷神公司首席執行官格雷戈里·J.海耶斯于1月25日公布了如下業績:
“我們需要關注上周在阿聯酋發生的無人機襲擊……當然還有東歐的緊張局勢、南海的緊張局勢,所有這些都給當地的軍費開支帶來壓力。因此,我們期望能從中受益。”
由此,布魯姆教授得出如下結論:
“在這場戰爭之后,我們需要探討限制這個行業的權力和影響力。這可能包括限制某些武器銷售的國際協議、對致力于削減國防工業的國家和軍隊提供多邊支持,以及對游說增加軍費開支的企業進行制裁。更根本的是,支持防止軍力進一步擴張的運動。”
據媒體報道,自烏克蘭危機以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股價上漲了16%,BAE系統公司在英國的股價上漲了26%。雷神公司、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的總裁都對他們的股東欣喜地表示:“烏克蘭的趨緊局勢對提高我們的利潤有很大的影響。”
由于美國經濟在越戰后停滯不前,巨型軍事公司的游說工作進展緩慢,因此它們只能爭奪占國家預算一半的國防開支。它創造了一個以消耗武器(戰爭特需品)來尋求經濟刺激的龐大軍工綜合體,并在代表其利益的新保守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發動的戰爭中獲得了巨額利潤。
然而,在阿富汗撤軍后,如果繼續保持缺乏軍事緊張的狀態,那么這些商人就會死無全尸。對他們來說,烏克蘭是美國軍方在不使用直接武力弄臟自己的手的情況下吞噬類似利潤的好目標。事實上,美國一直在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導彈、坦克和重型武器等新舊武器,并一直在尋求新的戰爭專項采購。
美國在烏克蘭派駐軍事顧問團以向士兵教授這些武器的操作,八年來,美國已經在頓巴斯地區的實戰訓練了1萬多名烏克蘭士兵并將其投入戰場。最近烏克蘭的”軍事專家“和前外交官在媒體上出現的來自美國保衛者一方的報告中已經清楚地表明了這一點。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