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發展,總是由多重因素的合力形成的。
2月24日,俄國發動“特別軍事行動”,震驚世界。至今已一月有余。
“俄烏沖突”,有諸多原因。有歷史原因,有現實原因;有沖突雙方國內的原因,更有國際的原因。
歷史原因,由俄烏民族矛盾引起。
歷史上俄烏是一家,先是沙俄,后為蘇聯,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才分離。正因此,烏克蘭地區,特別是與俄羅斯接壤的烏東部地區,居住有大量俄羅斯人。烏克蘭獨立,這些俄羅斯人就成了“烏克蘭人”,但他們同烏克蘭是兩個民族,且存有歷史恩怨,故一心想回歸俄羅斯。對烏克蘭來說,如果允許烏東地區分離,這是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事,又豈能容忍?
烏東地區俄羅斯人要分離,烏克蘭要維護國家統一,這就構成“俄烏沖突”的歷史原因。
現實原因,烏克蘭政府人為地激化了俄烏民族矛盾。
由于歷史的演變,當今世界除了少數單一民族國家外,大多數國家都存在著主體民族與少數民族矛盾的問題。要維護國家的穩定與長治久安,必須正確處理民族矛盾,不斷地緩解這一矛盾。如國家主動給予民族地區以“區域自治”地位,對少數民族采取各種優惠政策等措施,以消除其不滿情緒,化解其離心傾向。
然而,烏克蘭領導人卻反其道而行之。在處理民族矛盾時,一味采取壓制政策,致使矛盾不斷升級,終至導致烏東地區的頓涅茨克州和盧甘斯克州居民奮起反抗,于2014年4月以“公投”形式,成立了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宣布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沖突雙方的國內原因。就俄羅斯來說,烏東地區的俄羅斯人是自己的骨肉同胞,自然支持他們回歸俄羅斯的愿望。就烏克蘭來說,烏東地區的分裂無疑就是國家的解體,維護國家的統一是必然之舉。
國際原因。世界是個統一體,任何一個國家的發展,都不是孤立的,都離不開整個國際形勢對它的影響。當今世界秩序是美國的“一超獨大”的格局,雖然它正在衰落,但其霸權主義的影響猶在。美帝國主義為維護其霸權地位,正千方百計要削弱其對手——中、俄的影響,進一步控制歐洲等盟友。為此,不惜煽風點火、四處搗亂,力圖制造混亂、挑起戰火。此番“俄烏沖突”正是它一手炮制的“杰作”。
美帝通過“北約”不斷東擴,把烏克蘭由“俄歐橋梁”變成了“反俄前哨”,這必然引發“俄烏沖突”的爆發。然后不斷向烏克蘭“拱火”、“遞刀”(“軍援”),以此消耗俄羅斯的國力,同時促使歐洲向美國靠攏,以強化它的控制。
綜合上列各種原因,顯然,決定性的因素,是美國霸權主義的一手主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