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毛主席誕辰126周年紀念日,很多人把這一天稱為中國的“圣誕節”。
毛主席很偉大,我們已經熟知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也了解他的功績,他的遺憾……可是他對世界革命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很多人就知道得不多了。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說說那些主席的崇拜者們。
01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需要我去獻出我微薄的力量。由于你擔負著古巴領導的重任,我可以去做你不能去做的工作。我們分別的時候到了”。
1965年,切·格瓦拉用一封告別信,向他的同志和摯友卡斯特羅道別,便率領一群古巴游擊隊員踏上了剛果的土地,援助那里的左翼武裝力量。
一個月前,格瓦拉剛剛辭去了古巴政府委任他的一切職務,甚至放棄了古巴公民的身份,他要像當初投身古巴革命一樣,投身全世界的反帝運動,幫助其他國家的革命者。格瓦拉是個極富理想主義情懷的人,一如他的偶像——毛澤東。
其實無論從家庭出身,還是國籍身份,格瓦拉都不可能與古巴的山區和密林產生聯系,而且他天生就有哮喘病。但格瓦拉從小就是個不屈不撓的人,無論是對抗哮喘,還是對抗獨裁者。
青年格瓦拉騎著自行車環游南美,一邊端詳南美的風光和人民,一邊記下詩篇一樣的日記。后來他在墨西哥遇到了卡斯特羅,便追隨卡斯特羅乘船返回古巴,一頭扎進馬埃斯特臘山區打游擊,開辟革命根據地。
格瓦拉從未接受過軍事訓練,即便在實行義務兵役制的阿根廷,他也因哮喘免去行伍勞頓。在大學里,格瓦拉學的是外科醫生,在古巴游擊隊中,格瓦拉經常要兼職牙醫給游擊隊員們拔牙。但這不妨礙他成為一名革命者,他從戰爭中學習戰爭,也從書本上學習戰爭,毛主席的革命理論令他獲益匪淺。
自忖為純粹的馬克思主義者,格瓦拉早在青年時代就掌握了馬克思主義。而作為一個革命者,格瓦拉把毛主席視為20世紀最偉大的革命者,崇敬之情溢于言表。在革命事業中,格瓦拉表現出了極高的理論水平和宣傳天賦,這一點與毛主席倒是十分相似。
他在革命武裝中親自負責政治訓練,是游擊隊的“總政委”。他還親手創辦了兩份刊物,一份是思想政治理論性刊物《綠橄欖樹》,另一份是革命文藝性刊物《波西米亞》,供隊員們閱讀和學習。
盡管事務纏身,格瓦拉從來筆耕不輟,為兩份雜志撰寫了大量稿件,其中就包括長篇革命理論《游擊戰》,還有介紹列寧、斯大林、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文章。格瓦拉經常把毛澤東的名字排在列寧和斯大林后面,十分嫻熟地為同志們闡述毛澤東革命思想的精髓。
經過三年艱苦卓絕的斗爭,卡斯特羅和格瓦拉領導的游擊隊最終推翻了美國支持下的巴蒂斯塔獨裁政府,建立了社會主義共和國。武裝斗爭告一段落,但格瓦拉的革命斗爭并未結束。新建立的古巴政府中缺乏經濟管理人才,格瓦拉這個外科醫生就勉為其難做了國家銀行行長和財政部長,一邊工作一邊從頭開始學習金融學和經濟學。
巴蒂斯塔時代的古巴幾乎就是美國的“糖廠”,大量美國資本占據著古巴的甘蔗種植園和制糖廠,古巴人成了美國糖業的勞工,整個古巴經濟結構單一,與殖民地無甚差別。巴蒂斯塔政權被推翻后,美國一面企圖通過經濟封鎖困死古巴經濟,一面派遣CIA特工,扶持反對力量,試圖武裝推翻新政府。
在這種嚴峻地環境中,格瓦拉以“外科手術”般的精準政策快速實現了古巴的社會主義改造,將美資控制的產業收歸國有,還給古巴人民。他還嘗試著推出更多產業政策,以扭轉單一的經濟結構,推動古巴的工業化。就在百廢待興的1960年,新中國向古巴發出邀請,格瓦拉作為國家銀行行長帶領古巴經濟代表團,首次訪問中國。
周恩來總理負責全程接待,興奮的格瓦拉向周恩來提出的第一個請求,就是想去見毛主席,而主席早已等待多時。毛主席見到格瓦拉后拉住他的手,親切地說道:“你好年輕呦!切!”
格瓦拉激動萬分地說不出話,他一直在心中將毛主席視為長者,但毛主席卻稱呼他為“切”,在古巴只有最親切的革命同志才這么稱呼格瓦拉,這不是他的真名,是同志們根據他的口頭禪給他起的綽號。
中國之旅中,格瓦拉與心中偶像暢談甚歡,還將中國的經濟建設經驗帶回古巴,為古巴的工業化帶來了寶貴的經驗指導。古巴的經濟產業建設在格瓦拉的領導下步入正軌。但格瓦拉是個純粹的革命者,他不喜歡官僚主義做派,拒絕政府給他的加薪,只想保持一個革命者的純潔人格,到叢林和游擊隊中,為解放全人類而奮斗。
所以格瓦拉辭別古巴同仁,來到剛果參與革命。但非洲的現實卻澆滅了格瓦拉的理想主義熱情。他的一舉一動都在CIA的密切監控下,游擊隊內紛爭不斷,美國支持下的政府軍反復圍剿。歷經7個月鏖戰,格瓦拉不得不離開剛果。為了不牽連古巴,格瓦拉沒有再回去,開始了環游之旅。
1965年,格瓦拉第二次到訪中國,陶鑄用一道廣東名菜“龍虎斗”招待了格瓦拉,聽著陶鑄介紹這道菜,格瓦拉脫口而出主席的詩:“何時縛住蒼龍”,引得陶鑄連連驚奇。
第二年,格瓦拉又深入玻利維亞的叢林,幫助當地武裝進行反美斗爭。不過這次美國決意要消滅格瓦拉的力量,在CIA特工和軍事顧問的協助下,玻利維亞政府軍對格瓦拉的游擊隊發動長期圍困,格瓦拉最終重傷被俘。
美國人處決了格瓦拉,并肢解了他的尸體,試圖恐嚇革命力量,但此舉反而引發了世界人民的憤慨,格瓦拉變成了一個象征、一種文化,左翼青年人把格瓦拉的頭像印到世界各地,視其為精神偶像。
可是,并不是很多人知道,格瓦拉的精神偶像,叫毛澤東。
02 恰同學少年
切·格瓦拉只是那個時代全世界左翼理想主義青年們的縮影,他們遍布世界各地,有著不同的膚色和國籍,對政治現實有著不同的看法和主張,但他們的精神指引者中,除了馬恩列斯,總是少不了毛主席的影子。
他們多是學生時代從書本上讀到了中國革命和毛澤東思想,在學生時代就投身左翼革命的洪流,為實現民族解放、階級平等、反抗帝國主義壓迫,一如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師范的歲月,組織新民學會,投身農民運動。1925年,毛澤東離開韶山去廣州,途經長沙,追憶青年歲月,在橘子洲頭留下“恰同學少年”的詩句。半個世紀后,全世界的左翼青年們依然“風華正茂”。
如今鮮有人去讀“紅寶書”,見過英文版“紅寶書”的人更是寥寥無幾。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有個黑人青年,在美國四處兜售“紅寶書”,他是美國黑豹黨的創始人休伊·牛頓。
休伊是美國著名的黑人革命者。在大學期間,休伊廣泛閱讀了馬克思和列寧的著作,對毛主席和切·格瓦拉都感到著迷。他與另一位同學聯合創建黑豹黨,為非裔美國人爭取應有的權利。
在休伊上學的小城奧克蘭,黑豹黨創立了眾多社會性項目,包括一所社區學校,為150名學生提供教育。休伊還運營著一個為孩子們免費發放面包的項目。休伊把他的理念描述為“革命人道主義”,就像《讓子彈飛》里的張牧之,休伊的理想和快樂,似乎就是帶著同志們到處給窮人發錢。據說黑豹黨的部分活動經費還是休伊賣“紅寶書”賺來的。
但是這樣的日子沒有持續太久。1967年休伊因涉嫌參與一起白人警官槍擊案被逮捕。雖然黑豹黨組織了聲勢浩大的聲援抗議運動,但休伊還是在監獄渡過了三年時光。
1970年,被釋放的休伊接到新中國的邀請,休伊想趕在尼克松訪華之前訪問中國,便風塵仆仆地登上飛機,跨越太平洋。休伊后來回憶,他們一行人打算在中國停留十天,時間短促,而中國人民熱情好客。每到一處,都有數千群眾匯集機場,向他們報以熱烈的歡迎掌聲,揮舞著“紅寶書”和歡迎橫幅:支持黑豹黨,打倒美帝國主義!
周恩來總理熱情地接待了休伊。休伊提出想見一見毛主席,但中央政治局認為休伊不是國家元首,會見主席有所不妥,便婉言謝絕了休伊的請求。休伊抱憾未能見到毛主席,但中國給了他極其深刻的印象。
他在回憶錄《革命性自殺》中寫道:“在那里我獲得了我從未經歷過的心理解放…我體驗到了自由的感覺,就像靈魂如釋重負,我能夠做我自己,不需要防備、偽裝或者需要解釋。”
在偶像的國度,休伊再度體會到了理想主義的感召,感受到為理想而獻身的自由。這幾乎是所有毛主席崇拜者身上共有的氣質。不止是切·格瓦拉和休伊,在那個時代的世界里還有千千萬萬個照亮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比如創建美國進步工人黨的Jack Rosen,在美國60年代和70年代的新左翼運動中,毛主席成為一面嶄新的旗幟。同時期,加拿大左翼領袖Jack Scott發起進步工人運動,比利時人Jacques Grippa在西歐國家中率先舉起毛主席的綱領,這一風潮很快席卷奧地利、法國、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瑞士。
1965年,法國《言論》雜志(L’Express)詳細撰文描繪了法國的毛主席追隨者們,他們其中有技工、礦工、水手、農民、保安、出租車司機和老師,稱他們在知識分子和左翼學生中贏得了廣泛的支持。
正所謂“四海翻騰云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毛主席用畢生的革命浪漫主義精神照耀著世界,點醒了那些理想主義青年,“一萬年太久”,他們“只爭朝夕”,義無反顧。“紅旗漫卷西方”,理想主義的旗幟在風中獵獵作響,他們披荊斬棘,一往無前,向一切剝削與壓迫發起一輪又一輪沖鋒,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離開了,他們中的無數人在舉起紅旗的一刻,便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害怕他們的人總是試圖將他們從歷史中抹去,似乎他們離開,世界就不會記起他們。
后人可能不會記得他們,但世界會因他們改變。“我們走后,他們會給你們修學校和醫院,會提高你們的工資。這不是因為他們變成了好人,而是因為我們來過。”切·格瓦拉這樣說。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03 舊游舊游今在否?
1974年,毛澤東提出了“三個世界”的理論。中國、美國、蘇聯三大力量彼此對立,而美蘇兩霸都希望獨霸世界,只有中國在國外沒有一兵一卒,只有中國“代表社會主義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那個國際局勢風云際會的時代已經遠去,如今我們面前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而這一切,是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經過半個世紀艱苦卓絕的奮斗換來的。社會主義改造、工業化,為中國奠定了現代化國家的基礎。他樹立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打開了中美關系的大門,為中國參與世界治理創造了前提。
這些我們歷歷在目,耳熟能詳,可我們真能完全理解毛主席嗎?中國已是新興大國,躋身強國行列,正在全面現代化的道路上奮力攀登。全世界都會說,未來是中國的。可當我們路過天安門廣場時,仍會對天安門上一側的標語半通不通。
“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游人如織,車流如注。誰曾記得那些在這里駐足的過客?是切·格瓦拉,是休伊·牛頓,還是上個世紀千千萬萬投身理想的革命者。昔人逝去,英雄遲暮,唯有草木輪回著四季的風云。
在毛主席喜愛的詩詞中,最悲愴者莫過于宋代蔣捷的《梅花引·荊溪阻雪》。
“舊游舊游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
真可謂“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哪怕是歲月無多,毛主席的理想從未遠去,“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豈止是國家,豈止是世界,遍觀寰宇,多少英雄被這個理想感召,又有多少人甘愿為理想死而后已。這樣的世界,又是何等的波瀾壯闊。
那些崇拜毛主席的年輕人,他們匆匆來過,卻從未遠去。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他們來過,不為索取什么,只因世界還有壓迫和不公,毛主席成了他們照亮前路的火炬。
只要世界還需要革命者,還需要為理想而奮斗的人,他們就會永遠活著,毛主席就會永遠活著,直到有一天,鮮紅的太陽照遍世界。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參考文獻
1. Alexander, Robert J. Maoism in the Developed World. Praeger Publisher, 2001.
2. Newton, Huey P. Revolutionary Suicide. Penguin Books, 2009
3. 王士美 著.《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政治冒險家——切·格瓦拉》,遼寧民族出版社,1996.
4. 韓毓海 著.《龍興:五千年的長征》,中信出版集團,2019.
相關文章
- 沿著公社的道路繼續前進——紀念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 是毛澤東使我認識了中國共產黨
- 這個照耀中國的理想主義者,我很懷念他
- 范景剛致辭:紀念毛主席是為了光明未來
- 中組部原部長張全景同志給烏有之鄉等單位紀念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暨毛主席誕辰126周年大會的祝詞
- 劉金華:“紀念毛主席就是不忘初心的最好具體體現”
- 丑牛:“12·26”遐想(之二)
- 張勤德:古田會議奠定了毛澤東思想成為黨魂軍魂的歷史根基
- 姚有志:鑄造軍魂黨魂的奠基性工程 ——紀念古田會議召開90周年暨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 要像毛主席那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紀念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 老田:為什么“毛主席晚年錯誤”總是被揪住不放——謹以此文紀念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