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主權按
在先正達、雀巢、諾華公司等食品、化工巨頭的家鄉瑞士,若干年前,人們即通過全民公投的方式把禁止轉基因商業化種植寫入憲法。雖然這次公投遭到政府、國會,以及科學界的聯合反對,但是不畏強權的瑞士人民,誓以實際行動與轉基因死磕到底,最終戰勝反對的聲音,勇敢地對轉基因說不!讓我們跟隨這次公投的組織者和親歷者一起來回顧這一場轟轟烈烈的人民勝利的運動。
本文作者:Florianne Koechlin,瑞士生物學家、化學家,擔任多個政府和非政府部門的科學顧問。
文章來源:“Switzerland: If People Are Asked They Say NO To GMOs”,作者:Florianne Koechlin;摘自《Seed Sovereignty, Food Security: Women in the Vanguard of the Fight against GMOs and Corporate Agriculture》(Vandana Shiva 編);后半部內容來自瑞士反轉工作小組(SAG)。翻譯:余甜、沈蕾;校對:馬齒。
正文
2005年11月27日對瑞士而言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所有18歲及以上的瑞士公民都要投票,決定是否支持轉基因商業化的五年暫停禁令。在這一公投[1]中有55.7%的民眾選擇支持,更主要的是,全國26個州,每一個州都支持該禁令。如今,轉基因商業化禁令已經成為瑞士憲法的一部分。
要啟動公投,我們需要收集11萬個簽名,這在最后看起來挺容易的。然而,能夠得到那么多人支持仍是一個驚喜。當時,瑞士政府、國會、所有的中間黨派和右翼政黨,以及主流科學界都反對這一禁令。他們反對的理由已是老調陳詞:禁止轉基因商業化會有損瑞士領先的科研地位,會帶來失業,使經濟下滑等等。
一位歷史學家告訴我們,一項政府和國會都反對的公投,卻在全國26個州卻都獲得支持,這在瑞士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另外一項獲得所有州支持的成功例子是要求把8月1日國慶日定為公眾假期的公投,不過這一公投當時得到了政府以及所有政黨的支持)。
因此,當人們被問到他們是否需要轉基因時,他們的回答是:不!禁令支持者不僅包括那些通常對轉基因持懷疑態度的人,還包括許多挺轉保守黨派的支持者,他們不惜違背他們所在黨派的信條而支持該禁令,甚至就連通常不愿意投票的人都出來表示他們的支持。由此可見,即使在先正達、雀巢、諾華公司的總部所在國,人們都是拒絕轉基因食品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公司并沒有直接參與反對公投的活動,反倒是讓科學家和政客們給他們代言。
這次公投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是,它獲得了極其廣泛的團體聯盟支持。你可能會說,一個五年的暫停禁令算不了什么,甚至一些更激進的非政府組織(包括綠色和平)在一開始并不支持公投,但是反而是這一溫和的訴求使得建立一個超越左右的的廣泛聯盟成為可能。保守的“瑞士農民聯盟”加入了我們的行列,還有“瑞士農村婦女協會”,所有的有機農民組織,所有的消費者團體,第三世界組織,環保團體,以及許多其他的組織都加入了進來。此次公投的主要推動者是瑞士反轉基因工作小組(SAG),它是瑞士所有反轉非政府組織的聯合組織,我就是該組織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一個如此龐大(同時也脆弱)的聯盟的出現,實屬頭一次。
轉基因作物的禁令,尤其是公投前在全國范圍內對禁令的深入討論,產生了多米諾效應。盡管有一些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株系的研發在瑞士是合法的,但是在市場上并沒有銷售轉基因食品。進口飼料的數量也在逐年下降。據農業部門的統計,如今99.9%的進口飼料都不含轉基因成分。因此, 我們可以自豪地說,瑞士是一個沒有轉基因作物的國家:轉基因沒有投入商業生產,貨架上沒有轉基因食品,市場上沒有轉基因飼料。【編者注:瑞士轉基因商業化禁令只包括嚴格禁止轉基因作物種植、禁止進口轉基因種子,以及嚴格禁止使用轉基因飼料養殖動物來生產如牛奶、肉類、雞蛋和羊毛等產品。但事實上,從2008年起,瑞士就不再進口轉基因動物飼料了。】只有三個小型實驗嘗試環境釋放,其結果都徹底失敗了。幾種抗霉病的轉基因小麥,在溫室外種植產量減少了50%,而且它們有40%的幾率更容易感染一種麥角菌(一種真菌)。
幾年后,到了2009年,第五屆歐洲無轉基因區會議在瑞士的盧塞恩市召開。瑞士的成功,為以更民主的方式來推動轉基因商業化禁令提供了可能。坦白講,在很多方面我并不以作為瑞士人而感到驕傲,但是這種通過法律途徑取得的提案和公投,能號召民眾參與,把民眾納入到民主決策中,我認為是很值得推薦的。
歐洲64個非轉基因作物區(圖中綠色區域)
2009年,這一年也是轉基因商業化禁令結束前的一年,一場關于未來如何發展的討論席卷全國。此時,政府和國會決定將這一禁令延長3年直到2013年。政府(幾乎)還是那個政府,國會(幾乎)還是那個國會,他們仍占轉基因支持者中的大多數,為何他們要做出這樣的決定?我們清楚的是(過去幾年)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的禁令(不包括轉基因實驗的環境釋放)并沒有在任何方面產生負面影響(當然,不言自明的是如果政府和國會不同意延長禁令的話我們還會再組織一次公投)。
在此引用政府對國會給出的意見:
“政府的意見是,無論是農業生產者還是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都沒有迫切的需求。”
“消費者不僅不需要轉基因產品,而且認為抵制轉基因產品有好處。消費者想要的是高質量、純天然的,沒有進行過基因改造的食品。”
“從長遠來看,延長轉基因商業化禁令三年,對整體經濟而言并無影響,對就業市場或者對瑞士的商業投資吸引力也不會造成什么可以預見的后果。”
這一禁令最后也成為了一個賣點:瑞士食品不含轉基因成分。瑞士作為小而多山的國家,許多小農難以抗衡大型農業公司的單一種植模式,而這一賣點讓我們的產品在歐洲乃至國際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優勢。
為了永遠保有健康的食物,
瑞士人民在公投前后做了怎樣的努力?
公投的成功離不開瑞士民間組織長期的動員和斗爭工作,因此有必要對瑞士反轉工作小組(SAG)及其工作做一個介紹。
SAG正式成立于1990年,是一個由瑞士農民協會、消費者團體、環保和發展組織以及動物福利機構等組成的聯盟組織,它參與并舉辦一些批判性的農業和食品問題的論壇、促進基因工程領域的討論,形成政治觀點進而采取行動。
實際上早在1992年,SAG已經組織發起“反基因操控、保護生命與環境”(Gen-Schutz-Initiative)的公投倡議,到1993年共收集了11萬5千個簽名(實際只需要10萬個簽名),成功提交給政府。
1996年,瑞士首次批準轉基因作物的商業種植,大豆是第一批被批準種植的作物。SAG積極協作和支持“要美食不要轉基因”(Good Instead of Gen)運動,聯合了超過400家美食餐廳、生產者以及食物零售店,讓他們正式承諾不生產、銷售或者供應轉基因產品。
到1998年,“反基因操控、保護生命與環境”的全國公投啟動,然而,投票結果令人震驚:倡議僅僅獲得33.2%的支持率。
2001年,SAG發起反對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轉基因玉米田野試驗的運動,并且決定再次發起公投倡議,這一次的訴求是轉基因商業化種植禁令。僅僅6個月,倡議就收集到12萬多個有效簽名。為成功贏得公投,各州建立工作小組,印發資料,做了大量的教育和宣傳工作。2005年正式公投,結果正如前述,人民獲得歷史性的成功:瑞士于2005至2010年對轉基因產品實施禁令。
贏得這次公投,并不意味著永久的勝利。聯邦議會首先發難,它于2007年發起國家研究計劃NRP59, 號稱從生態、社會、經濟、法律和政治各個方面來分析轉基因作物的益處和風險。這個歷時四年、花費1200萬瑞士法郎、由30個研究項目組成的龐大計劃在2012年公布結果: (1) 轉基因作物并不存在風險; (2)當前種植轉基因作物并不會產生經濟效益; (3) 在瑞士可以讓轉基因和非轉基因作物共同種植。
對于NRP59的研究結果, 社會各界提出以下批評:
1、計劃并沒有研究轉基因食品對于人類健康的影響;
2、關于轉基因對于人類和動物健康以及環境的影響也仍然缺乏認知;
3、對于轉基因和非轉基因作物可以共存的定論缺乏充分證據;
4、結合瑞士農業的實際狀況,由于瑞士的農場較小,如果要維持共同種植要耗費極高的成本;
5、轉基因種植會破壞當地的有機農業;
6、消費者并不接受轉基因產品。
實際上,在瑞士,反轉越來越成為共識。在2010年第一次禁令延期后,2012年底,瑞士國會絕大多數議員投票支持延長轉基因種植禁令直到2017年年底。在2013年的1月31日, 瑞士國會就討論,到2017年第二次延期結束以后,如何進行轉基因立法修改和共存的監管,當時70%的意見反對禁令的立法修改。
瑞士人民拒絕轉基因的十大理由!
1. 轉基因不能解決食物危機
挺轉派宣稱轉基因可以解決全球饑餓問題,然而世界銀行2008年度報告總結認為生物燃料的擴大生產才是導致食品價格上升的主要原因。當前的糧食生產足以滿足全球需求,問題在于分配不均。種植轉基因作物的生產投入高昂, 根本無法造福那些最窮困的國家和地區。
2. 轉基因作物并不能提高糧食的潛在畝產
轉基因作物并沒有提高任何一種商業種植作物的潛在畝產。實際上, 有研究顯示最為廣泛種植的轉基因大豆甚至遭遇減產。瑞士聯邦環境研究所、德國以及奧地利環境辦公室的聯合研究也顯示轉基因無法提高產量。相反的, 在某些案例中, 種植轉基因作物還會造成減產。
3. 轉基因作物增加了農藥的使用
美國政府數據顯示,在美國, 與傳統作物比較, 轉基因的種植導致農藥使用量增加。
4. 解決世界饑餓問題有更好的方法
IAASTD (國際農業知識與科技促進發展評估) 報告由四百多名科學家撰寫并得到58個國家認可。這份報告提出發展中國家應提倡走生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5. 應發展其他有效的農業種植技術
尤其是在一些發展中國家, “病蟲害綜合治理” (IPM)以及其他低投入或有機的方法可以控制病蟲害,提高產量,已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其他的一些植物育種技術, 比如 “標記輔助選擇” (MAS) (非轉基因定位), 比轉基因更能帶動增產,且安全性更高,能提高全球農業生產率。
6.沒有證據顯示轉基因食品是可以安全食用的
基因改造將外源基因材料 (例如來自病毒或者細菌)轉入農作物中,其過程不精準, 而且伴隨著不可預測的后果。另外,食用轉基因食品所造成的后果從未有長期的安全試驗進行研究,而一些動物試驗顯示出轉基因有毒性效應, 包括造成器官的異常病變、免疫系統異常、老齡化加速, 以及基因表達改變。目前,幾乎沒有研究公開說明人類食用轉基因所面臨的直接影響。
7. 民眾并不需要轉基因食品——可轉基因產品悄悄進入動物飼料
轉基因行業為了應對消費者對轉基因的抗拒而把轉基因隱藏在動物飼料里。但每年進口至歐洲的、用轉基因飼料喂養動物制成的肉類, 蛋與乳制品不需要進行標識。有研究表明, 如果用轉基因作物喂養動物, 轉基因成分會殘留在最終的產品中,影響動物的健康。因此食用這些產品也可能對消費者的健康造成影響。
8. 轉基因作物給農民帶來長期的經濟災難
2009年的一項研究報告表明, 與非轉基因和有機作物種子相比, 轉基因種子在美國的價格急劇上升, 這個結果導致了種植轉基因的美國農民的平均收入下降。
9. 轉基因和非轉基因作物無法共存
轉基因對傳統及有機作物的基因污染正在擴散。在美國, 一種未經批準的、僅用于田間試驗種植的轉基因小麥已經對傳統小麥造成了基因污染。在加拿大, 轉基因油菜籽導致的基因污染毀滅了當地有機油菜籽產業。在西班牙, 一項研究發現, 轉基因玉米導致了有機玉米種植的大幅度減產, 從而顯示了轉基因和非轉基因作物的共同種植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允許部分人種植、售賣和消費轉基因食品, 那用不了多久, 所有人都會喪失選擇非轉基因食品的機會。
10. 轉基因公司的勢力
那些推動轉基因食品的大型生物科技公司都擁有一段制造公害和欺騙公眾的黑歷史。他們對轉基因感興趣,是因為他們可以利用專利權來壟斷世界的食品供應。他們控告農民,給農民扣保留專利種子或“盜竊”專利基因的“罪名”,并對農民進行騷擾和威脅。即使因為那些基因是通過風媒或蟲媒傳播而對農民的農田造成了意外的污染, 他們也不放過。
注釋
[1] 除選舉以外,瑞士憲法規定了兩種讓民眾參政的方式:一是啟動公投通過提案。在18個月內如果能收集到至少10萬個簽名,就可以啟動公投來通過一條新的瑞士憲法條款,當然絕大多數的提案往往都被投票者們否定了;二是啟動公投反對新法律。如果你想反對某一條新法律,你需要在六個月內收集到至少5萬個簽名來啟動公投,讓民眾選擇是否支持新法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