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總統其實就好比在超市買商品,“名牌”總是更加討喜、更值得信賴。對于購物者來說,嘗試一個從未聽說過的新牌子,自然不如購買一個馳名老品牌來得穩妥。
環球君|劉莉莉
在世界范圍內,政治世家并不罕見,而對于美國人來說,雖然看似人人都有著平步青云的機會,但在現實運作中,顯赫的家世無疑會為作為候選人的家族成員創造某些無法比擬的優勢。
比如,對政治漠然、更關心個人生活的普通公眾而言,嶄露頭角的政治新人需要大量投入才能被充分關注或了解,而一個具有高知名度的姓氏足以實現民意認知上的前期優勢,在民調中更容易得到支持,甚至發揮簡化動員、強化催票等技術層次的作用。
再如,出身名門的參選者往往可以淡化家族所掌握的財富和資源,但借助家族人脈,他們總會更加輕易地吸引到大量財政捐款支持,這也是拉動他們延續政治生命的根本引擎。
此外,政治世家走出來的候選人更容易走上層路線,可以輕而易舉得到黨內重要人物的背書,很快得到本黨高層的支持、政治資源的配置以及主流媒體的關注。
選總統就像超市購物
希拉里一直認為,自己是“勤奮決定命運”的典型代表。這個中小企業家的女兒,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了馬薩諸塞州韋爾斯利學院的高材生,后來又成為知名律師。
雖然出身不低,但希拉里的家庭實在和政治豪門扯不上關系,直到她的丈夫克林頓當選美國總統,她自己在競選總統失敗后成為國務卿。從此,美國政壇上,無人再敢忽視克林頓家族。
長期以來,美國社會從不缺少裙帶關系。無論是在政界、商界,還是文藝界和體育界,子承父業、夫妻聯手、朋友幫襯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世界其他地區,比如東南亞,人們出于對政治家族先賢的熱愛,一次又一次地將他們的遺孀、子女、兄弟推選上臺,于是有了著名的甘地家族、阿基諾家族、西那瓦家族等等。
雖然美國人高呼人人生而平等,但也并不是說,他們不愿看到“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情況。簡單地說,既然人人平等,那也就不應該戴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富二代”“官二代”。畢竟,一些政治家族從默默無聞走向平步青云,而另一些豪門因子孫也因無能而成為明日黃花。
在此基礎上,美國人形成了這樣一個邏輯,選總統其實就好比在超市買商品,“名牌”總是更加討喜、更值得信賴。對于購物者來說,嘗試一個從未聽說過的新牌子,自然不如購買一個馳名老品牌來得穩妥。
希拉里提前成為總統熱門候選人,得益于人們對她的丈夫克林頓執政八年期間經濟繁榮的懷念;選民們認為老布什“是個好人”,無疑是兒子小布什勝選總統的助推器;前總統約翰·肯尼迪的女兒卡羅琳起先對政治沒有興趣,卻在2013年被任命為駐日本大使,人們感嘆:誰讓她是肯尼迪家的女兒呢?
正如美國作家亞當·貝洛所說,人們喜歡看到熟悉的名字和面孔,“看到這個充滿變數的社會上層有某種延續性,美國人就會覺得安全”。
培養政治明星,從娃娃抓起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細節是,美國政治是一場既費神又費錢的游戲,相對于中產階級,政治豪門之后駕馭這一游戲的可能性更大。
肯尼迪家族曾因顯赫家世叱咤美國政壇,也因撲朔迷離的悲劇命運而令世人唏噓。當初的肯尼迪四兄弟,是總統、參議員和政壇明星,但只有最小的弟弟愛德華活到白頭。
然而,肯尼迪家族對于權力的追求卻從未中斷過,家族的第一代“大家長”、老肯尼迪成為百萬富翁后,便夢想自己的兒子成為國家元首。他曾向子女們多次強調:“我不希望這個家中有失敗者。”
正是在這樣的高壓之下,登上國家權力最高峰,似乎成為肯尼迪家族的使命。他們子承父業、弟繼兄業,前赴后繼,永無休止。因此不難想像,美國人在對肯尼迪家族“家風”表示驚嘆的同時,也會難免有人將這種情緒轉化為在選舉中的支持。
與一般家庭相比,美國的政治家族擁有相對濃厚的政治氛圍,以致孩子們從小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長大后深諳從政之道便不足為奇了。后成為總統的約翰·肯尼迪,也就是肯尼迪家族四兄弟中的老二,年少時就對政治學和國際政治十分感興趣,大學時念的是國際政治專業,研究生讀的是國際金融,這些履歷都為他之后走上政治舞臺奠定了基礎。
而與肯尼迪總統相比,他的兒子小約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似乎更具總統相。1963年肯尼迪總統的葬禮上,時年3歲的小約翰舉起右手向父親的棺木行禮,那一畫面撕碎了美國人的心。長大后,小約翰攻讀法律學位、出版政治雜志,他沿襲了家族的所有優點,甚至是父親英俊的外貌。然而,他也延續了家族的悲劇命運。正當所有人都在估計,小約翰若是參加大選恐沒人媲美之時,他1999年駕機出行時墜入大西洋。
雖然在理論上,只要是美國人就有競選總統的機會,但“玩政治”實在是個燒錢的事情。出過兩位總統的布什家族有著深厚的石油背景,肯尼迪家族的財產在上世紀80年代就達到5億美元……當那些缺少根基的總統候選人紅著臉伸手要贊助的時候,富N代們顯然不用為競選款項操太多心。
那些不成器的“政二代”
2008美國總統大選之時,面對強敵希拉里,奧巴馬不斷重申“改變”,“不能繼續再讓同一個家族的人執政”。實際上,奧巴馬自己也撇不開與政治家族的干系。2008年,肯尼迪家族的“公主”卡羅琳宣布支持奧巴馬,而她在過去的數十年來從未支持過任何一個總統候選人,此次“相中”奧巴馬,是因為“從他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影子”。
然而,在美國,豪門支持和平步青云并不能完全劃等號。俗話說,爬得越高,摔得越狠。那些出身政治家族的王子和公主,注定承受著比常人更大的壓力,要么平步青云,要么一敗涂地。
在二百多年歷史長河中,各種政治豪門你方唱罷我登場,有的保持昌盛數十年,也有的成為過眼煙云……而且,名人出錯,總是會造成轟動性效果。
作為肯尼迪家族的“獨苗”,約翰·肯尼迪總統的幺弟愛德華本來也有機會競選總統,卻因為一起車禍前功盡棄。當時,愛德華與一個女孩開車過橋時遇到交通事故墜橋,他卻將同車女孩丟下自己逃走,直到女孩尸體被警方找到時才承認,這件事成為他一生的污點,也成為政敵攻擊他的把柄。此后,愛德華感覺自己當總統無望,便開始游戲人生,又爆出強奸丑聞,徹底遠離了總統寶座。
此外,一些老牌家族也因后代的“不成器”,再也沒能復制前人的輝煌。例如,前總統富蘭克林的兩個兒子雖然是議員,但都沒有在州長和市長的競選中勝出。而以威廉·塔夫脫總統為代表的塔夫脫家族,雖然延續了四代政治繁榮,后代中也出過幾位國會議員,但都在總統選舉中敗下陣來。
換句話說,能力不行,出身再好也沒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