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4日報道外媒稱,“烏克蘭長城”看起來名不副實。它沒有石頭、磚塊或夯土,你沒法沿著它走,也不會有部分墻體存留到兩千年之后。
英國《獨立報》網站4月27日刊發題為《歐洲的新鐵幕》的文章,作者為約瑟夫·查爾頓。文章稱,然而,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說,它是“優先重點”,用途很簡單:阻擋俄羅斯,留住潛在的分離論者。
烏克蘭:防范俄羅斯
兩年前,烏克蘭人還不需要這道“墻”。或者,換個說法,他們認為自己不需要。然而,世易時移。修“墻”在一年前還只是個想法,是波羅申科在大選前的政治把戲,如今卻在逐漸成形。在距離交火頻繁的盧甘斯克州不遠的北部哈爾科夫州,已經架起了第一段鐵絲網。然而,最終計劃是建起一道規模大得多的墻:沿著烏克蘭東部與俄羅斯的邊界綿延1500英里(1英里約為1.609公里),隨處是壕溝、瞭望塔和武裝警衛。這道墻需要3-4年才能建成,耗資5億美元(1美元約為6.2元人民幣)。
這將不是今年立起的唯一屏障。從烏克蘭到波蘭再到保加利亞,東歐各國都重新出現了蘇聯式的“鐵幕”,在人們5年前還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了壁壘,相鄰的國家以令人吃驚的新方式把自己隔絕開來。
目前在牛津大學講授蘇聯歷史的戴維·普里斯特蘭教授說,至少從比喻意義上講,“隔離墻又重新出現了”。“冷戰期間,隔離墻比比皆是。我們原以為這些墻已經拆干凈了,可它們如今又冒了出來。”普里斯特蘭說,原因是雙重的:“我們一方面看到邊界軍事化,我們也看到為阻止人員流動而建起高墻。”
保加利亞:針對移民潮
在烏克蘭以南大約500英里的地方,保加利亞出于完全不同的意圖而修建的“墻”進展更快。這個項目像美國加強與墨西哥邊界管控的工程一樣宏偉:是技術最先進的“綜合監控系統”,將監控保加利亞與土耳其接壤的整個南部邊界,而那里將有1500名邊防警察嚴密看守。
聯合國難民署駐保加利亞辦事處發言人鮑里斯·切希爾科夫說:“政府的計劃是沿著南部與土耳其的邊界修建100英里。”切希爾科夫解釋說:“計劃6月份完工。這是一道方格鐵絲網墻,前邊還有一道蝮蛇鐵絲網。有3米高。”
保加利亞堅稱自己有充分理由采取上述行動。敘利亞內戰和好戰組織的抬頭都對保加利亞造成了損害,而該國至今仍是歐盟最貧窮的成員國之一。該國無法承受單純因為地理位置原因而必須承受的難民負擔,堅決反對歐盟提出的所有難民必須留在他們進入的第一個歐盟國家的要求。
從一定程度上看,這是個正當理由。自從敘利亞內戰爆發以來,目前已知有超過1.5萬名敘利亞難民非法進入保加利亞,至少有4000人由該國的難民中心照料。實際數字肯定大得多。按照各方的說法,隔離墻正在取得成效。16個月前尚未動工時,保加利亞每天大約接收100名難民。如今,在第一部分隔離墻建成后,這個數字已經減少到每周150人左右。
波蘭:制止非法越境
在保加利亞的北邊,有人出于上述目的,正在加強另一處邊界。在波蘭的北部靠近格但斯克的地方,在一處幾個月前還越來越松懈的邊界,如今出現了一個龐大建筑項目的雛形。構想是波蘭當局提出的,要設立6座50米高的瞭望塔,監控與俄羅斯最西端領土加里寧格勒接壤的200公里邊界。
波蘭擔心俄羅斯正在大舉武裝加里寧格勒:克里姆林宮的一位防務官員3月份宣布,該地區很快將配備“伊斯坎德爾”導彈。波蘭和更北邊的波羅的海國家對此不敢小視。
俄羅斯問題分析人士本·朱達認為,鄰國武器裝備的威脅只是波蘭修建瞭望塔的原因之一。他說:“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仍然連接得很緊密。波蘭政府對莫斯科與加里寧格勒之間仍有鐵路線相連感到非常緊張不安。他們擔心,俄羅斯軍人很可能會喬裝成叛亂分子,乘坐火車來到加里寧格勒,對整個地區構成威脅。”
波蘭目前不愿承認這種憂慮。一位不愿公開身份的波蘭外交部發言人堅稱,該計劃“旨在制止非法越境行為,……與當前的烏克蘭局勢無關”。
加里寧格勒從1945年起就是俄羅斯的一部分。直到2013年,那里的居民還夢想著能與歐盟鄰國實現免簽。
沃里克大學的斯圖爾特·埃爾登教授專門從事當代領土問題研究。他說,問題之一是此類“筑墻行為”可能具有傳染性。他說:“過去的幾年里出現了一種明顯趨勢。它既發出了國內政策信息,又向鄰國做了某種表達。這是一種過時的倒退之舉,我們沒法不加以注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