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美國巴爾的摩,抗議者摧毀一輛警車。當日,巴爾的摩示威抗議演變為大規模騷亂,當局被迫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中新網4月29日電 綜合外媒報道,美國巴爾的摩市數千人參加在被警方拘留期間死亡的25歲黑人男子格雷的葬禮后,該市多個街區爆發騷亂、搶劫和暴力沖突。截至當地時間28日下午,有至少20名警員受傷,超過200人被逮捕,包括30多名未成年人。
美國巴爾的摩騷亂 市長發宵禁令
報道稱,騷亂當晚,暴力行為從舉行葬禮的教堂向附近街區擴展,逐步蔓延到巴爾的摩西側大部分地區。參與騷亂者縱火、搗毀警車,甚至消防設施也遭到破壞。
巴爾的摩的三個地鐵站都在28日早間臨時關閉。部分公交車改道行駛,有一個公交站關閉。除此之外,巴爾的摩市水族館也應市府要求關閉。
馬里蘭州州長霍根此前已經宣布實行緊急狀態,并已調集馬里蘭州國民警衛隊,以支援當地警力。巴爾的摩市長則宣布,自28日起,全市在晚間10點至凌晨5點實行宵禁,宵禁將持續至少一周。馬里蘭州警長威廉·帕洛齊則表示,他已派遣500名警察前往巴爾的摩市,并請求周邊地區增派5000名警員協助應對騷亂。美國國民警衛隊司令琳達·辛格說,國民警衛隊已有5000人待命,準備前往巴爾的摩市保護公民安全及財產。
示威者燒警車洗劫店鋪
巴爾的摩是馬里蘭州最大城市,同時是美國大西洋沿岸重要海港城市,距首都華盛頓僅60多公里。
27日早些時候,一些示威者因抗議非洲裔青年弗雷迪·格雷被警方逮捕后“非正常”死亡事件發起騷亂,騷亂在格雷葬禮結束后不久開始。示威者向警方投擲磚塊和水瓶,放火焚燒警車和其他車輛,并洗劫店鋪。數百名警察被派往事發地點,用催淚瓦斯驅散示威人群。
當天的騷亂主要集中在巴爾的摩西部地區。但隨著夜幕降臨,騷亂蔓延至該市東部,一座在建大樓遭縱火。當地電視臺畫面報道,這座大樓位于一座教堂旁,是一幢在建的老年公寓。電視畫面顯示,大樓幾乎被完全燒毀,現場火光沖天。
司法部長譴責騷亂
剛剛宣誓就職的美國司法部部長洛蕾塔·林奇就巴爾的摩騷亂發表聲明說:“我譴責巴爾的摩一部分人無意義的暴力行徑。這些行徑導致執法人員受傷,房屋毀壞,并打碎了巴爾的摩市的和平。”林奇還強調:“因為我們(關于黑人青年弗雷迪·格雷死亡)的調查仍在繼續,我強烈敦促巴爾的摩每名市民恪守非暴力原則。”
針對格雷葬禮后發生的騷亂事件,他的家屬感到震驚,并呼吁示威者冷靜。格雷家庭律師比利·莫菲說:“他們不希望這場運動被暴力破壞,這沒有意義。” 張旌(新華社專稿)
現場
這里到處都是燃燒的烈火
在巴爾的摩62萬人口中,非洲裔占多數。27日,格雷的葬禮成了非洲裔群體怒火宣泄的出口。
連日來就已經出現的抗議示威活動最終演變成了暴力打、砸、搶、燒行動。葬禮結束后的暴力騷亂始于巴爾的摩市西部,然后向東蔓延至接近市中心的地區。
在西法耶特1434號的“拉茲商店”,店主辛格告訴記者,他的小店主要經營酒類。當天上午10時30分,有20多人沖進小店一通打砸搶劫。記者見到小店門窗全部被打碎,遭搶劫后的店內一片狼藉。“我上午就已報警,但警察到現在還沒有來,”辛格說,“鄰街的‘家庭美元店’更慘,里面的商品完全被一搶而空。”
在經過一天劇烈動蕩和嚴重騷亂后,入夜后的巴爾的摩空空蕩蕩,儼然是一座“鬼城”。警車將各主要路口鐵筒般圍住。
在一條街上,一位孤零零的行者向記者說,“警察到處抓人,沒人敢上街了。”行至另一路口時,見到幾位非洲裔青年走來,記者向他們詢問當天下午大火地點,幾位青年指指點點,其中一位女士揮舞著雙手大聲說道,“到處都是!這里到處都是燃燒的烈火!” 據人民網
相關圖片
@宋鴻兵評論:這不是中東,這是美國的巴爾的摩!國民警衛隊已到達該城準備鎮壓騷亂,5000名執法人員已全副武裝。巴爾地摩的學生中流傳著一個消息:類似電影“人類清除計劃”(The Purge)的行動即將開始。騷亂者高舉:爆發革命的良宵!經濟復蘇“強勁”的美國,何以會頻頻發生重大的社會騷亂?貧富分化就是答案!
鏈接
黑幫團伙聯手報復警方
巴爾的摩27日之所以發生大規模騷亂,還要從25歲的黑人青年格雷在被警察扣押期間死亡說起。
據巴爾的摩警方介紹,4月12日,格雷在西巴爾的摩地區與警察發生了“目光對視”,格雷在試圖逃跑時被6名警察強力拘捕。警察用膝蓋頂住格雷的背部和頭部,把他雙手反銬在背后,然后將其臉朝下拖進警車。在此過程中,格雷多次要求醫護急救,但均遭拒絕。
4月19日,格雷因脊椎嚴重受傷死在當地一家醫院。涉案警察事后承認當時應對格雷進行治療,但他們一直沒有說明格雷的脊椎如何受傷。這些涉案警察正在接受調查,警方一直沒有透露這些警察的種族身份。
格雷的“非正常”死亡引發巴爾的摩市居民強烈抗議。
另據報道,巴爾的摩市三個最危險的黑幫團伙也介入了抗議活動,這三個組織已宣布聯手,將采取報復行動以向執法者宣戰,當地警察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宗和
大規模種族騷亂
1968年4月4日
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在支持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清潔工人罷工斗爭中遇刺身亡,年僅39歲。馬丁·路德·金的遇害,引發了美國史上前所未有的黑人暴亂風潮,席卷全美125個城市,這場騷亂共造成31人死亡。
1992年4月29日
由于不滿洛杉磯地方法院宣判1991年3月無端毆打黑人青年羅德尼·金的4名白人警察無罪,黑人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示威并與警察發生沖突,引發大規模種族騷亂。騷亂共持續3天,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傷。
2001年4月7日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19歲黑人青年蒂莫西·托馬斯因違反交通規則等,在試圖逃跑時被一名白人警察開槍打死,引發了民眾抗議示威,并轉為大規模的種族騷亂。黑人民眾與警察的暴力沖突持續3天3夜,造成至少60多人受傷。
2013年7月13日
佛羅里達州一陪審團判定2012年2月槍殺黑人少年特雷沃恩·馬丁的白人協警喬治·齊默爾曼無罪。這一判決在美國引起強烈爭議,大部分黑人認為此案的無罪判決不公正,隨后美國100多個城市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
2014年11月24日
2014年8月9日,非裔青年邁克爾·布朗在沒有攜帶武器的情況下遭遇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槍擊身亡。11月24日,在陪審團做出不起訴白人警官威爾遜的決定后,密蘇里州弗格森鎮爆發大規模抗議示威,隨后升級為暴力沖突。(宗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