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綠色”生意經

Keith Brown · 2015-04-26 · 來源:破土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作者:Keith Brown(美國Saint Joseph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譯者:郝建

  冷戰期間,肯尼迪總統公開支持國際咖啡協定。這一協定規定好全球咖啡生產的額度,旨在提高中美洲農民種植咖啡的收入。但肯尼迪的本意絕不是助人為樂,而是為了穩定拉美國家,降低共產主義對他們的吸引力。到1980年代末,隨著冷戰結束,席卷全球的“自由市場”呼聲漸高,美國就退出國際咖啡協定。這一舉動引發了劇烈的咖啡價格波動,使得咖啡農民的經濟狀況愈發惡劣。今時今日,援助這種農民的,不是國家政府,也不是國際間的咖啡生產協定,而是大公司。大型咖啡進口商想通過對農民進行經濟和環境援助,來支撐他們的供應鏈。

  Peter Dauvergne和Jane Lister的新書《綠色生意:被大品牌擄走的環保》(Eco-Business: A Big-Brand Takeover of Sustainability)解釋了這個現象,即為什么大公司正在“變綠”。他們指出,大公司追求可持續發展,不只是一種公關策略——這里面其實涉及供應鏈的變化。隨著對產品生產和供應具有越來越大的權力,大型零售商和大公司反而搶在政府制定政策(比如應對氣候變化)之前就已經采取行動。但是,作者就認為“從根本上來說,綠色生意是為了大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而不是為了老百姓和地球的可持續發展。”

  雖然Dauvergne和Lister關于大公司的這一論斷并非前無古人,但他們對大公司在市場上采取“倫理轉向”的討論則非常詳細,而且及時,還不失亮點。像沃爾瑪、雀巢、麥當勞和耐克這樣的超級跨國巨頭,看起來正在使勁渾身解數告訴消費者:他們的生產是零垃圾的,用的是百分百可再生能源,而且極力避免亂砍濫伐。雖然多如牛毛的質疑會說,這是一種“洗綠”,大公司無非就想這樣加強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但這背后的真實動機,可比我們想象的更微妙。沒錯,大公司知道消費者就吃“環保”、“可持續發展”這一套。但大公司同時也為生產者提供更多的質控手段,還要保證待出售的商品能及時到位。通過“變綠”,大公司能更好地管理風險,控制資源,還有省錢。所以,大公司正在“綠色”地運作,以便實現它自身的經濟增長,而不是把“綠色”視為威脅公司底線的東西。

  作為一個“道德消費”領域的學者,我從這本書里學到了很多。時間回到2009年——當時,我快要完成我那關于公平貿易和利他主義商品化的論文了。與此同時,我在《綠色生意》里提到的一家跨國公司當過短期的顧問。在這段經歷中,我常常被公司“綠化”其供應鏈的做法深深震撼。我實在不能理解他們為什么要跟蹤產品周期每一個環節的碳足跡。我也想努力解釋為什么公司愿意花這么大力氣去提高農民的收入。還有,我怎么都不能相信公司居然還這么努力地去改善農民生活的環境?!毒G色生意》這本書則幫我理出了這些問題的答案。作者解釋道,改善生產者的工作條件,是為了更好地管理他們,防止他們改種更有經濟效益的作物。對供應鏈愈來愈強的控制不僅可以維持產品的質量,而且把威脅品牌價值的風險降到最低(比如兒童玩具里的鉛含量)。

  如果說這本書有什么缺點,那就是數據大多是二手材料,比如出版的報告,還有當代的市場調查。作者利用這些材料,提出了一個相當新穎,同時論據翔實的論述——為什么最近十年,市場上會出現這樣的“倫理轉向”呢?對于作者的這一貢獻,我無意貶低。但在這些公司內部的“后臺”上演著什么戲碼?“綠化”是不是在大公司的高層管理人群中頗為叫座?在大公司的“倫理轉向”背后,角力和博弈的戲碼又是怎樣(比如通用電氣2005年耗資上百萬美元的綠色形象打造工程,還有沃爾瑪的“零垃圾”、“碳中立”承諾)?行動者還有政府政策的壓力是怎樣的?它們又如何參與這一改變?大公司的“助人為樂”在會議室的談判中如何呈現?誰在這些公司之間發起談判?大公司又如何回應種種質疑?這些問題確實很難回答,臥底管理層是眾多研究人員的夢想——于那些旨在理解市場如何運作的人們而言,尤其如此。我承認,我的這些批評,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公道,這確實也不是本書作者本來想寫的東西。但不可否認,好書是能帶出好研究問題的。

  《綠色生意》中討論企業的“綠色動機”,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足以讓人心動不已:零垃圾、減少碳排放,還有貼著綠色標簽的增長——聽起來,一切都非常好。但作者提醒了我們,供應鏈“變綠”,是為了增加消費。盡管把一件T恤“變綠”也許真的對環境有好處,但賣出更多T恤才是公司的終極目標,這反而會帶來更嚴重的浪費吧!我們可不能光靠買買買,就能買來一個更“綠”的地球。這本書為“公司為啥變得越來越‘綠’”提供了獨樹一幟的解釋,我誠意地向對大家推薦。

  原書信息:Dauvergne, P., & Lister, J. (2013). Eco-business: a big-brand takeover of sustainability. MIT Press.

  該書評原文刊于2015年5月號Contemporary Sociology,譯者選譯,譯文標題為譯者所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6.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7.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子午|是誰在鼓吹用連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國?G2?要認清中美正在加速脫鉤與對抗的現實,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 亚洲色婷婷六月丁香 | 天天在线精品一区 | 亚洲国产中文一卡二卡三卡免费 |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ay | 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