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在藏南賦予武裝力量特別權力 對射殺享豁免權
【環球軍事報道】印度日前宣布在“阿魯納恰爾邦”(即我國藏南地區)實施《武裝力量特別權力法案》,在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據印度亞洲新聞社9日報道,印度國務內政部長里吉朱當天表示,《武裝力量特別權力法案》只是在“阿邦”的12個區實施,而且是短期的,一旦事態結束就停止執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9日表示,中印邊界東段存在爭議,這是客觀事實。中方對中印邊界問題的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雙方應共同努力,維護好邊境地區的和平與安寧,為推動邊界談判不斷取得進展創造條件。
《武裝力量特別權力法案》,顧名思義,就是賦予了武裝力量的特別行動權力。根據該法案,在動亂地區,印度武裝力量在給予警告之后,有權射殺違反法律秩序的人,不需任何理由即可逮捕可能實施侵犯或被懷疑已實施了侵犯行為的人,為了實施上述逮捕可以無條件入戶搜查,印度武裝力量對于自己的行為享有豁免權。印度政府1958年制定該法案,起初主要針對東北曼尼普爾、那加蘭等地的民間武裝組織,后來又擴展到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范圍覆蓋了所謂的動亂地區。這一法案因在執行過程中曾造成無辜民眾傷亡而飽受批評。
8日,《印度時報》等多家媒體報道稱,印度國防部批準了在“阿邦”增兵8000人的計劃。分析指出,印度此時在“阿邦”推行《武裝力量特別權力法案》,從側面揭示了這一地區的統治并不穩定,可能遭遇了地方反叛武裝的強烈抵抗。印度中央政府對于印度東北部地區長期忽視,重軍事而輕民生,導致東北地區基礎設施落后,社會發展水平低下,這也為叛亂武裝滋生提供了土壤。
今年5月,印度總理莫迪將首次訪問中國。9日,上任近一年的他接受《印度斯坦時報》專訪,談及中印邊界問題。他稱,邊境的和平與安寧對于最終達成中印雙方都能接受的邊界解決方案具有重要意義,他期待于近期達成解決方案。莫迪在專訪中說,習主席去年訪問印度為兩國關系注入了新的能量,他期盼很快訪問中國進一步擴展關系,“人民的經濟福祉是中印兩國當前的首要任務,我們特別決定不讓對抗升級為沖突。兩國領導層都很務實且思想開放。因此,我們有切實的期待。”
針對莫迪的表態,華春瑩9日表示,早日解決邊界問題是中印兩國政府的共同責任,也是兩國人民的共同期盼。中方愿與印方共同努力,不斷推進邊界談判進程,爭取早日達成公平合理、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環球時報駐印度特約記者陳新生】
2.韓團體在日本駐韓使館前抗議日教科書歪曲歷史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劉洋】據韓聯社4月10日報道,韓國國學以及歷史相關團體10日上午在日本駐韓使館門口,對日本歷史教科書歪曲歷史一事進行抗議。
據報道,韓國“國學運動市民聯合”與“我們歷史正確認知”團體成員10日上午在位于首爾市的日本駐韓大使館門前就日本歪曲歷史一事進行抗議。團體成員喊出“日本教科書歪曲歷史是反人類行為”,“歷史事實不能歪曲,立刻修改歷史教科書”等口號。
據悉,該團體成員還表示,韓國應該與中國、日本共同編著的東北亞共同歷史教科書,形成共同的歷史觀。
另據報道,韓國國務總理李完九9日就“任那日本府說”譴責日本政府歪曲歷史,強調韓方為了今后的韓日關系和下一代,有必要冷靜和客觀地予以應對。李完九表示,看到媒體報道說,日本教科書記述日本在朝鮮半島南部設立“任那日本府”,好似新羅和百濟曾受日本殖民統治。作為韓國國民,也作為前忠清南道知事(相當于省長),他認為應該明確韓日古代史。他還要求教育部對相關問題加強研究,為明確歷史事實制定具體措施。李完九強調,日本不斷歪曲歷史的做法好比指鹿為馬,歷史問題對于亞洲地區的和平乃至新的和平秩都很重要,日本不應脫離實施、歪曲歷史。
據了解,“任那日本府說”是指日本大和政權在公元4-6世紀設立名為“任那日本府”的政治機構對朝鮮半島南部地區進行了支配的說法,但最近韓日兩國多數學者認為這種說法沒有依據。然而,日本文化廳官網對韓國文物進行說明時仍使用“任那”一詞,且最近日本文部科學省審定通過的中學歷史教科書也記述了“任那日本府”的相關內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