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前黑水公司從美國國防部為清繳阿富汗毒品而投入巨額經費的緝毒行動中,已經賺取了5億美元。
參考消息網4月9日報道 英國《衛報》網站4月1日發表題為《在阿富汗毒品產量創紀錄之際,前黑水公司大發其財》的報道稱,在一場一敗涂地的戰爭中,美國在阿富汗的緝毒任務卻引人注目:鴉片產量近年來穩步攀升,2014年已創下新紀錄。
然而,緝毒斗爭中顯而易見的贏家卻不是阿富汗人,而是前身為黑水的一家臭名昭著、唯利是圖的公司。
3月3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這家自2011年以來更名為阿卡德米的私人保安公司,從美國國防部為清繳阿富汗毒品而投入巨額經費的緝毒行動中,已經賺取了5億美元,在五角大樓自2002年投入該行動的18億美元的合同金額中約占32%。
阿卡德米公司是迄今在阿富汗開展的緝毒行動的最大受益者。其最大競爭對手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據稱賺了2.5億美元。
據負責阿富汗“重建”的美國監察長說,阿卡德米公司從美國納稅人那里獲得的5.69億美元,是美國納稅人支付給“阿富汗國家緝毒部隊、內政部、阿富汗邊境警察”之類開展緝毒行動的阿富汗軍隊的。這些錢原本用來對這些部隊進行“訓練、裝備和后勤支持”。
但從最近一系列官方調查可以看出,美國的緝毒行動被證明毫無用處,根本沒達到清除根深蒂固的鴉片貿易的目的。在美國13年戰爭期間投入阿富汗的數十億美元中,有一部分對鴉片貿易的繁榮甚至起到了助推作用。
2014年12月,聯合國報告稱,阿富汗罌粟的種植面積自2011年以來增加60%,達到20.9萬公頃。阿富汗估值約30億美元的海洛因和嗎啡約占該國GDP的15%。
聯合國報告稱,“考慮到罌粟種植面積的擴大,想必塔利班非法毒品貿易的收入在該組織的資產中仍占據重要份額。”
就在同一個月,美國負責阿富汗事務的監察長警告道,隨著國際援助資金因戰火逐漸熄滅而逃離阿富汗,鴉片貿易肯定將大大增加。不過,該監察長還指出,美國的重建項目,尤其是那些“涉及灌溉、道路和農業援助的”項目,或許正是導致鴉片種植暴增的因素。
美國監察長發現,“近10年來,不太昂貴的深井抽水技術已將阿富汗西南部20萬公頃沙漠變成了可耕地,”但他得出的結論是,“這些新出現的可耕地中的大部分被用來種植鴉片了。”
阿卡德米公司及其前身黑水公司在阿富汗有不光彩的歷史。參議院的報告說,它一度設立空殼公司來掩蓋其所作所為,這樣公司雇員殺害伊拉克和阿富汗平民的行為就不會妨礙公司的合同了。
黑水公司創始人埃里克·普林斯2010年將公司售出,然后公司改名為“Xe”。在更換所有人后,公司偶爾會作出強調其最初業務(培訓軍人和警察)的姿態,但它從未放棄其保安合同業務。
2010年,黑水是美國國務院挑選出來在世界各地執行保護其外交官(100億美元合同)的公司之一。這正是黑水2007年執行的任務,當時其代理人在巴格達尼蘇爾廣場向伊拉克平民開火,從而使該公司露出了私人保安公司的可憎面目。在接下來的一年,公司新上任的首席執行官發誓說:“我們不打算退出保安服務領域。”(編譯/龍君)
延伸閱讀1:美國軍隊正在保護阿富汗鴉片?
作者:Washington 發布時間:2012-11-01 來源:烏有之鄉

【原文題目】Are American Troops Protecting Afghan Opium?
美國軍隊正在保護阿富汗鴉片嗎?
【來源】全球研究網站
【鏈接】http://www.globalresearch.ca/are-american-troops-protecting-afghan-opium/5309922
【內容摘編】
就像很多人已經注意到的一樣,美國政府至少在某些時候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保護毒品走私(美國大銀行也為販毒集團洗錢。實際上,在2008年金融危機嚴重時期,毒販子們維持了銀行體系的正常運轉)。
簡譯:據觀察者家報采訪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主任報導:金融機構參與的非法販毒資金的洗錢所獲得的3250億美元在全球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維持了金融體系的運轉。
(http://www.guardian.co.uk/global/2009/dec/13/drug-money-banks-saved-un-cfief-claims)
簡譯:隨著暴力的蔓延,數十億美元的販毒集團的現金開始流入全球金融系統。美國大銀行參與了數十億美元的洗錢活動,而這些錢是從墨西哥的販毒團伙中來的。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11/apr/03/us-bank-mexico-drug-gangs )
美國軍隊曾公開宣稱其正在保護阿富汗的罌粟田。
公開情報曾公布了一系列照片,照片上展示了經過美國訓練的阿富汗士兵在阿富汗的罌粟田巡邏。
我們只是貼上從公開的情報獲得的這些照片以及相應的描述,并不做進一步的評論。
2010年5月1日,在阿富汗的赫爾曼德省(Helmand)的桑金地區(Sangin),美國海軍陸戰隊Sgt. Noel Rodriguez一邊巡邏一邊與鄰近的小分隊通話。Sgt. Noel Rodriguez是阿爾法連隊( Alpha Company),1營,第7陸戰團,第六團級戰斗部隊的隊長。陸戰隊員們在這個地區巡邏以保護地區安全和并與當地阿富汗人溝通。
延伸閱讀2:阿富汗戰爭背后暗藏著美軍保護的毒品貿易
作者:Dr. John Jiggens 發布時間:2012-11-09 來源:烏有之鄉

【題目】The Afghan War: “No Blood for Opium”——The Hidden Military Agenda is to Protect the Drug Trade
阿富汗戰爭:“不要為毒品而流血”——軍事計劃背后暗藏著保護毒品貿易
【作者】Dr. John Jiggens
【來源】全球問題研究
【鏈接】http://www.globalresearch.ca/the-afghan-war-no-blood-for-opium/18768
在伊拉克戰爭剛開戰期間,我們可以隨處看見“不要為石油而流血”的口號。對伊拉克開戰的表面理由是薩達姆和基地組織有曖昧關系以及薩達姆擁有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這些表面的理由明顯是彌天大謊,彌天大謊下隱藏著的是不大能見人的帝國計劃。而真相是伊拉克是主要的產油國,而在我們這個石油的時代,石油是最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對許多人來說,美國攻打伊拉克戰爭的背后真正的計劃是帝國主義國家攫取伊拉克石油。在入侵伊拉克后,伊拉克國有石油公司被私有化以滿足西方的利益需求,這點剛好證實了美國侵略伊拉克的真正意圖。
那為什么沒有出現“不要為毒品而流血”的口號呢?阿富汗的主要產品是毒品,而且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毒品生產量顯著增加。近期北約圍繞馬爾杰( Marjah )地區的戰斗很明顯就是出于毒品。據報道,馬爾杰( Marjah )地區是阿富汗主要的毒品生產地。那為什么人們不會認為發動阿富汗戰爭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控制毒品貿易呢?
大規模欺騙性武器告訴我們毒品屬于塔利班,也告訴我們美國正在打毒品戰爭和恐怖戰爭。然而毒品貿易在過去的五十年由東向西,跟在美國發動侵略戰爭的后面,并在美國資產的控制下,穿越了南亞,這個事實仍令人感到好奇。
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利用王寶(Vang Pao )的赫蒙族 (Hmong)的毒品軍作為其代理人在老撾打了一場秘密戰爭,那時東南亞生產的毒品占全球非法毒品的70%。在前蘇聯侵略阿富汗后,被美國支持的毒梟控制著的阿富汗毒品生產量急劇上升,直到與東南亞的毒品生產量相匹敵。自2002年起,在塔利班和美國支持的毒梟的促進下,阿富汗的毒品生產已經達到世界非法毒品的93%。
根據以下聯合國2008年世界毒品報告(World Drug Report )中的圖表可以看出在美國入侵阿富汗后,阿富汗的毒品生產開始劇增。
在20世紀 80年代,美國支持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者,圣戰分子以抵抗在阿富汗的前蘇聯軍隊。為了支付戰爭,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命令農民種植毒品以征稅。在巴基斯坦邊境,阿富汗首領們和當地的財團在巴基斯坦情報機關的保護下控制著數百個海洛因的實驗室。隨著西南亞的金新月( Golden Crescent )地區超越了東南亞的金三角地區成為了世界海洛因貿易的中心,阿富汗,伊朗,巴基斯坦和蘇聯的毒癮率呈螺旋上升趨勢。
為了隱瞞美國在毒品貿易中是共謀的事實,緝毒署(Drug Enforcement Agency )的官員被要求避開稽查美國盟友的毒品交易以及其美國盟友從巴基斯坦三軍情報局(Pakistan’s Inter Service Intelligence)和巴基斯坦銀行的支持。美國中情局的任務是通過推動在中亞共和國內部激進的伊斯蘭分子來破壞前蘇聯的國家穩定,并且他們用毒品戰爭來支持他們與蘇聯的冷戰。激進的伊斯蘭分子的任務是盡可能的摧毀蘇聯政府。當知道毒品戰爭能夠加快前蘇聯的解體時,美國中情局支持了在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車臣共和國(Chechnya)和格魯吉亞(Georgia)反蘇聯叛亂分子的行動。而毒品是用來經濟上支持實施恐怖主義;西方的情報機構利用他們對毒品的控制權來影響中亞的政治派系。
1989年蘇聯軍隊從阿富汗撤軍,留下的是美國支持的伊斯蘭圣戰組織和蘇聯支持的政府軍之間的內戰,內戰持續到1992年,圣伊斯蘭圣戰組織取得初步勝利。之后阿富汗又陷入軍閥混戰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毒品種植開始興盛起來。
塔利班就是在這內戰不休,派系割據中誕生的。塔利班致力于鏟除軍閥,并更加嚴格地推行伊斯蘭教法。他們在1994年占領坎大哈,并且擴大了他們對阿富汗的控制范圍,1996年,占領了喀布爾并且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在塔利班政府的政策下,阿富汗的毒品生產是被嚴禁的。在1999年9月,塔利班當局簽署了一項法令,要求所有的毒品種植者減少三分之一的生產。2000年7月簽署的第二項法令要求農民完全停止毒品種植。塔利班領導人歐瑪(Mullah Omar )禁止毒品的種植,認為毒品貿易是“非伊斯蘭教”的。
結果是,1990年至2007年間,2001年是全球毒品生產量最少的一年。在20世紀90年代,全球毒品生產量平均超過4000噸。然而在2001年,毒品生產量跌至不足200噸。雖然2001年全球海洛因短缺是因為塔利班的這個事實不被霍華德政府(Howard government)所承認,他宣稱這應歸功于政府有效地打擊毒品犯罪。
在9·11后,由美國特種部隊領導的北約軍隊,在榴霰彈,集束炸彈和鉆地導彈的支持下,粉碎了阿富汗的塔利班軍隊。毒品生產被解禁,由中央情報局支持的軍閥重新獲得控制權,阿富汗再一次成為了主要的毒品生產國。雖然官方一再否認,前國家安全委員會阿富汗顧問希拉里·曼恩·勒弗萊特(Hillary Mann Leverett),曾證實美國知道在阿富汗的政府官員們,包括國防部長在2002年卷入了毒品貿易。
在2002年后,阿富汗毒品生產產量增至聞所未聞的水平。到2007年為止,阿富汗已可以生產足夠的海洛因來滿足整個世界的需求。在2009年,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毒品和司法改革事務協調員施韋克(Thomas Schweich)控告總統卡爾扎伊(Hamid Karzai)阻礙緝毒。施韋克(Thomas Schweich)也控告五角大樓未能派軍隊協助和保護硝毒驅動器。
施韋克(Thomas Schweich)在紐約時報上曾寫道“因為毒品所引起的腐敗已滲透至阿富汗政府的高層”。卡爾扎伊(Karzai)不愿意采取行動反對位于阿富汗南部,屬于他的政治勢力范圍內的大毒梟,南部是阿富汗最大的毒品和海洛因生產地。
而在那些有嫌疑的毒梟中,卡爾扎伊弟弟艾哈邁德( Ahmed Wali Karzai)是毒梟巨頭。據說艾哈邁德(Ahmed Wali Karzai)在2009年8月為卡爾扎伊制造了幾十萬的虛假選票。美國官員指責艾哈邁德采用黑手黨的手段控制阿富汗南部。紐約時報報道奧巴馬政府曾發誓要制裁滲透入卡爾扎伊政府最高層的毒梟,他們敦促卡爾扎伊總統把其弟弟驅逐出阿富汗南部,但是卡爾扎伊拒絕這樣做。
“卡爾扎伊像彈小提琴一樣玩我們”,施韋克寫到。“美國將會投入數十億美元以加強阿富汗基礎設施建設;美國及其盟國將會打擊塔利班;然而卡爾扎伊的朋友卻從毒品貿易中變得更加富有。
但是到底誰玩誰像彈小提琴一樣呢?
是傀儡總統還是把卡爾扎伊放在總統位置上的主人呢?
就像道格拉斯·瓦倫丁在他經歷的毒品戰爭的歷史中所描述的一樣,這場永不停息的戰爭是一場虛偽的戰爭,美國政府,緝毒署和美國中央情報局在掰手腕;緝毒局徒勞地試圖發動毒品戰爭,然而中央情報局卻暗中保護毒品貿易的資產。
在19世紀和20世紀,歐洲國家(主要是英國)和日本利用毒品貿易,削弱和征服了中國。在21世紀,毒品戰爭似乎正在被用來襲擊伊朗,俄羅斯和前蘇聯的共和國,隨著阿富汗戰爭加劇了海洛因的泛濫,這些國家都面臨著持續上升的毒品上癮率以及美國隱蔽持續地滲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