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顏色革命呈現著各種姿態,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發生,其結果是政變。東歐劇變和前蘇聯解體、中東北非地區的政變,皆為顏色革命的犧牲品。美國及其西方伙伴正是在他們的災難中大獲其利,故,美國對此樂而不疲。
所謂顏色革命,就是顛覆、分裂的代名詞,是在“不動粗”的前提下,實現戰略目標,并達成戰略預期的手段。說到底,就是:和平演變。
顏色革命,是指21世紀初期一系列發生在獨聯體國家和中東北非地區的以顏色命名、以和平和非暴力方式進行的政權變更運動,這些有著明確政治訴求的活動,背后一般都有外部勢力插手的因素,經過社會動員,往往導致持久的社會對立和動蕩,給執政者形成強大壓力。(網摘)
顏色革命呈現著各種姿態,無論以什么樣的形式發生,其結果是政變。東歐劇變和前蘇聯解體、中東北非地區的政變,皆為顏色革命的犧牲品。美國及其西方伙伴正是在他們的災難中大獲其利,故,美國對此樂而不疲。
一、經濟實惠,不需要武力,表面冠冕堂皇,一副救苦救難的樣子,實則別有企圖。
這是美國近年來的一大社會科學研發創舉,與美國的投機做派相輔相成。把世界各國都變成美國的附屬國,這塊蛋糕做成了有多大?當整個世界都變成美國的 資源基地,有多高的效益?這難道不值得投入嗎?想獲得如此大的效益,就要大投入,就要從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乃至科學技術、工農業等學科上全面實施。 于是,從全方位全面滲透,令人防不勝防,就成為了“顏色革命”的獨特風景,這是美國打的最如意的算盤,也是最絕妙的一招棋,于無聲無息中改變世界政治、軍 事、經濟、文化大格局,讓其它國家聽命于他,就可以從中獲利,任意掠奪財富和資源,何樂而不為?
一言以蔽之:把全世界變成美國的資源、財富供應站,是美國全球戰略的最終目標。什么是最寶貴的資源?人類社會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二、鞏固世界霸主的地位。
用軍事力量作為政治力量的基礎,牢牢掌握話語權,軍事霸權的目的是獲得經濟霸權,利益至上,是美國的國策,利益,是美國永遠的戰略目標。資本主義社 會制度下的經濟特點,是追求利益最大化,正是這一特性,就會使整個國家在瘋狂追求利益的狂熱中,失去正常的發展方向,排除了民主共和的人性化色調,走上霸 權主義的道路。因此,資本主義社會制度不是問題,問題是資本主義社會向何處發展。形式民主共和,實則霸權主義,是當今美國的政治形態。與真正的資本主義社 會制度漸行漸遠。
三、由于歷史的原因,美國提早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而成為社會進步的先行者,提 早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并以共和政體作為行政義項,政府政務以經濟發展為核心,奠定了經濟建設的國家意識形態,用哲學術語解讀,則為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 一體化,國家意識形態就是利益第一,經濟為首,這種國家意識形態對經濟騰飛的作用,無疑具有巨大無比的促進。
先行一步,成為了驕傲的根源,經濟的騰飛,成為了優越的資本。因此,它把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優越性,變成了美國國家意識形態,自認為比世界各國優 越,以一貫正確的姿態欺壓世界,以大哥大自居,瞧誰不順眼就整誰,誰不服就千方百計地予以打擊,實在難以擺平,就動用武力,露出霸權主義的猙獰面目。
四、美國起家于對英國的脫離,在他的身體里流淌著分裂血液,把分裂當做國魂,并深入到骨髓里去,以分裂為榮,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關于這個問題,無論是美國本土,或是全世界各國都未必清楚的看到美國這一歷史成因,這是由一個國家創建時所決定的地域文化特征,無論是優或劣,都屬 于客觀事實存在。源于此,在美國的文化譜系中,把分裂作為一種變化的手段,他認為這種并不是破壞,而是新生,是建立新秩序的必須,因而,他總是在破壞中尋 找他自己的存在感,及安全感。事實上,他真的就是在破壞中找到了存在感和安全感,要不他咋對任何國家的強大都會感到是對他的威脅呢?他的國家安全意識,是 建立在世界各國弱小之上的安全狀態,是世界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世界安全的措施。故,他以世界安全衛士自居。為了達到這一戰略目標,除了軍事打 擊、強權政治施壓、文化滲透等手段外,并不遺余力的向外推廣這一社會意識形態,試圖讓世界各國接受。你愿意接受嗎?
他的國家安全風險降低了,世界各國的安全風險加大了。至少,“顏色革命”傷害著一些國家的利益,并使這些國家的社會處于高危狀態,難道不是嗎?
五、以自由、平等、民主、博愛的名義輸入革命。
如:蘇東劇變的基本成果是西方的基本政治原則和價值觀念在前蘇聯國家落地生根,歷史性地轉變了前蘇聯國家的發展方向。
美國是一個實用主義至上的國家,其“擴展民主”戰略也不可避免地帶有實用主義色彩,也就是說,美國并不是關注所有國家的民主問題,只是特別對那些對 美國具有重大的全球戰略和地緣戰略價值的國家表現出對其“民主”進程的關心。從已經發生“顏色革命”和目前正在受到“顏色革命”威脅的國家來看,幾乎都處 于關鍵的地緣戰略區域,對美國具有重要的戰略價值。支持“顏色革命”已經成為美國“擴展民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政府對“顏色革命”的支持是多方面 的,最主要的兩手就是:一是公開為反對派搖旗吶喊,制造有利于發對派的國際輿論環境,進行赤裸裸的政治干預;二是提供實實在在的技術和資金支持。據美聯社 報道,美國國務院每年用在所謂“推動全球民主”方面的總支出高達10億美元。美國官員辯解說,美國資金從沒直接提供給反對派政黨,大多數情況下,資金都是 通過非官方組織、選舉培訓組織或人權論壇送出。
沒有家賊引不出外鬼來,清除內憂也可排除外患。
六、籬笆扎的緊,野狗鉆不進。
前蘇聯解體,很大程度上是腐敗的原因,使用公權力謀私,就意味著拿國家公器做交易的工具,反映在國際交往上,以不顧國家利益的性質表現著隱性賣國的 實質,敗壞著國際公共關系上的國家形象,導致了軍心渙散,人民怨聲載道。因此,是腐敗導致失去了民心,是腐敗導致了政變,是腐敗在引狼入室。人心不穩,社 稷動蕩,社會動亂,就會給外界造成機會。
在僅僅1年左右的時間里,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先后因“顏色革命”而出現急速的政權更替。從表面上看,三國“革命”的發端無一例外是大選舞弊,但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這些國家近些年來腐敗現象泛濫成災。
格、烏、吉的腐敗問題成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這些國家掀起動亂,建立親西方政權的重要突破口。在吉爾吉斯斯坦,一家接受美國贈款并受美國操控的 報紙刊登了一幅正在修建中的豪華住宅的照片,豪宅的主人是總統阿卡耶夫。照片一經刊出,立即激起了普遍的憤怒,成為大規模街頭抗議事件的導火索。美國及其 追隨者的煽風點火很大程度上推動了事態的發展。
而這些被“顏色革命”顛覆政權的國家無論未來走向什么道路,動亂對國家造成的創傷、及對國民經濟上的打擊都難以在短時間愈合。
以習近平主 席為首的中國政府反腐全覆蓋,就是在堵塞漏洞,有腐必反,除惡務盡。不給任何反華勢力一點縫隙。提出“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作為執政方針。把依法治國, 作為國家意志。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與民共進退,固國本,強軍魂。“絕不能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要讓13億中國人民共享全面小康的成果。”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國共產黨人作出的鄭重承諾,亦如他上任伊始的莊嚴宣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同樣是習近平主席為全國人民點贊的實質內容。
民心向背,是決定國家興亡的根本,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此千古不變之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只要中國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施政方針,就等于完全、徹底的構筑著壁壘森嚴的萬里長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