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病多日的李光耀終于合上了他的眼睛,走完了他91歲的傳奇般的人生旅程。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一代政治人物,不管如何蓋棺論定,他終歸是走入了歷史。是非功過,任人評說。
李光耀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人物,對他而言,以“譽滿天下,謗滿天下”這八個字作為總結應該是不易之論。
談到李光耀,人們更多地是津津樂道于所謂的新加坡奇跡。而被視為新加坡奇跡的創造者李光耀則成了一個神話般的人物,被人們頂禮膜拜著。當一個人的頭上被神的光圈所籠罩的時候,真相往往被拋棄,而所謂的奇跡,則更像是一段傳說。
正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萊特那樣,不同人的頭腦里,也會有不同的李光耀。很難講,誰的頭腦中的李光耀更加真實。本文只想從三個方面,描述我對李光耀的認識。
登上國際政治舞臺的黑幫大佬
與其說,李光耀是一個政治家,還不如說,他是一個教父或者黑幫大佬。被稱為新加坡之父的李光耀,擁有著絕對的說一不二的權威。任何有害于他個人的統治地位的反對者,都將遭遇不受審判就予以終身監禁的下場。十九世紀以前盛行的古老的野蠻鞭刑一直保持到今天,這都使得向現代國家邁進的新加坡打上了黑幫治理的烙印。
在新加坡,他執著于精英政治,他所津津樂道的并向各國所推銷的,就是他在新加坡所實施的政治制度,即所謂的開明專制。而換上另一個國家,如果實施類似的政治制度,一定會遭受西方輿論界的猛烈抨擊。但是相反,西方媒體對李光耀則幾乎是一邊倒的贊美與崇拜。這對標榜民主自由的西方世界而言,是一個辛辣的諷刺。
他所領導的人民行動黨,在清除了左翼政治人物之后,更像是一個牢牢掌控著國家機器的超級黑幫組織。而李光耀就是這個黑幫組織的至高無上的老大。
被幸運女神垂青的政治賭徒
一九六零年代,社會主義中國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使得中國式的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在亞洲具有強大的影響力與號召力,與此同時,世界霸權美國卻陷入越南戰爭不能自拔,其國際威望與國際形象跌入谷底。作為新獨立的小國領導人,李光耀面臨的抉擇將對新加坡產生深遠的影響:倒向中國還是與美國結盟?李光耀的選擇是決絕式的,他以鐵腕手段清除了人民行動黨內的左翼人士,把新加坡帶入了反共親美的道路。李光耀的出現,對于在亞洲推行霸權主義遭受重挫的美國而言,則是一個福音。尤其是李光耀的華人血統,同美國的以華制華的戰略思想一拍即合,李光耀便成了美國金融寡頭的寵兒。可以說,離開美國的扶持,所謂的新加坡奇跡將是天方夜譚。
在美國人眼里,李光耀是“蘇伊士運河以東好的沒治的英國人”。不能不說,相比美國所扶持的其他反共政治傀儡而言,李光耀是有其過人之處的。在經濟上,他重視投資、國際貿易,他所管理的新加坡,原本是一個資源貧乏,生存困難的彈丸小國,而今天,它在金融業、服務業以及精密儀器制造業等多個行業都具有無與倫比的競爭力。客觀而言,置身于大國矛盾漩渦之中的城邦島國新加坡,由一個新型的發展中國家,而成為發達國家俱樂部的成員,與李光耀是領導能力是分不開的。新加坡的奇跡還是展現了李光耀狐貍般的智慧。
人們說,李光耀善于以小博大,其實,他更像是一個被幸運女神所垂青的政治賭徒。在他同時代,美國在世界各國扶持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親美反共的政治傀儡,其中大多數人都不約而同采取了和李光耀相同或相近的獨裁統治,但他們的最終命運都十分悲慘,或者被投入監獄,或者死于一次暗殺,或被送上斷頭臺,幾乎無一例外,他們都聲名狼藉。而只有他,則成了例外中的例外,他在逝世后的今天,極盡哀榮,受人敬仰,可以斷言,今后將很少有人能望其項背了。
站在巨人肩頭的政治侏儒
李光耀的影響力超出了新加坡,成為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不可輕忽的領導人。從這個意義上說,習近平說李光耀的逝世是國際政治的一個損失,也許并非僅僅是客套,應該說有一定的依據。在人們眼里,李光耀是一個政治巨人,這種形象,與他所領導的東南亞城邦小國完全不成比例。無論新加坡的經濟成就有多大,總歸是一個小國,它的領導人就算再有領導力,在世界舞臺上很難有什么影響力。比如,同樣是小國,同樣創造世界奇跡的瑞士,就沒有出現過足以同李光耀比肩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領導人。
李光耀清醒的意識到,作為一個彈丸小國的領導人,要在全球事務上具有發言權,有著先天性的缺陷。但他懂得借力使力,巧妙地周旋于大國之間,他穿梭于美國、日本、俄羅斯,尤其是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正是與中國的關系,使李光耀成為世界級的政治領導人。從這個意義上而言,李光耀遠不是什么政治巨人,充其量,他不過是站在巨人肩頭的政治侏儒。
李光耀最早被中國人認識,應該始于一九七六年,這一年,他受到了病中的毛主席的接見。這在當時,是一種政治殊榮。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人們對“李光耀是誰”產生了好奇。而其后,他與鄧小平等中國歷任領導人的交往,更使其知名度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據說鄧小平非常崇拜李光耀,有一個說法是,李光耀在新加坡創造的奇跡啟發了鄧小平推行市場化的改革。不管這種說法有多大的真實度,但無疑,這種說法還是給李光耀增添了某種傳奇的色彩。在很多中國人看來,李光耀更像是一個神話。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某些中國人就把新加坡作為學習的樣板。不過,李光耀似乎比他們更清醒,李光耀說:中國必須走自己的發展道路,新加坡的模式不一定適合中國。現在回頭再看,新加坡雖然是我們的近鄰,但它展示給我們的印象,更像是海市蜃樓,美麗,卻不真實。但就是這種海市蜃樓,吸引著改革開放之后的中國走入了一條全新的然而是一條不歸路。等待著我們的,到底是一個巨大的陷阱,還是一個光明的未來,恐怕很難有人說得清。
中國某些眼光狹隘的“精英”人士,曾經以新加坡的建國之后的歷史為例,反證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如何使中國延誤了發展機遇。他們認為,如果中國不搞文化大革命,也可能會像今天的新加坡那樣成為富有的國家。可是,他們卻忘了一個事實:和新加坡距離更近的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相比之下,都并不富有,難道這些國家也搞了文化大革命?
如果說,李光耀是一個站在巨人肩頭的政治侏儒,中國某些一葉障目的所謂的“精英”們則是匍匐在李光耀腳下的政治小丑。
無疑,當真相被蒙上了美麗的面紗之后,媒體所渲染的李光耀的奇跡就變成了美好的傳說。但是,再美好的傳說仍然只是傳說而已,距離真相已是千里之遙。即使在李光耀辭世的今天,恐怕也不是對其蓋棺論定的最佳時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