醞釀一年半的左翼聯盟,終于正式登場。左聯主辦的第一場公開活動,是2015年4月11-12日的第11大馬計劃座談會。
過去多年來,我國一直被種族政治所困擾著。種族政治是1969年五一三事件后統治階級精英不斷玩弄來分化人民的伎倆,削弱人民的階級政治意識。因此,我國人民總是很容易掉入種族或宗教政治的陷阱,在紛紛擾擾的種族及宗教政治紛爭中,迷失了團結人民的階級政治。伊斯蘭國、伊斯蘭刑事法、改教爭議等課題,幾乎將勞動階級所面對的低工資、收入不平等、社會不公等基本問題掩蓋下去。
在第13屆大選后,朝野兩大對立的政治勢力,都是推崇并奉行新自由主義的經濟政策。國陣政府為了維護朋黨利益而不斷壓榨人民,盡管民聯在一些方面比國陣來得廉潔,但是仍然是個維護資本主義經濟的政治勢力。因此,打造一個突出階級議題及挑戰資本主義霸權的政治力量,在這個時刻變得更加迫切。
在社會主義黨的積極串聯下,左翼聯盟(簡稱“左聯”)于2013年9月8日的一項會議中成立。經過一年半后,左聯于2015年3月11日正式發布其基本宣言—《馬來西亞左翼聯盟議程》。
左聯將會是個包含不同源流左翼力量的廣泛聯盟,左聯成員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開放討論一切課題,共同尋找最佳的民主共識。左聯公開給所有同意左聯斗爭議程的團體或個人加入,一起為打造更具活力的左翼政治力量而努力。
正當全球資本主義深陷危機的時刻,我國左翼力量有必要打造一個新的替代選擇,讓我國人民可以超越既有的思想框框推動社會改造,并根據人民團結互助及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重構我國的社會經濟,擺脫我國政府目前正在推行的“不計代價的經濟增長”戰略。
我國政府當前的經濟戰略,是通過將馬來西亞打造為一個“親投資者”的國家,去促成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最大增長。這種經濟增長模式的特征是:
- 公共資產及服務被私有化;
- 普羅人民衣食住行的開支不斷上漲;
- 低收入的80%人口日益債臺高筑;
- 貧富之間的差距持續擴大;
- 發展中國家之間位吸引外資的惡性競爭,帶來種種問題,包括工資不斷被壓低、環境持續遭破壞等。
我們若不擺脫現有的經濟增長范疇,將會帶來更多的社會不公,也會造成無法修補的環境災害。我們不可能在既有的資本主義架構下實現可持續發展、促進社會平等及維護環境生態。正因為這樣,我們需要認真探討并打造一個超越資本主義經濟的替代選擇。左聯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
目前,左聯正進行著以下的工作:
1. 針對我國社會經濟政策的各個方面,提出系列的綱領性文件:
- 房屋
- 交通
- 醫療保健
- 社會保護網
- 國家能源政策
- 市場在后資本主義經濟中的角色
- 對重要經濟部門、銀行及公共服務的民主化控制
2. 主辦跟青年人互動的活動,我國青年正面對著債務纏身及生活壓力不斷上升的問題,迫切需要新的政治經濟替代選擇。
3. 將于2015年4月11-12日在八打靈再也《當今大馬》辦事處主辦一場主題為《第11大馬計劃:普羅人民的愿景是什么?》之座談會,以擬定一份以普羅人民立場為基礎的替代屋年計劃。
馬來西亞左翼聯盟議程
前言
第13屆全國大選后,隨著馬來西亞勞動人民在本國資本與國際資本霸權下面對日益加重的社會經濟壓力,馬來西亞左翼力量愈加需要為馬來西亞社會提出社會主義替代選擇。
由人民黨、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伊斯蘭復興陣線/對話計劃(IRF/Project Dialog)、馬來西亞青年陣線(SAMM)、LMP及社會主義黨組成的委員會,起草了這份結合泛左翼力量的《馬來西亞左翼聯盟議程》:
1) 聯盟名稱
馬來西亞左翼聯盟(左聯)
2) 左聯之目標
a) 提出對當代馬來西亞社會清晰的社會主義分析
左聯的任務是提供可以改善及全面發展馬來西亞社會的社會主義觀點。馬來西亞當前國內的論述日益充斥著政治黨派性、宗教及種族主義傾向。擁有同樣經濟思想的兩大政治聯盟,進一步強化著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意識形態與實踐的霸權。
左聯將提供根植于馬來西亞勞動人民(尤其是窮人、原住民、工人和農民,還有在非正式領域的勞動力,也包括外勞)的具體處境及經驗之尖銳分析。
這對馬來西亞社會的理解,是建立在人民運動及馬來西亞整體社會的歷史視角上。
這社會主義分析可讓我們擺脫馬來西亞當前政治對立兩方的短視、政治上權宜性及機會主義的趨勢。
b) 提供建立與組織人民抗爭的平臺
左聯將提供平臺分享當前基層在地抗爭的信息,以及我們如何可以把這些分散且獨立的抗爭結合起來打造成連貫性的運動。這個聯盟成員的不同技能可以被用于圍繞在城市貧窮、房屋與迫遷、工會工人、合約工人、外來勞工等不同課題上的共同聯合行動。
c) 向馬來西亞民眾,尤其是青年,傳達進步的社會主義觀點
左聯的進步觀點應通過簡單、通俗且避免教條化的語言傳達給廣泛民眾,并利用當前流行的通訊方式傳達出去,如社交媒體。
d) 重奪馬來西亞左翼的歷史
左聯是馬來西亞人民持續社會抗爭的一部分,傳承了工人運動、反殖民抗爭、獨立斗爭、社陣反抗壓迫、勞工運動反抗國內外資本主義斗爭的悠久歷史。
3) 左聯的基本斗爭原則
i. 動員人民反抗新自由主義、種族主義及宗教極端主義,揭露資本主義剝削中的階級利益;
ii. 通過批判及反抗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及封建主義思維的斗爭,提倡社會主義思想;
iii. 爭取性別平等、女性權益,主張女性主義,對抗父權制;
iv. 保育馬來西亞的環境生態,對抗一切有毒工業及破壞環境的發展計劃,反對破壞森林、土地及人民健康;
v. 反對私營化,重奪人民對公共資源、公共資產、公共設施及知識的所有權;
vi. 確保政治、社會及文化領域上享有更大的民主;
vii. 維護并促進國際工人階級的團結互助及區域合作;
viii. 在人民抗爭的過程中,通過各種方式盡所能地讓人民充權;
ix. 以國語作為團結人民的媒介語,同時鼓勵馬來西亞人民使用母語。
4) 左聯成員
左聯公開給任何認同以上原則及目標的非政府組織、政黨或個人加入成為一員。左聯的目的是要發揚進步及社會主義思想,同時也在接納成員上更有包容性。左聯是我國當前階級斗爭中采取工人階級立場的政治組織。
5) 組織結構與形式
i. 成員制開放給接受并有意實踐左聯議程的人士。
ii. 作為起步,我們成立5個委員會,由左聯成員組織及個人組成:
1. 思想培訓及教育
2. 群眾行動及群眾運動
3. 分析、戰略與策略
4. 工人組織聯系
5. 通訊與出版
iii. 社會主義黨是左聯目前的秘書處,秘書處可根據情況更換。
iv. 在目前最初階段,左聯的決策將采取共識決。若須投票表決,組織將有2票,個人則1票。
這份宣言獲得以下團體與個人支持:
團體:
1. 馬來西亞民族解放力量Angkatan Pembebasan Bangsa Malaysia (APBM)
2. 集體智慧(Collective Intelligence ,CI)
3. 馬來西亞青年團結陣線 Solidariti Anak Muda Malaysia (SAMM)
4. 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Parti Sosialis Malaysia (PSM)
5. 工人組織Workers Organisation
個人:
1. 阿米爾.達斯丹(Amir Dastan)
2. 阿納斯.阿都扎里爾(Anas Abdul Jalil)
3. 阿末.弗阿德.拉末(Ahmad Fuad Rahmat)
4. 阿當.阿德里(Adam Adli)
5. 阿茲扎.莫達爾(Aizat Mokthar)
6. 阿茲.蘇里亞尼(Aziz Suriani)
7. 張永新
8. 艾琳.查維爾(Irene Xavier)
9. 賈雅納(Jayanath Appudurai)
10. 杰菲(Jafree )
11. 柯嘉遜
12. 瑪絲賈莉娜.韓沙(Masjaliza Hamzah)
13. 保羅.西納班(Paul Sinappan)
14. 所羅門(Solomon )
15. 羅哈娜.阿里芬(Rohana Ariffin)
16. 阿爾弗雷德(V. Alfred)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