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2月28日消息,據俄羅斯偵察委員會官方代表弗拉基米爾•馬爾金介紹,俄羅斯政治家涅姆佐夫在莫斯科遭到射殺,身中至少七、八槍。
涅姆佐夫是俄羅斯反對派領導人,右翼力量聯盟創始人之一。他曾對現任總統普京及其政府作過激烈的抨擊。另外據了解,涅姆佐夫還有另一重要身份—俄羅斯激進私有化的急先鋒,在葉利欽時代深受重用。
涅姆佐夫在1991年9月任俄聯邦總統葉利欽駐下諾夫哥羅德州代表。95年12月,當選下諾夫哥羅德州州長。在下諾夫哥羅德州工作期間,涅姆佐夫與著名經濟學家亞夫林斯基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私有化改革計劃。他在這個地區的改革被西方專家認為是整個俄羅斯其他地區的“樣板”。曾被譽為是俄羅斯市場改革的“神童”。
涅姆佐夫被射殺的消息受到中國媒體和網民的廣泛關注。中國不少媒體在轉發消息時,在標題的醒目位置標注其為“普京政敵”,“曾激烈批評普京”等,有意無意地引導輿論視線指向普京,引發眾多網友不滿,如網友@薛伯涵就撰文認為,兇殺案發生后,相關的調查工作剛剛開展,在沒有任何實質性證據的情況下,就作出這樣具有明顯導向性的判斷,實在與媒體所標榜的客觀公知的原則相違背。
而針對此次兇殺案以及中國媒體的反應,中國網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下是幾種分析的匯總。
1,普京民意支持率高達86%,毫無動手的動機
@平民王小石:破謀殺案往往要看誰會受益。目前普京的民意支持率高達86%,毫無動手的動機。還記得烏克蘭街頭反對派是怎么雇狙擊手射殺自己人的嗎?
@高程CASS: 姜毅教授靠譜,正經了解俄羅斯社會。涅姆佐夫根本不值得普京動手,也不會對俄社會和普京產生大影響(短期聽西媒吵吵吧)。剛和了解情況的朋友聊,他就三句話:1、(聳肩)普京殺他干嗎?吃飽了撐的啊…2、這哥們兒樹敵很多,想他死的有的是;3、這事在俄羅斯沒啥,很快就過。
@leo-Pride:宋老師教導過,誰在此事件中獲利誰就是兇手,所有的輿論都指向普京,但是普京在俄羅斯的地位,涅姆佐夫是無法撼動的,即便普京要動他,沒必要采取暗殺的手段,只要羅織罪名通過法律把他弄下去就行了。如果用暗殺,這還了得?反而得不償失。所以我個人認為普京不會是兇手。宋老師,您怎么看?@宋鴻兵
@關健斌:俄“列瓦達”民調中心曾于2014年3月搞過一次題為“你最不想看到的政治家”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第一名是俄羅斯自民黨主席日里諾夫斯基,得票率13%;第二名俄共主席是久加諾夫,得票率10%;第三名就是涅姆佐夫,得票率為7%。
補充:據俄羅斯《莫斯科時報》網站2月26日報道,俄羅斯獨立民調機構列瓦達中心在2月20日至23日舉行民調,民調結果顯示,有86%的受訪者表示對普京總統的工作滿意。兩年前,這一比例只有區區65%。據列瓦達中心統計,從2014年11月到2015年1月,總統支持率一直維持在85%。(見報道:俄報:西方重壓下 俄民眾對普京信任度持續走高)
2,作為前克格勃特工的普京,會策劃如此蠢笨的暗殺?
司馬遷牛:克里姆林宮附近……要說暗殺,作為前克格勃特工的普京,如果策劃如此蠢笨的暗殺,恐怕這一世英名都毀了,而且這20年,普京隨時可以讓這個涅姆佐夫看上去是死于意外,病痛,或者干脆失蹤,而不是向現在這樣被明目張膽的被槍殺于克里姆林宮附近
@河山陽光:普京是克格勃出身,這樣的暗殺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當街連開數槍打死?至少得弄得象一起事故吧?感覺絕不是普京要殺他。
@阮景東:嫁禍水平太爛了,都放話普京要殺他,結果就死在克里姆林宮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跟美國混沒想到啊,美國讓他說普京要殺他,結果就被美國給射殺了!
3,中國的媒體有美國人通稿嗎?
@山人蕭讓:奇怪的是中國各大門戶網站的標題都對被殺者冠以“普京政敵”,中國的媒體由美國人通稿嗎?
4,可能劇本:俄羅斯爆發內亂
@阮景東:劇本如下:1、派人搞掉這個人2、歐美媒體跳出來指責俄羅斯政府暗殺反對派領袖,輿論抹黑普京3、反對派集會要求普京下臺4、槍手朝游行集會的反對派人群和維持秩序的警察開槍5、歐美大肆譴責政府暴力,挑動雙方仇視6、俄羅斯顏色革命爆發7、俄羅斯爆發內亂8、俄羅斯內亂升級為內戰
附部分微博截圖:
附:涅姆佐夫簡介
涅姆佐夫,全名為鮑里斯·葉菲莫維奇·涅姆佐夫。俄羅斯政治家,右翼力量聯盟創始人之一,曾任俄羅斯第一副總理、俄羅斯國家杜馬副主席。
涅姆佐夫,1959年10月9日出生在索契市,1981年畢業于高爾基大學無線電物理系,獲副博士學位,隨后10年在高爾基無線電物理研究所工作。
他在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發生后,以環保分子的身份涉足政壇。
1991年9月任俄聯邦總統葉利欽駐下諾夫哥羅德州代表。95年12月,當選下諾夫哥羅德州州長。
在下諾夫哥羅德州工作期間,涅姆佐夫與著名經濟學家亞夫林斯基共同制定了一系列私有化改革計劃。他在這個地區的改革被西方專家認為是整個俄羅斯其他地區的“樣板”。曾被譽為是俄羅斯市場改革的“神童”。
1993至1997年3月,涅姆佐夫當選為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成員。
1996年春由倡議小組推舉,涅姆佐夫成為俄聯邦總統候選人,最后放棄參選。
1997年3月至1998年8月任俄政府第一副總理、副總理,1997年4月24日至1997年11月20日兼任俄聯邦燃料能源部長。
1997年5月22日至1998年10月2日進入俄聯邦安全會議。
1999年12月領銜右翼力量聯盟參加國家杜馬選舉勝出,任國家杜馬副主席、右翼力量聯盟議會黨團領袖、國家杜馬法制委員會成員。
2003年12月領銜右翼力量聯盟黨參加第4屆俄聯邦國家杜馬選舉失敗。
2004年1月24日辭去右翼力量聯盟黨兩主席職務,留任該黨聯邦政治委員會委員。
涅姆佐夫已婚,有一個女兒。他曾被作為葉利欽的養子,招入克里姆林宮預備作為接班人,但種種原因未能成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