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總部設在倫敦的大赦國際組織星期三發布年度報告,其中一段呼吁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在事關種族屠殺和其他大規模殺戮時放棄行使否決權,得到西方媒體的大力傳播。該組織一負責人接受采訪時說,2014年最明顯的一個失敗是安理會成員國“不斷濫用否決權”,它們包括俄羅斯否決了一項譴責克里米亞公投非法的聯合國決議,俄羅斯和中國還否決了譴責敘利亞的一項決議案。
大赦國際是由西方主導的一個十分有名氣的非政府組織(NGO)之一,近年來由于世界相對和平、安全,加上有互聯網助力,NGO有了更多發言權,各國公眾也有了較多耐心和興趣聽它們說話。一些NGO也因此有了搞“小清新”、用激進觀點博影響力的意識。
眾所周知,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否決權制度是基于歷史教訓和現實需要的選擇,也是維持聯合國完整及有效性的一個前提。五常的特殊影響力客觀存在,它們一致同意做的事,就容易做成。五常中有一個國家堅決反對的事,強行去做不僅會有阻力,而且有可能分裂安理會,破壞國際團結。
安理會的現有表決機制經歷了近七十年的考驗,它最大限度地鼓勵了國際共識,減少了致命分裂的風險。它甚至是聯合國能夠穿越冷戰等嚴酷考驗保存下來的重要原因。
大赦國際是高度意識形態化的NGO,其實美國是在安理會使用否決權最多的國家之一,它為保護自己盟友而否決的那些決議案,很多都與“殺戮”有關。此外,這幾年美國等西方國家在中東制造了大量人道主義災難,敘利亞的災難西方也難辭其咎。但大赦國際同西方媒體的這場配合炒作,立場非常鮮明。
NGO是西方體制下的特殊產物,它們很適合西方的政治及社會土壤,政治性的NGO尤其起到“冒泡”的作用。一些西方的NGO一直想向中國滲透,中國也有一些人對NGO的作用很推崇,甚至有些膜拜。其實西方的NGO非常復雜,它們很多都表現出比政府組織更容易偏激、一切為了本組織的好處而把社會責任放到之后甚至一邊的傾向。
大赦國際、記者無國界等NGO與西方主流政治及財經力量貼得很緊,在很多時候,它們就像是西方權力的傳聲筒。西方經過長期發展已經形成有內部默契和協調力的大體系,在對付非西方力量挑戰或競爭的時候,它們“一致對外”的自覺性相當驚人。
在西方體系里,反叛的代價就是被邊緣化。這種不見血的絞殺對所有人都是警告。結果是,整個西方主流社會里幾乎沒有反西方的權威人士,偶爾冒出那樣的人,都被貼上標簽,主流輿論機構對其避之唯恐不及。2004年初,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核查組組長查爾斯·迪爾費爾背叛美國利益,公開聲明伊拉克沒有那樣的武器,他很快就從西方主流輿論中消失了。
往輕了說,大赦國際有些認識模糊,見識太少,它是西方價值體系里最偏執的因子之一。往重了說,它就是不斷通過為西方的利益說話,干西方政府不方便干的事,來謀求自己的好處,包括影響力。這樣的組織,中國人完全可以鄙視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