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打仗,德國著什么急
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面對可能的一場歐洲戰爭,德國也許真的害怕了。直接表現是,德國總理默克爾如同上緊了發條一般四處奔走,尋求各方都認可的解決方案。
那么,默克爾手里有什么奇招妙方,能讓各方都接受認同嗎?
事實上,圍繞烏克蘭沖突,相關各方的立場天差地遠,想找出一個為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簡直比登天還難。
既然這樣,默克爾為什么還要做這等無用功呢?
知其不可而為之。也許,默克爾還是抱著一線希望,不放棄最后的努力吧。如果真是這樣,看來,對德國而言,一場更大的戰爭危機的確是不應該的,說德國懼怕戰爭危機擴大到歐洲,也許并非言過其實。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美國非但不害怕戰爭危機擴大化,而且還正火上澆油。現在,美國一方面大肆鼓噪要用美國武器武裝基輔,一方面指責歐洲對俄羅斯太過軟弱。照此邏輯,美國是認定目前的烏克蘭戰烈度遠遠不夠,非要更大打一番不可。總之,德國害怕,美國不怕;德國旨在滅火熄爭,美國卻急于澆油煽風。這就是所謂的西方陣營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的裂痕。
但問題是,即使在烏克蘭爆發更大規模的戰爭,俄羅斯就能對德國下手,軍事侵略或者打擊德國嗎?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事情。盡管普京對烏克蘭波羅申科政權向西轉向憤怒不已,從烏克蘭身上撕下了克里米亞以及頓巴斯地區,但他是否真的有能力、有胃口吞掉整個烏克蘭都成問題,更不用指望臣服烏克蘭以西以外的地方了。說到底,普京不過是在打一場戰略上的自衛反擊戰,而不是西方輿論(以及某些中國輿論)所渲染的要發動什么第三次世界大戰。普京不是瘋子,而是一個高度理性的戰略家。相信德國包括默克爾在內,這點基本認識與估價還是有的,他們的心里清楚地知道,不管烏克蘭打成什么樣,也不管誰勝誰敗,戰火都不會燒到德國,硝煙離德國還遠著呢!
那么,問題接著就來了。既然戰爭不會波及到德國,那么德國為什么要對這場烏克蘭戰爭如此著急呢?同為歐洲國家,英國歷來與美國一鼻孔出氣,美國給烏克蘭危機煽風點火,英國也在干同樣的勾當,這可以理解,但似乎法國對此也并不像德國這般焦急。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戰爭不可能波及到德國,但是戰爭卻有可能把德國卷進去,這才是德國真正感到危險的地方。局勢的發展正在把歐洲推到抗俄第一線,而德國首當其中沖就是主力。
如果目前的烏克蘭危機演化為一場更大規模的戰爭,指望美國出兵武裝介入是不現實的,但是,美國注定要對此進行全盤系統的戰略設計,其核心必定是調動歐洲的資源與力量抗擊俄羅斯,而其中最出血的就是德國。釋放德國的戰略潛力對抗俄羅斯,美國只出主意不出力氣,坐收漁人之利,如同在亞太地區釋放日本的野心用來對付中國一樣,這是霸權相當如意的戰略算盤。現在,美國已經在按照這樣的棋路走棋。烏克蘭危機以來,美國時時事事讓歐洲拋頭露面,推動歐洲一步一步地深度介入烏克蘭危機而無法拔足,其最終,就是要把歐洲推上與俄羅斯新冷戰的前線,而德國則首當其沖。讓德俄走向對抗,美國人也好,英國人也好,一想到這等前景,一定樂得直顛屁股。
所以,烏克蘭戰爭擴大的危險,可能將德國卷進去的推力不是源自烏克蘭,也不是普京的意圖,而是美國的一個戰略設計。對于這一點,聰明的默克爾心知肚明,普京也會看在眼里。所以,默克爾對普京的希望一定是要求普京配合,以便共同對付山姆大叔以鄰為壑、推人下水的惡毒把戲。相信他們兩個人對此即使不便明言,也能心照不宣,彼此心領神會。
所以,烏克蘭危機不難搞定,難搞定的是美國。這大概才是德國人空前著急的原因,否則,就算把烏克蘭那個地方打塌陷了,也不干德國多大的利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