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國際 > 國際縱橫

占豪:擴張、科技、股市,美利堅的啟示

占豪 · 2015-02-0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前言:在近代人類歷史上有很多國家都創造了奇跡。譬如,西歐國家在近代創造的雄霸全球奇跡,至今仍主導著世界格局;沙俄在數百年之內從一個小公國變成后來的龐然大物;美利堅只用了一百多年就成了世界第一強國;中國從一片廢墟上重新崛起。

  在這些奇跡當中,美國的很多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雖然,領土擴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但新時代經濟、文化擴張的時代還在繼續。在進行經濟擴張中,科技與資本市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一切,在美利堅的崛起歷史中都實實在在發生過。下面,占豪將拙作《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經濟篇)》中關于美國快速擴張、崛起的內容分享給很多沒有讀過該書的戰友們,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示。

  正文:

  進入19世紀,美國逐漸解決了內部民族問題,領土快速擴張,美國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空間得到快速、大幅擴大。某種意義上說,這是19世紀后美國經濟進入高速發展的源動力。而美國的這個歷史機會,全拜歐洲大陸的爭霸所賜。

  1776年7月4日宣布獨立時,美國的領土面積只有大西洋沿岸13個州約80萬平方公里,還不到現在的十分之一。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后,被迫將13個州以外、大西洋沿岸大部分地區先后劃歸給美國,美國領土達到230萬平方公里,也只有現在國土面積的24%。1789年,美國聯邦政府成立后,美國通過戰爭、購買等方式,擴張領土,獲得了剩余的土地。

  在19世紀初的1800年,法國剛上臺的拿破侖,通過戰爭,從西班牙手中奪得北美路易斯安那地區(北起加拿大,南至墨西哥灣),相當于現在美國中西部13個州的面積。

  由于這片土地距離美國太近,且法國當時實力非常強大,拿破侖取得這片土地使美國非常不安,擔心法國會繼續盤算北邊的加拿大、甚至美國本土。于是,1802年,時任美國總統杰弗遜與法國談判,希望以高價買走這片土地。美國的盤算是,如果談判失敗,就同英國聯盟孤立法國。

  結果出乎美國預料,談判進展順利,拿破侖以8000萬法郎的價格(當時約合1500萬美元)把如此大一片土地賣給美國。當然,拿破侖不是傻子。之所以這么干,也是迫于無奈。一方面:在此之前,拿破侖曾派2萬軍隊入侵海地,結果全軍覆沒,急需資金重整旗鼓;另一方面:如果美、英結盟與法國開戰,英國必將進攻法國剛剛到手的路易斯安那地區,美、英合作,法國也必將失去這片土地。與其落入宿敵英國人手中,不如賣給美國。而且,賣掉這片距離法國本土很遠的土地,拿破侖可以騰出拳腳,全力以赴控制歐洲大陸。于是,1803年4月,美、法簽訂和約,將這2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以每平方公里5美元的價格賣給美國。

  美國得到超過原來面積一倍的領土,這讓美國政府擴張領土的欲望一下子高漲起來。如是,毗鄰路易斯安那、適合發展種植園經濟的佛羅里達,就成為下一個目標。

  本來,美國想如法炮制購買路易斯安那地區的好戲,但遭到殖民地宗主國西班牙的嚴詞拒絕。正當美國考慮是否用武力從西班牙手中奪取這片土地時,好運降臨。1808年,拿破侖攻占西班牙本土。此時,西班牙已無法顧及北美殖民地。于是,美國借機向佛羅里達大肆遷徙移民,在當地進行農業種植或其它開采。一年后的1809年,當地美國民眾已經超過總人口的九成,西班牙在此地的統治瀕臨崩潰。1814年,美國人再次大規模向佛羅里達遷徙,西班牙意識到對這里的統治已經力不從心。于是,在1819年2月22日,西班牙和美國簽署和約,美國用5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這片15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不到40年的時間里,美國國土面積從80萬平方公里,快速膨脹到600多萬平方公里,為美國帶來巨大戰略發展空間和無比豐富、待開發的自然資源。

  1815年,拿破侖戰爭結束,歐洲重獲和平。大批軍人復原,歐洲各國失業現象非常嚴重。與此相反,美國因為國內建設,需要大量勞動力。于是,美國政府改變以往限制移民的政策,大量歐洲人聞訊奔向美國(作為文下注釋②:美國1800年的人口為530.85萬,1810年人口為723.99萬,1820年的人口為963.85萬,1830年的人口為1286.6萬,數據來源于《美國史》)。國土面積大幅增加、自然資源豐富、加上蜂擁而至的移民帶來的勞動力和資金,美國迎來了建國以來第一次經濟大爆發,也奠定了美國華爾街牛市的堅實基礎。

  從歷史進程看,之后發生的兩個重大事件,造就了華爾街歷史上第一輪大牛市。

  (一)、1825年,經過八年的修建,伊利運河通航,美國西部豐富的物產資源以原來二十分之一的運輸成本、和三分之一的運輸時間,通過五大湖和伊利運河,源源不斷運到紐約,紐約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經濟中心。鑒于修建伊利運河的巨大經濟效益預期,運河股票受到投資者熱烈追捧,這極大刺激了整個證券市場的投資熱潮。

  (二)、1829年當選的美國總統安德魯·杰克遜 (Andrew Jackson),一向厭惡欠債,,決心在任期內償還所有國債。這一舉措導,致市場上證券數量銳減。證券交易數量銳減,交易資金并未減少,其結果必然導致價格飆升。

  與此同時,西部的土地開發如火如荼。為了毀掉美國國家銀行,杰克遜從國家銀行撤出政府存款,轉存到州立銀行。因為迅速增加大量存款作為基礎,這些州立銀行的放貸能力在短期內大幅增強。

  于是,這些州立銀行發行更多的銀行券,并以房地產作擔保發放大量貸款。如此一來,紙幣在市場上開始泛濫,市場投機氣氛非常嚴重。杰克遜這個最痛恨投機和紙幣的總統,不知不覺間成為這一輪投機熱潮和紙幣泛濫的助推者,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

  這兩個因素疊加在一起,直接引發了一輪市場投機狂熱,并不可避免地從一個市場向其他市場蔓延。之后,美國西部土地開發的投機也越來越瘋狂??駸嶂?,必將經歷泡沫破滅的痛苦。這是每一輪投機熱潮過后必然的結局,華爾街第一個牛市當然也不例外。

  刺破這輪牛市泡沫的,同樣源于兩個原因。

  (一)、在牛市勢頭最猛的時候,一場嚴冬里的大火燒掉了華爾街。

  1835年12月16日,紐約發生了一場起因不明的大火災。在惡劣的天氣和狂風大作下,火勢完全失控,大范圍蔓延,燒了整整兩天。兩天后,雖然火勢得到控制,但大火已經燒毀華爾街、寬街、康提斯小街和東河周圍的20個街區700多座建筑,紐約的商業中心被燒成一片廢墟。

  這場大火,導致紐約26家火災保險公司中的23家破產,相應的股票持有者也隨即破產。好在,在建筑崩塌之前,交易所的員工J·R·芒特(J. R. Mout)設法將交易記錄從火災中搶救出來。很快,交易所在臨時場所重新開張。加上那段時期美國經濟發展迅猛,紐約很快得以恢復,但對市場的打擊不言而喻。

  (二)、瘋狂的市場投機活動徹底惹惱了時任總統杰克遜,他強行推出《鑄幣流通令》(作為文下注釋③:《鑄幣流通令》最主要的內容是:除極個別情況外,當年8月15日以后購買土地都必須用金幣或銀幣支付。這意味著,銀行券的持有者開始要求用銀行券換取金銀鑄幣,銀行為了籌款又不得不快速收回貸款。諸如此類,類似于貨幣政策的突然大幅緊縮),關閉第二美國國家銀行(the second band of the United States)。

  《鑄幣流通令》具有典型的杰克遜風格。那時,包括內閣中許多閣僚、國會議員的利益都卷入到這些投機當中,他們當然反對推出這樣的法令。杰克遜竟然強令國會休會,將《鑄幣流通令》作為一項行政命令簽署、而非國會通過的法案。

  因為杰克遜的嚴厲調控,美國歷史上第一輪牛市被終結。自1837年大崩潰后,美國經進入蕭條。到1839年,華爾街的經紀商破產了四分之三。

  由于之前在路易斯安那和佛羅里達獲得巨大利益,經濟進入大蕭條,促使美國人重新思考如何將內部危機外部解決。最終,對外領土擴張再次成為美國決策者的最佳選擇。

  1836年,在美國的策劃、策反下,得克薩斯脫離墨西哥獨立,建立了“得克薩斯共和國”,也稱“孤星共和國”。墨西哥并不承認其獨立,意欲收復。其間,英國一度試圖調停,但是美國聲稱如果得克薩斯共和國愿意加入美國,美國可以承認其和墨西哥的邊界。1845年,得克薩斯共和國順利并入美國,成為美國最大的一個州,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

  從1841年開始,美國陸續開始向加利福尼亞移民,這些移民主要是去開墾農業。美國對加利福尼亞覬覦已久,為了得到這塊土地,不斷向墨西哥威逼利誘。時任美國國務卿韋伯斯特聲稱,為了得到加利福尼亞,美國愿意付出高于得克薩斯州20倍的價錢。這種無理要求,被墨西哥嚴詞拒絕。

  于是,美國又開始進行輿論造勢,一會說英帝國企圖奪得這塊土地,一會又說墨西哥正在秘密策劃把美國引向戰爭的陰謀。在這種背景下,兩國關系越來越緊張。與此同時,美方不斷在邊界對墨西哥方面軍事挑釁。1846年,美總統波爾克派軍進入兩國邊境的爭議地區,墨西哥多次強烈抗議無果后,當年4月24日,兩軍發生小規模沖突,三名美國人死亡。美國以此作為開戰借口,時年5月13日,美國向墨西哥宣戰,美、墨戰爭爆發。

  最初,墨西哥軍隊還有人數優勢。但由于缺乏訓練, 紀律不嚴, 裝備不足, 軍官指揮水平低等因素,遠非美國的對手。很快,美國招募大軍從海陸兩個方向全方位展開入侵,墨西哥很快被打敗,加利福尼亞順利被美國吞并。1848年2月2日,兩國簽署《瓜達盧佩伊杜爾戈條約》(Treaty of Guadalupe Hidalgo),美國象征性地支付1500萬美元、并承擔美國公民向墨西哥政府索取325萬美元的賠償要求,從墨西哥手中“強買”加利福尼亞、新墨西哥地區在內的差不多140萬平方公里土地。

  對美國經濟來說,美墨戰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這一戰,美國獲得西南部廣闊肥沃的土地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推動了西進運動的發展,經濟大國布局得以繼續伸展,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對此,1848年12月5日,時任總統波爾克在第四個年度國情咨文中,坦率地承認:加利福尼亞“僅就現今的價值和意義而言, 它與45年前從法國手中獲得的美好領土路易斯安那一樣, 對聯邦其它各州關系十分重要。”“加利福尼亞沿岸無疑會很快出現一個商業中心。”

  此后不久的1853年,美國駐墨西哥大使加茲登又以1000萬美元“購買”了美墨邊境約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此一來,不到10年的時間,美就吞并墨西哥大半領土,面積約230萬平方公里,美國一躍成為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大國,主宰了美洲。如此快速形成、崛起的大國,歷史罕見。

  這次擴張,對美國經濟發展來說無異于天上掉下來的巨大餡餅,也奠定了美國華爾街資本市場跨越式大發展的堅實基礎。但對墨西哥來說,一下子喪失多半土地,元氣大傷,基本喪失成為大國的可能,淪為“惡鄰”美國的附庸。

  美國領土擴張時間地圖

  1848年,美國西進運動者到達加利福尼亞,并發現了金礦,引起世界轟動,。于是,西進大潮開始迸發。西部淘金熱不但在美國興起,也吸引了全世界。

  與此同時,歐洲革命后,歐洲向美國移民的浪潮也日益高漲。到1840年,美國人口就從10年前的1286.6萬快速增長到1706.9萬;1850年,繼續高速增長到2319.2萬;1860年,更猛增至3144.3萬。如此巨大的人口增長,加上短期內得到的兩百余萬平方公里土地,其經濟發展速度可想而知。

  與這次經濟發展浪潮伴隨而生的,還有新技術的應用。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新技術是鐵路、電報的發明。

  鑒于美國龐大的國土面積、豐富的自然資源,比運河運輸效率更高的鐵路運輸對經濟發展促進的程度可想而知。鐵路的發展,使經濟發展所受地理條件的限制更少。它把無數小規模的地方經濟連接起來,加快實現產品生產的規?;岣吡松a效率。

  同時,鐵路建設對鋼鐵道軌、蒸汽機車、運輸車廂和煤炭的巨大需求,推動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批重工業企業的發展,也造就出第一批工業時代的產業大軍和百萬富翁。其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就是“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他在鼎盛時期曾是世界第二富豪,僅次于石油大亨首富洛克菲勒。

  鐵路建設的投資巨大,對資本的融資需求非??捎^。于是,鐵路證券成為當時華爾街投資的寵兒和主要品種,這也引發了鐵路股票的瘋狂投機?;钴S的市場,形成了美國華爾街投機熱潮。

  這個階段,電報的作用顯而易見。它改變了人類信息傳遞的方式,信息溝通的速度、廣度得以加速,對美國經濟增長同樣也起到極其關鍵的作用。對華爾街資本市場來說,它的意義更為突出。紐約股市開盤價傳遞到費城的時間,從過去30分鐘一下子縮短到幾秒鐘,而且全天24小時都可以傳送信息。

  如此一來,華爾街證券市場所能影響到的區域大幅增加,其它地區的區域性證券市場被快速邊緣化、并淘汰,紐約就此確立美國金融中心地位,而華爾街則成為金融中心的中心。

  另外,19世紀中期,黃金在世界金融體系中占有絕對的統治地位。1821年,世界第一家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開始采用貨幣金本位制。在19世紀由英國主宰世界經濟的歷史大背景下,英格蘭銀行實際上就是世界中央銀行。作為準世界貨幣,英鎊是世界貿易主要結算貨幣。

  然而,金本位的好事也讓美國給趕上了。1848年,加利福尼亞發現黃金后,原本黃金產量很少的美國突然開始大量產出黃金。僅1848年一年,黃金產量就高達48.4萬盎司,超過1847年4.3萬盎司10倍。1849年,黃金產量更瘋狂增長至193.5萬盎司。到1853年,美國黃金年產量已超過314.4萬盎司,按當時的黃金價格計算,價值6500萬美元。大量黃金突然注入到經濟之中,極大促進了美國經濟的發展,財政收入也從1844年的2900萬美元增長到1854年的7300余萬美元。

  在這個過程中,華爾街扮演著資金、資源調配神經中樞的角色。股票市場發展非常迅速,成交極其活躍,甚至那些垃圾的礦業股,在場外市場都有非常積極的交易氣氛。不過,雖然股票交易量大幅上漲(場外交易比場內交易更為活躍),但股票價格并沒有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上漲,原因就在于市場的供求關系。

  僅1850年,公司并購數量已經超過之前半個世紀并購數量的總和。1851年至1853年差不多三年時間內,紐約新組建的銀行高達27家,總資本達1600萬美元,這些資金基本上都是從華爾街籌集。截止到1856年,市場上鐵路股票360家,銀行股票985家。另外,還有75家保險股和幾百種公司債券、市政債券、地方債券、聯邦債券等。不過,這些證券中的大部分都沒有在紐約股票交易所進行交易,原因是交易所拒絕接受新的、未被市場檢驗過的證券。

  如此一來,股票交易所反而被邊緣化。在投資者對經濟發展樂觀的時候,新股往往是投機資金的首選。這一點,在成交量上體現得非常明顯。當時,紐約股票交易所日成交只有6000股左右,而場外市場的日交易量卻時常超過7萬股。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輪市場熱潮與交易所反而關系不大。

  到1857年,這一輪投資熱潮逐漸趨冷。在筆者看來,主要是兩方面原因:

  (一)、在連續獲得大量土地后,美國周圍已經沒有更多新的、富饒的土地可繼續吞噬。放眼世界,殖民地基本上被歐洲列強瓜分干凈,沒有美國進一步插足的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殖民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遇到瓶頸。

  1853年,美國艦隊曾用大炮轟開日本國門,但以當時美國的實力,還無法對日本實現占領和統治。1853年,美國的人口與日本相比,至少相差500萬以上。到1860年,美國人口才和日本相當。更何況,當時的日本早已是統一的民族國家,美國不可能把日本發展成殖民地。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經濟出現階段性衰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二)內部兩股巨大勢力在國家發展的路線、方向上存在分歧。事實上,這個矛盾從美國建國初期就一直就有,聯邦派和共和派的斗爭從未停止。只是,19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國運過于昌盛,獲得大量土地資源、海外移民,經濟處于高速發展當中,兩派矛盾沒有被激化而已。

  美國吞并大半個墨西哥后,在沒有新鮮血液補充的情況下,原本就存在分歧的聯邦派和共和派,開始對資源開始一輪內部搶奪,也就是對已經得到的果實進行分贓。其中,最大的分歧就是南方的奴隸種植園經濟和北方資本主義工業化經濟之間的國家路線之爭。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南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3.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4.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5.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6. “馬步芳公館”的虛像與實像
  7. 【新潘曉來信】一名失業青年的牢騷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子午|是誰在鼓吹用連花清瘟防治流感?
  10. 中美共治?中美國?G2?要認清中美正在加速脫鉤與對抗的現實,勇敢地直面碰撞!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7.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 |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在线码一区 | 日本精品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 日韩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