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6日對莫斯科進行閃電式訪問,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就化解烏克蘭危機進行直接的面對面討論。外界認為,在烏克蘭東部沖突加劇的背景下,此次“閃電式峰會”具有重要意義,給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帶來一線新的希望。
據外媒報道,3人6日夜間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進行了約5小時閉門會談,就烏克蘭危機解決方案展開磋商。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對媒體說,與會各方進行了“建設性、內容豐富的實質性會談”。他表示,根據德法兩國領導人提出的建議,目前俄德法三方正在起草一份關于實施明斯克協議的文件,其中包括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的建議和普京的建議,這份文件隨后將交給烏克蘭沖突所有相關方。
佩斯科夫表示,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工作將繼續進行,俄德法烏四國領導人8日將舉行“諾曼底模式”電話磋商。
諾曼底調解機制來源于去年6月6日在法國舉行的諾曼底登陸7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俄德法烏四國領導人就烏克蘭局勢進行了一系列磋商。
2014年9月5日,烏克蘭問題三方聯絡小組(烏克蘭、歐安組織、俄羅斯)同烏東部民間武裝代表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達成停火協議。9月19日,三方聯絡小組同烏東部民間武裝代表簽署備忘錄,規定建立30公里寬的緩沖區。由于沖突雙方缺乏互信,停火協議和備忘錄均未得到有效落實。自今年1月16日起,烏東部武裝沖突驟然加劇,局勢急劇惡化。
烏東部局勢惡化是促使此次俄德法“閃電式峰會”的主要原因。德法領導人突訪莫斯科表明,歐盟對烏克蘭局勢惡化深感憂慮,急于尋求妥協方案。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表示,歐盟支持任何有助于政治化解烏克蘭東部沖突的倡議,默克爾和奧朗德訪俄正是出于這一目的。俄方則希望,這次會談有助于促使烏當局和東部民間武裝開展直接對話,恢復烏東部與烏其他地區的經濟聯系。
近期,西方國家圍繞烏克蘭問題展開頻繁外交活動。美國國務卿克里5日訪問烏克蘭,與烏當局討論和平解決烏東部沖突問題。默克爾和奧朗德不久前也曾造訪烏克蘭。不過,美國提出的解決烏克蘭危機方案比較強硬,而德法方案相對溫和。
奧朗德認為,實現烏東部停火是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第一步。默克爾表示,烏克蘭危機只能以明斯克協議為基礎,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她表示,莫斯科三方會談未必能夠促成烏東部停火,可能需要就烏克蘭危機舉行新的會談。
在烏東部沖突持續情況下,美國總統奧巴馬正在綜合考慮各種方案,包括向烏克蘭提供防務支持。但美歐對此存在明顯分歧。歐盟反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法國已表示不準備參與向烏提供武器的討論,德國則認為向烏提供武器無助于解決烏東部沖突。俄方對美國可能向烏提供武器表示憂慮,認為這不僅會使烏東部局勢惡化,而且對俄羅斯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與歐盟相比,美國就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施加的壓力更大。美國副總統拜登日前指責俄羅斯運用武器和能源兩個手段開展外交活動,并指責俄羅斯向烏東部派遣軍人和運送武器裝備,呼吁歐洲和美國與烏克蘭當局站在一條陣線上。
顯然,俄德法領導人在莫斯科舉行的“閃電式峰會”雖給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帶來一線新的希望,但由于各方分歧依舊,化解危機之路仍將漫長。目前,當務之急是避免沖突和對抗進一步升級,盡快在烏東部地區實現停火。各方只有堅持政治解決的大方向,烏克蘭危機才有可能從根本上得到化解。
附文:多國政要密集商討國際安全形勢 烏克蘭危機多懸念
慕尼黑安全會議2月6日至8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各方圍繞國際安全形勢展開激烈討論。中方提出的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成為會上廣受肯定的安全理念。烏克蘭危機走向成為會議重點話題。會議前夕,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奧朗德還共同前往莫斯科,同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以期加速推進針對烏克蘭東部地區沖突的和平解決方案。
中方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具有建設性
一些出席會議的官員認為,新的安全問題凸顯了現有機制的失效。歐洲議會議長馬丁·舒爾茨在討論中稱,世界面臨挑戰,但在政治上和結構上還沒有做好應對的準備。由于過去幾年的歐債危機等問題出現,很多歐洲國家更多關注國內話題,而不是向外看。舒爾茨說,歐盟各國的利益不同,目前的分裂多于團結。相比之下,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反應更加快速。
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是在烏克蘭危機升級的背景下召開的,默克爾和奧朗德訪問莫斯科就是為烏克蘭局勢降溫尋找政治解決途徑。在烏克蘭危機解決方式、是否為烏克蘭提供武器問題上,美國與歐洲持有不同意見。如何解決危機涉及到構建歐洲安全結構問題,此次會議討論的焦點是如何在變化的形勢下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說,本屆慕安會與會者級別高,有20多位政府首腦、60多位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參加。會議討論激烈,各方發表了不同意見。中國展示了國際安全維護者、共同發展促進者、國際體系建設者的形象,今年派出迄今級別最高的代表參加,闡述了我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受到廣泛關注。
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伊申格爾對本報記者表示:“我們在全球和地區都面臨穩定問題,因此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構建秩序的力量。”伊申格爾說,中方提出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是非常重要和正確的,中方的觀點具有建設性。
德法俄領導人會談5小時,尋求和平解決危機之策
普京同默克爾、奧朗德6日晚間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進行了長達5個多小時的閉門會談,就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具體方案進行了磋商。會后,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與會各方進行了“建設性、內容豐富的實質性會談”。他指出,解決烏危機的工作將繼續進行,三方已著手起草一份關于落實明斯克協議的共同文件,其中包括烏總統波羅申科和俄總統普京的建議。此外,俄德法烏四國領導人還將于8日舉行“諾曼底四方”機制電話磋商。
奧朗德和默克爾是在結束對基輔的訪問后,馬不停蹄奔赴莫斯科的。如此緊密的日程安排不難看出,歐洲方面希望盡快解決烏克蘭危機。據烏方透露,波羅申科與德法領導人會談期間同樣強調了落實明斯克協議的重要性,但要求保證烏領土完整,并且不考慮聯邦化的問題。德法對此表示同意。
俄外長拉夫羅夫7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表示,俄主張立即停止軍事行動,撤走重型武器,在維護烏領土完整框架內啟動基輔與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有關恢復共同的經濟、社會和政治空間具體途徑的直接談判。拉夫羅夫還指出,莫斯科會談為沖破烏克蘭危機僵局帶來了全部可能性。
是否向烏克蘭輸送武器?美歐分歧嚴重
與會的美國代表對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態度強硬。美國副總統拜登在7日的講話中強調,美國不相信烏克蘭危機可以武力解決,但將繼續支持烏克蘭保護自己。如果俄羅斯繼續推行當前的政策,就要為此付出代價。拜登說,美國的目的不是削弱俄羅斯的經濟或者讓俄羅斯崩潰,“普京要在更大的經濟損失和從烏克蘭撤軍之間做出選擇”。美國參議員林塞·格雷厄姆堅持認為,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可以增加俄羅斯對烏克蘭進行干預的成本。
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在發言中稱,烏克蘭不承認頓涅茨克的選舉,并要求立即實現停火。他堅稱烏克蘭有權獲得非致命性武器。
默克爾7日在慕安會的講話中強調維護二戰后國際秩序和遵守國際協議。對于烏克蘭危機的解決,默克爾稱希望各方能夠遵守已經簽署的協議,并指出向烏克蘭提供武器無法起到在軍事上震懾俄羅斯的效果,武力只會帶來更多犧牲,“武力是沒有任何機會解決爭端的”。
默克爾認為,烏克蘭問題不僅是軍事問題,也是經濟問題。德國愿意在經濟上支持烏克蘭。默克爾再次表示愿意推動歐盟與俄羅斯建立自由貿易區,前提是烏克蘭危機可以在國際協議的基礎上得到解決。默克爾強調,歐洲要與俄羅斯共同構建安全環境,而非對抗俄羅斯。
此前,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6日也在會議講話中稱,向烏克蘭輸送武器是給危機“火上澆油”,而且會使各方背離通過政治途徑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初衷。
德國《國際政治》雜志主編西爾克·滕佩爾女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美國要向烏克蘭輸送武器,首先必須要知道烏克蘭軍隊具體需要做什么。而在不清楚具體做什么之前,應該由德國、法國、烏克蘭和俄羅斯共同政治倡議,從某些特定地區撤軍,維持停火,然后再考慮如何幫助烏克蘭維持這種停火狀態。
(報道綜合自新華網、人民日報等)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