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古巴1961年中斷正常外交關系,但是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兩國間始終有藕斷絲連的聯系,試圖恢復邦交的努力一直沒有中斷。2014年12月17日,奧巴馬在白宮宣布,將全面恢復同古巴的外交關系,同時放寬美國公民赴古巴旅游限制,并采取措施促進兩國經貿往來、加強雙邊反恐反毒等合作。
冷戰結束后,聯大曾連續23年通過決議要求美國停止封鎖古巴。白宮能在古巴問題上跨出歷史性的一步,既同國際局勢的變化有關,也因為受到美國國內政局變化的影響。
重拾在美洲影響力
1961年美古正式斷交后不久,便發生了“豬灣入侵”、“古巴導彈危機”等震驚世界的事件,兩國間的緊張關系即便在菲德爾·卡斯特羅2006年交權給弟弟勞爾后也未見緩和。美國在國內反對卡斯特羅政權的組織影響下,維持著對古巴的經濟制裁。而古巴盡管恢復了同其他西方國家的正常交往,卻仍視90英里外的美國為自己的頭號敵人。
盡管如此,據美國學者威廉姆·里奧格蘭迪、彼得·卡恩布魯出版的新書披露,美古斷交后,歷任美國總統均秘密保持著同古巴最高政權的交流。從“古巴導彈危機”時的肯尼迪到現在的奧巴馬,均曾派出秘密代表同古巴政府進行談判。卡特總統任內幾乎達成了同古巴恢復邦交的協議,后因古巴介入非洲事務而中斷了復交進程。
對美國而言,南美強人查韋斯2013年去世后,古巴在主張改革的勞爾領導下已不再構成意識形態上的有力挑戰。而在過去幾年中,國際社會要求美國取消對古巴禁運的呼聲越來越高。一名奧巴馬政府的高官對《紐約時報》透露,在2012年美洲國家峰會上,當美國政府的代表急于同各國商討經貿和反毒等議題時,卻發現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在問:“你們什么時候改變古巴政策呢?”一些與會國甚至以杯葛2015年峰會為要挾,要求將古巴吸納為美洲國家峰會的正式成員。
作為羅馬教廷史上首位出身于南美洲的教皇,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也以促成美古關系正常化為己任。天主教會在古巴是除共產黨政權外最有影響力的組織,并且反對美國封鎖古巴的政策。已故的兩位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和本篤十六世曾分別于1998年、2012年應卡斯特羅兄弟之邀訪問古巴。而在美古這次長達18個月的復交談判中,方濟各發揮了關鍵作用,如分別致信奧巴馬和勞爾,并提供最后的密談場地。
促使美國改變古巴政策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古巴和俄羅斯有“舊情復燃”的跡象。當美俄在烏克蘭等熱點問題上針鋒相對,華盛頓無法坐視普京在古巴重啟冷戰時期的情報設施。
“青史留名”的努力
雖然受制于諸多國際關系因素,但白宮與古巴談和的根本原因,是奧巴馬面臨劇烈變化的國內政局,需要在外交事務上尋找突破口,以掌握政治斗爭的主動權。
奧巴馬第二任期出師不利,2013年被國稅局、班加西、“棱鏡門”和醫保網站癱瘓等一系列丑聞消耗掉大量政治資本,2014年則面臨一系列外交危機,民望持續下滑,最終讓共和黨在11月的中期選舉中奪得了參眾兩院的控制權。
2009年,共和黨即使在淪為國會兩院少數黨的情況下,也敢對如日中天的奧巴馬“不合作”。如今,奧巴馬更不能指望全盤掌控國會的共和黨在立法上對他的施政有任何配合和幫助。當媒體紛紛開始討論共和黨在新一屆國會中將取得怎樣的成就時,日益被邊緣化的奧巴馬必須主動出擊,才能避免在“退休”前兩年便早早坐實“跛鴨”總統。
通過行政命令手段推動移民政策的改革,便是奧巴馬主動出擊策略的一部分,但是在移改問題上,白宮的行政命令更多是象征性的,徹底改革移民體制,仍然需要國會立法的支持。當白宮尋找下一個主動打擊共和黨的目標時,古巴政策便成為一個理想的議題。
作為總統,奧巴馬在外交事務上的主動權和運作空間要大得多。同在民眾中仍然存在廣泛爭議的移改問題不同,改善同古巴的關系,已經獲得大部分美國民眾的支持。在不需要國會投票授權,又有民意做后盾的情況下,在古巴問題上邁出歷史性一步,無疑能幫助奧巴馬重回美國政治舞臺的中心,防止華盛頓的政治重心繼續向國會山傾斜。
推動同古巴邦交正常化,也是奧巴馬試圖“青史留名”的一種努力。這位手按林肯用過的《圣經》宣誓就職的黑人總統一向自視甚高,在接受CBS采訪時自居為美國歷史上第四位最有成就的總統。而結束半個多世紀的禁運,同古巴這個在美國歷史上占據特殊地位的近鄰恢復邦交,無疑將是歷史學家回顧奧巴馬白宮生涯時重點強調的一個成就。實際上,在12月17日的聲明發表后,已經有媒體將他同向中國伸出友誼之手的尼克松相提并論。
通過和談解決國際事務上的沖突,也符合奧巴馬一向秉承的外交觀和世界觀。不過,在其執政6年之后,不僅美國同伊朗的談判陷入僵局,俄羅斯在烏克蘭問題上的舉動,更使奧巴馬的“鴿派”外交理念招致廣泛的批評。同古巴恢復邦交,是奧巴馬上任之后,第一次有機會證明自己的外交理念是可以幫助推動美國國家利益的。在過去數年一系列外交挫折之后,可以說古巴政策變化幫助奧巴馬挽回一局。
影響下屆總統選舉
奧巴馬在古巴政策上的決定,還會對即將揭幕的下一屆總統選舉進程產生深刻影響。
目前在美國,絕大多數古巴移民居住在佛羅里達州。這些移民中許多是為了逃離卡斯特羅統治而來到美國,這些逃亡者及其后代,也是美國同古巴邦交正常化的最堅定的反對者。擁有29張選舉人票的佛羅里達州,是美國總統選舉的“兵家必爭之地”,而這個州的兩個最有影響力的政治人物,剛好也都是2016年共和黨陣營最具實力的總統寶座競爭者。
就在奧巴馬宣布恢復同古巴外交關系的前一天,小布什的弟弟、前佛羅里達州長杰布·布什在社交網絡上宣布,正在認真考慮競選總統。目前多個民調均顯示,杰布·布什是共和黨選民最為信任的潛在總統候選人之一。而在奧巴馬同古巴復交的聲明發表后,杰布立刻站出來反對,稱白宮的決定是一個“失誤”。杰布此舉雖然會幫助他在共和黨初選時獲得更多的黨內支持,但由于目前美國主流民意已經越來越傾向于緩和同古巴的關系,杰布一旦獲得共和黨提名,當面對希拉里或其他民主黨對手時,其在古巴問題上的立場可能會令自己在普選階段失分。
與杰布·布什面臨同樣局面的,是現任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馬克·盧比奧。這位曾被《時代》周刊稱為“共和黨救星”的年輕議員,近年來由于在移民改革問題上“站錯了隊”,黨內影響力有所下降。過去一年多,他正試圖憑借自己在外交問題上的鷹派立場,重新成為共和黨內保守派的代表。近日,他一面對媒體表示在認真考慮“問鼎白宮”,一面抨擊白宮與古巴復交的政策“誤國誤民”。盧比奧本人就是古巴移民的后代,被認為是古巴逃亡者在華盛頓的代言人。假若他能在2016年的黨內初選中出線,在普選階段同樣需要面對是否軟化自己在古巴議題上的強硬立場以迎合主流民意的問題。
眼下,奧巴馬精心設計的古巴議題已經在共和黨挑起了“內斗”。一向在外交上秉持“不干涉他國內政”的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另一位2016大位覬覦者蘭德·保羅,就在網上攻擊反對同古巴復交的盧比奧是“孤立主義”者,而盧比奧則反擊稱保羅對古巴政策“毫無概念”。
圍繞古巴問題的各種爭斗還會繼續下去。奧巴馬在古巴問題上的決定,在落實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白宮有權宣布恢復邦交,但是任命駐古巴大使、在古巴建立使領館,都需要國會首肯。而剛剛掌控參議院的共和黨,自然不會一路開綠燈。南卡羅來納州聯邦參議員林西·格萊漢姆在CBS訪問時就對著電視鏡頭宣稱:“如果你被提名為駐古巴大使,不要接受這個任命,因為這個任命在參議院被通過的機會微乎其微。”同時,要徹底解除對古巴的貿易禁運,白宮也需要國會通過相應的法案。而目前還看不到共和黨在此問題上向奧巴馬讓步的跡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