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到,近日來克欽獨立軍與緬甸政府軍交戰接連不斷。16日早上,克欽獨立軍總部高層指揮官與果敢同盟軍高層指揮官召開聯席軍事會議,此后在帕敢昂巴利村附近設伏,緬軍進入埋伏圈后遇襲,死傷眾多。緬甸政府軍命令增援部隊火速趕往前線,同時加派炮兵使用105毫米榴彈炮、81毫米和120毫米迫擊炮等火炮給予火力壓制,雙方激烈交火后,克欽武裝于16日下午撤退。17日,雙方又在帕敢一帶全面開戰。
受戰火影響,包括數百中國公民在內的約2000平民在戰區被困3天,包括數百中國伐木工人、玉石商和金礦業主。很難統計到底有多少中國人在內。目前傷員無醫藥,所剩糧食飲水不多,緬甸政府軍仍在封鎖不讓平民離開,這些來不及從戰區撤離的中國公民的人身安全極度令人擔憂。
克欽軍司令:將保證中國公民安全撤離
克欽獨立軍總司令甘雙和緬北多支民族地方武裝指揮官向《環球時報》記者承諾:“只要條件許可,我們會讓出一條中國公民平安回國的生命通道。”
不過,這些中國公民要回國其實并不容易。由于緬北特殊的情況,不少中國公民是通過非正常渠道進入當地,如果通過政府軍控制區回國,就可能因為“非法入境”和“非法伐木”被扣押;如果通過民間武裝控制區離境,那么需要冒險穿過交戰區。因此,不少被困民眾家人希望中國駐緬甸外交機構與緬甸政府和軍方交涉,保證中國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盡快讓他們安全回國。
失聯中國公民家屬:非常擔心家人的人身安全
一位孫姓商人的家人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講述:“我父親和伙伴幾天前自盈江縣的那邦口岸出境,說是帶金礦設備去曼冒一帶兩天就回來,可現在怎么也聯絡不上他們,非常擔心他的人身安全。” 李姓木材商一行4人于5天前駕駛一輛保時捷出境入緬北,現在已經全部失聯。他家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他們一起說是看木材去了,可所有人的電話都突然打不通了,也沒有任何的網絡信息,所以不知道是被困還是被扣押。”緬北民族武裝的情報聯絡官表示:“據我們目前所知,被困人員暫時沒有死傷,但糧食和水不多,也沒有醫藥,處境很不安全。”
由于政府軍的封鎖行動,通往帕敢的兩條主要道路和所有便道全部中斷,路上還能看到被遺棄的轎車。一名從附近逃出來的村民1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我花了4.5萬緬幣(約合人民幣270元)買車票從曼德勒到帕敢,現在車走不了了,我也沒錢只能睡在大馬路上”。許多從帕敢鎮出來的旅客也表示,他們只能坐等公路重開。
專家:中緬邊境情況復雜 實際狀況使館無從掌握
18日,《環球時報》記者撥通中國駐緬甸大使館領事保護專用24小時值班手機,工作人員稱,使館方面正在核實相關信息。中國駐緬甸大使館新聞發言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暫不掌握被困中國人具體在什么位置,做什么。
云南社科院研究員朱振明對《環球時報》說,使館不掌握被困中國人的信息是可能的。因為中緬邊境情況復雜。目前被兩國政府都認可的口岸只有瑞麗。但很多中國人不是從這個口岸入緬的。比如與西雙版納相鄰的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控制該特區的是歸順緬甸中央的當地武裝,從該地區口岸入境也是合法的,但中央對當地管轄權有限,當地武裝并不會將入境的中國邊民信息上報給緬甸中央政府。另外云南邊境還有一些無人看守的小路可抵緬甸,不少伐木工人就是從小路直接入緬打工的。這兩部分人員的信息,中國大使館都無從掌握。
緬政府軍據傳欲監禁緬北被困中國公民 我公民不敢出面求助
18日晚,《環球時報》記者從緬北消息渠道得知,由于200增援緬軍完全封鎖克欽邦外恩莫鎮的甘拜迪口岸,逮捕“非法入境”人員,相當于斷了那些沒有持合法手續入境的中國公民回國路徑。多數在帕敢礦區被困的中國人員集中在三卡鎮(緬軍帕敢戰區指揮部所在地)。由于風傳緬甸對“非法入境者”判7年監禁且決心關閉所有非緬甸中央政府批準之玉石礦,所以被困中方人員多隱藏在當地民眾家中不敢向相關方面求助,伐木工人則潛入山林躲避。
緬北戰事發生逆轉:克欽獨立軍奪回緬軍占領陣地
北京時間18日19時30分,克欽帕敢地區的戰事發生逆轉:1月15日至16日期間被緬甸政府軍主力66師攻占的帕敢克欽獨立軍門灑崗、瓦界、蘇峒陣地、丹貢陣地全部被克欽獨立軍所奪回。
從18日上午10時30分起,克欽軍聚集兵力欲報2年前之舊恨,開始圍攻緬軍66師前線指揮部所在地庚昔據點。該據點曾是克欽獨立軍第6營舊總部所在地,2013年下半年為緬軍主力66師攻占。截至18日晚23時,雙方仍在此地激戰。
消息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由于氣候和地理因素,緬軍空軍、空降兵、裝甲兵、重炮部隊無法緊急有效救援66師前線指揮部,緬軍66師因此陷入困境,而被戰事所困的克欽當地民眾及中國公民2000余人的困境因此有所緩解。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