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聽說,在發生恐怖主義的襲擊之后,整個法國都空前地憤怒了。法國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細細想來,這未免過于沖動。對于法國遭受恐怖襲擊這件事,竊以為,法國人——尤其是其中政客,應該為此感到驕傲才對。
因為這是法國在美國主導下的反恐大業中積功所致。
眾所周知,反恐大業在美國的堅強領導下,法蘭西一直都積極參與,甚至可以說,一直在充當打擊恐怖主義的急先鋒:打擊薩達姆滅掉伊拉克法國出兵參戰,推翻塔利班侵占阿富汗法國派兵參戰,空襲利比亞法國是主力之一,同“伊斯蘭國”作戰法國也積極行動,等等,積功無數。所以,事實上法國早已與恐怖主義進入戰爭狀態。既然這樣,那么來而不往非禮也,恐怖主義陣營自然就要把法國當做打擊對象,這大概是常識,況且戰爭中先鋒總是敵人首要的打擊對象,因此,如果問法國為什么要遭受恐怖主義襲擊,這大概是第一個理由。
也許有人要憤怒的反問了:恐怖主義為什么要襲擊平民?
回答是,恐怖主義歷來不問青紅皂白,他們從來不講理,和他們講這個道理沒用,也不可能講得通。
還因為這也可以看做是法蘭西的榮譽所在。
成為恐怖主義的敵人,為恐怖主義所憎恨,這將更加有力地說明,偉大的法蘭西的確是自由民主世界的中堅與骨干。事實上,包括此次被襲擊的雜志在內,法國作為基督教文明的一員,長期以來站在意識形態的第一線,對恐怖主義及其支撐恐怖主義的宗教意識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據說這此被襲擊的雜志就以諷刺漫畫的方式進行了戰斗。要奮斗就會有犧牲,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法國的自由民主斗士們既然有勇氣敢于以自由的名義對恐怖主義發起挑戰,那么就應該有勇氣為這一挑戰而付出而犧牲,視死如歸,把犧牲看做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從這個意義上說,《查理周刊》雜志社的鮮血恰恰是法國榮譽的象征與標志。
當然,恐怖主義分子的確是夠囂張的了,這也難怪如今法國上下憤怒,以至于都顧不得品味這一事件所帶來的榮譽與驕傲了,他們居然敢把戰爭引向法國國內,引到歐洲大陸來,既然這樣,法國僅僅憤怒就更加不夠了,因為照此趨勢,不管法國人愿意與否,今后必將還有更多更大的襲擊降臨在法蘭西的頭上,所以,法國應該也必須像美國那樣,奮起發動一場浩大的反恐戰爭,不取得最后的勝利,決不收兵。對于背上這么一點點反恐戰爭包袱,相信法國一定是滿不在乎的。
預祝滿載驕傲與榮譽的法蘭西在新的反恐戰爭中取得美國那樣輝煌的驚人的勝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