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 張志坤
“美國將從阿富汗撤軍”。這一話題已經炒作很久了,現在終于有了著落。據報道,去年的12月28日(其實剛剛過去幾天),美國已經在阿富汗舉行了隆重的儀式,正式宣布結束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
概括見諸于媒體的各種報道,關于美國的撤軍,大致上有三種說法:
其一,撤軍說——即美軍將從阿富汗全部撤出。
其二,結束反恐戰爭說——即美國宣布結束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
其三,結束參戰行動說——即正式結束在阿富汗的戰爭
三種說法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其中的細微差別值得品味。可是,不管怎樣搞文字玩弄,上述三種說法卻一個都不能成立。
首先是撤軍。美國及其西方盟友在阿富汗現有10大軍,雖然這些軍隊的中大部分將從阿富汗撤走,但他們仍將在阿富汗保留12500名士兵,并且美國還同阿富汗傀儡政府簽署了協議,允許美國在阿富汗長久駐軍。既然這樣,上述的所謂“撤軍”充其量也只能叫做“部分撤軍”,只能看做是戰術性調整,這樣的撤軍又有什么意義呢?
其次是結束反恐戰爭。美國總統奧巴馬聲稱,“我們在阿富汗的作戰任務已經結束,給美國歷史上最長的一場戰役畫上了一個負責任的句號”。
按照奧巴馬的說法,美軍在阿富汗的作戰任務已經結束了。這是真的嗎?
這恐怕不是真的。眾所周知,雖然經過長達13年的反恐戰爭,但阿富汗塔利班非但沒有被消滅,反而愈戰愈強、愈戰愈勇。敵人還如此猖獗,就說作戰任務已經結束,這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嗎?
最后是結束參戰行動。這就更加令人費解了,既然現如今的阿富汗依舊炮火連天、兵燹遍地,一貫以仁義之師、道義化身自居的美軍,從今以后難道就袖手旁觀、不在參與戰斗行動了嗎?比如說,有朝一日,塔利班兇殘地攻打喀布爾,見雞就殺,見豬就砍,而阿富汗政府軍岌岌可危、獨力難支,在這樣的情形下,難道美軍也視而不見,或者照舊作壁上觀嗎?
就算上述一切都是可能的吧。但是,如果塔利班不長眼,或者不知好歹,繼續不自量力地向美軍發動攻擊,留守阿富汗的美軍怎么辦呢?難道只挨打不還手嗎?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奮起還擊,那么,又何來“結束參戰行動”一說呢?
這樣看來,三種說法都不能成立,那么,所謂的“阿富汗撤軍”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說話”呢?
竊以為,這大概就是一個笑話。
因為美國既不愿承認戰爭失敗,也不敢宣布戰爭勝利;既打不下去難以支持想開溜,又不愿吐出阿富汗這個果實;在這諸般兩難的尷尬境遇下,阿富汗戰場已經鬧出了很多笑話,諸如談判上當、機場被襲、詔安失敗等等,現在又挖空心思地編造各種各樣冠冕堂皇的辭藻為自己害怕逃跑遮羞圓謊,其實同樣令人笑掉大牙。君不見,當初卡爾扎伊死活不愿簽署美軍長久駐扎阿富汗的協議,當此之時,你看美國大小政要的各種熊樣,簡直臉上掛苦膽一般。現在,美國如愿撤出了大部分軍力,留下了足以控制阿富汗要害的精銳部隊,美國當局是不是就得遂心意,從此高枕無憂了呢?
非也,非也,美國的這個如意算盤是撥拉不靈的。
第一,留守的這點美軍難以擺脫人質的地位。它是塔利班的人質,不管美軍怎樣調動阿富汗國民軍護衛在美軍外圍,都難以擺脫塔利班的攻擊,因為許多塔利班的戰士已經打進阿富汗國民軍的內部,并且伊拉克的實例已經證明,指望美國扶持起來的傀儡軍隊抵抗反對派,毫無希望;它也是俄羅斯或者巴基斯坦的人質,因為這萬人大軍的給養補充必須經由這兩條通道,一旦被掐斷,這些美軍就完蛋;它甚至還是伊朗的人質,除非美國徹底放棄對伊朗動武的念頭,否則,一旦美伊戰爭爆發,波斯戰刀肯定要以某種方式砍殺過來。至于它是不是可能有朝一日成為中國的人質,現在就做是與否的判斷,恐怕言之過早。
第二,阿富汗照舊是美國霸權流膿不止的傷口。美國在阿富汗打了13年的仗,據說直接的戰爭費用就達1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一年就消耗掉將近上千億美元。上千億美元是什么概念呢?須知,這個數目超過中國、俄羅斯、日本、英國、法國等軍事大國全年的軍費。就算美國有的是錢,這樣消耗也承受不起。這就是美國所謂撤軍或者結束戰爭的重要原因,而不是美國忽然變得愛好和平。現在,美國將其在阿富汗的軍事存在縮小到原來的十分之一,就算耗費相應地也降到原來的十分之一,那也有100億美元之巨。100億美元也超過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軍費,這等于是不流大濃流小膿,可到底也還是流膿,還是要有美國受的了。當然,美國人死乞白賴地賴在阿富汗不走,是有他自己的戰略考量的,倒也不都是臉面之故。從根本上說,阿富汗是西方釘進中亞的一個釘子,特別是在中俄之間打進一個戰略楔子,不但有利于遏制俄羅斯在中亞的勢力,更有利于阻隔中國戰略西進的道路(筆者早在奧巴馬宣布從阿富汗撤軍的時候據斷定,美國一定會賴在阿富汗不走,具體見筆者文章《偽善者的真面目——評西方在阿富汗的“招安”把戲》),讓阿富汗成為中國西方戰略方向上之肉中刺,這是美國賴在阿富汗不走的最大的企圖。
但是,這對中國沒什么,中國應該有足夠的耐心、也有足夠的時間繼續觀賞美國的阿富汗笑話。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