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驚詫“穆巴拉克無罪”:大革命成果被一筆抹殺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對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的謀殺指控不成立!埃及法官11月29日做出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裁決。“驚人的大逆轉”,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在2011年埃及人民起義推翻穆巴拉克后,穆巴拉克原本要面臨終身監禁或者更糟糕的懲罰,但現在隨著人們對埃及革命的淡忘,他竟然要被無罪釋放。
當發源于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迅速傳到埃及等國,變成一場聲勢浩大的“阿拉伯之春”運動之后,穆巴拉克就變成西方媒體上“阿拉伯獨裁者”的代表人物,他的辭職和受審曾作為民主運動的成果引起陣陣歡呼。現在,法院裁決改變的不僅僅是一代強人穆巴拉克的命運,“中東在線”的一篇評論驚呼:“這個審判等于一筆抹殺了此前埃及革命所取得的一切成果。”
埃及開羅一家法院11月29日開庭對穆巴拉克被控在2011年鎮壓和殺害示威者的謀殺指控進行宣判。法官當庭宣布駁回對穆巴拉克的指控,還宣布對埃及前內政部長哈比卜·阿茲利等7名前高官無罪釋放。
今年86歲的穆巴拉克沒有被法庭釋放,他在另一起貪腐案件中被判3年徒刑,正在服刑當中。美聯社稱,他從2011年4月開始被監禁,但不清楚過去的3年半是否將被計入已服刑期。
埃及各方對這一判決反響強烈,支持一方慶賀歡呼,反對一方則舉行了抗議游行。在法庭外,有不少穆巴拉克的支持者慶祝該判決,他們激動地揮舞著穆巴拉克的畫像,并高呼“埃及萬歲”的口號。反對方埃及“獨立陣線”則表示:“判決穆巴拉克無罪是對埃及人民判處死刑”,是對2011年“革命”成果的徹底摧毀,并決定12月2日為“全國憤怒日”,號召埃及年輕人走上街頭舉行“人民起義”。
“穆巴拉克的法律命運與埃及的政治局勢走勢一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去年,有穆兄會背景的穆爾西總統稱,穆巴拉克應該被判死刑而不是終身監禁。但是在2013年7月,穆爾西自己被推翻了。到現在,穆巴拉克看來接近自由,而穆爾西則身陷囹圄,穆斯林兄弟會被取締。推翻穆巴拉克的“阿拉伯之春”起義轉了一圈幾乎又回到了原點。
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說,2011年1月28日“憤怒日”是現代歷史上最引人注目、最徹底、當然也是最上鏡的一刻,埃及起義民眾和警察爭奪解放廣場之戰標志著阿拉伯獨裁政治的終結。但現在,穆巴拉克的無罪判決使埃及起義又回到原點。
在倫敦出版的阿文《生活報》分析稱,埃及是一個充滿“悖論”的國家,浩浩蕩蕩的“革命進程”把執政30年之久的法老級人物穆巴拉克趕下了臺,正在穆兄會歡慶勝利果實之際,穆巴拉克的舊部又把穆兄會的代表穆爾西拉下了馬,“革命進程”又來了一個急轉彎,下一步埃及將走向何處,沒有“定位儀”進行導航,也沒有一定的規則可循。
埃及民眾渴望穩定 只有極少數人還熱衷街頭運動
在穆巴拉克被判無罪當晚,埃及解放廣場附近聚集了大約上千民眾,他們揮舞著埃及國旗,高喊口號,表達對裁決的不滿。《環球時報》記者看到,為了維持秩序,軍警已用拒馬將通向解放廣場的道路完全封鎖,現場還部署了數輛裝甲車,軍警嚴陣以待,以防可能出現的騷亂。隨后,警方在開羅廣場附近的十月六日橋上對示威人群發射了催淚彈,示威人群隨即四散。據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網站報道,當天夜間,為了驅散示威人群,埃及安全部隊曾向一名群眾開槍,但目前無法確定是否使用了實彈。另外,還有媒體報道稱,有2人在沖突中死亡。
11月30日的開羅局勢比較穩定。《環球時報》記者看到,除了小規模的游行示威外,人們的生活基本未受到大的影響,但在解放廣場、開羅大學等較為敏感的區域,警方還是加強了安保。
埃及《共和國報》資深記者法烏茲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目前的埃及已經經不起大的折騰,整個國家的主流民意是希望穩定,只有極少數人還熱衷參加街頭運動,而且軍方也表現出較強硬的姿態,我認為埃及未來的局勢基本不會發生大的動蕩,現在國家的重點應該是如何建設一個新的埃及,而不是發泄自己的不滿,這對整個國家的發展無益。”
埃及反對派團體“4月6日青年運動”成員阿卜杜也對《環球時報》說,當前大多數埃及民眾渴望穩定,“革命力量”已經十分薄弱,至少在現階段沒有反抗當局、推翻判決的能力。【環球時報駐埃及、英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王云松 黃培昭 青木 陳一】
外媒:判決顯示動蕩徹底結束 焦點將在建設國家上
德國《圖片報》11月30日評論埃及法官的判決時稱,“這是一個驚人的決定!”這確實出乎人們的意料。2012年6月2日,曾被稱為“世紀審判”的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案做出正式宣判,穆巴拉克和前內政部長阿茲利被判處終身監禁。當時很多埃及民眾對判決表示不滿,檢方曾要求判處穆巴拉克死刑。而且死刑的判決在埃及并不罕見,今年4月28日,埃及一家法院曾判處683名穆兄會支持者死刑,其中包括穆兄會最高領袖巴迪亞。
法院為什么會做出無罪判決?美聯社援引專家的分析認為,上周六的判決將被政府用來傳達這樣一個信號:與2011年起義相聯系的動蕩已經徹底結束了,是時候把焦點放在建設國家上面了。
“中東在線”新聞網站刊出的一篇文章稱:這次審判穆巴拉克的結果,是對一度定論的“世紀審判的再審判”,它勾勒出一道埃及人“撥亂反正”的政治演化軌跡,彰顯了埃及人自我更新、不斷進取的勇氣。
但在西方,質疑審判的聲音占據主流,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說:“在政治強人塞西的規則下,埃及革命的遺產被重新解釋和定義”,以前反對獨裁者的革命領袖被置于受迫害的中心,他們被指控為邪惡的外部勢力工作,而穆巴拉克時代的很多人物則開始獲得權力。
“德國之聲”的評論稱,現在的埃及當權者可能對處理穆巴拉克案件根本沒有興趣:塞西不僅和穆巴拉克一樣是軍人出身,而且完全也像他一樣,通過令人質疑的選舉當選總統。如果這個政權保護前政府高官免遭判決,等于象征性地證明自己無罪。【環球時報駐埃及、英國、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王云松 黃培昭 青木 陳一】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