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高級官員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毒養恐,恐怖勢力與販毒集團合流是國際犯罪的新趨勢。”同時要中國“百倍警惕極可能在中國也發生的‘毒恐合流’趨勢,尤其是在與阿富汗、巴基斯坦接壤的中國西北地區。”
“新疆是國際禁毒戰的最重要環節之一”,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一名官員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阿富汗販毒集團千萬百計試圖將毒品通過新疆轉運到中亞,再運到歐洲和北美。因此,新疆,尤其是南疆的中國強力執法機構的努力是阻斷阿富汗毒品流向全球的關鍵。”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執行主任尤里-費多托夫告訴記者:“2015年全球的禁毒形勢更加嚴峻,因為相較2013年,阿富汗的鴉片種植又增加7%,從一年前的20.9萬英畝增加到今年的22.4萬英畝,所出產的鴉片數量可能增加17%,達6400噸。如果這些毒品成功流向全球的話,那么后果將極其可怕。”
環球時報報道還指出,“伊斯蘭國”已看上阿富汗鴉片
“雖然目前還沒有證據表明中國境內的販毒集團與暴恐勢力有直接的聯系,但中國的禁毒必然會對國際反恐和全球禁毒同時做出貢獻”,英國安全專家拉法諾·潘圖西如此向《環球時報》記者評價中國的“百城禁毒會戰”。
“我們已經有確鑿證據證明,非洲幾內亞比紹和馬里的毒品,比如說海洛因流到歐洲,換到的大筆錢又回流到非洲的伊斯蘭極端組織手里,然后又變成目標瞄準倫敦的炸彈,或者成為這些組織向‘伊斯蘭國’效忠的活動經費”,潘圖西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這一過程中,極端恐怖分子與販毒集團高度合流:極端恐怖勢力的武裝人員為販毒集團提供毒品運輸全程的安全護衛,保證每年近48噸價值18億美元的海洛因安全輸入歐洲,而販毒集團又將數千萬至上億美元的保護費付給極端恐怖組織,這些恐怖勢力用毒資購買裝甲車、地對空導彈和AK-47沖鋒槍,同時有部分毒資成為全球暴恐襲擊的陰謀資金。”
“在以美國為首的30多個國家共同對‘伊斯蘭國’的最大財源——伊拉克和敘利亞的石油設施實施打擊,海灣多國公開宣布對‘伊斯蘭國’作戰之后,毒資將成為‘伊斯蘭國’越來越重要的財源。”阿富汗綠色運動組織的官員穆罕默德-哈里里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阿富汗的鴉片占全球鴉片產量的90%,所以,‘伊斯蘭國’毫無例外地將其眼光投向金新月的毒品。據我們所掌握的情報,‘伊斯蘭國’已經向巴基斯坦南部地區派出了所謂的‘官方代表團’,對那里的極端組織進行實地考察,磋商接納其加入‘伊斯蘭國’組織的可行性,而阿富汗的塔利班雖然現在還沒有向‘伊斯蘭國’表示支持,但阿巴邊界地區的巴基斯坦塔利班已經多次公開表示投身‘伊斯蘭國’。而‘伊斯蘭國’希望能從巴塔和其他南亞次大陸的恐怖組織那里獲得資金,這些組織的最重要資金來源就是毒品買賣。”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下屬恐怖預防部門負責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在各國對待‘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的立場越來越一致后,與國際販毒集團合流成為這些組織拓展財源的必然渠道。當年的阿富汗塔利班也是如此。”
《環球時報》記者曾經深入阿富汗鴉片重災區采訪。巴達赫尚省警察廳長親口告訴記者,阿富汗塔利班曾經嚴禁一切毒品,但在其政權被推翻,所有財源中斷之后,鴉片種植與生產成了其最重要的經費來源:“在一些塔利班控制地區,鴉片、海洛因成了塔利班的硬通貨,其實用性甚至超過美元。”對此,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執行主任費多托夫坦言:“阿富汗的鴉片種植區恰恰是恐怖勢力最強大、社會最不穩定、安全狀況最可怕的地方。在這些地方,恐怖組織和販毒集團甚至合二為一。這些人春天的時候發小額貸款和毒品種子給當地的農村,深夏季節開始收購,然后再通過南線的阿巴邊界-巴基斯坦南部-美歐,或者北線經阿富汗北部-中國新疆或者中亞-俄羅斯-美國與歐洲兩條主要路線進行毒品販賣。”
美國中情局控制毒品影響中亞政治派系
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支持伊斯蘭教原教旨主義者,圣戰分子以抵抗在阿富汗的前蘇聯軍隊。為了支付戰爭,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分子命令農民種植毒品以征稅。而美國在毒品貿易中是共謀。美中情局的任務是通過推動在中亞共和國內部激進的伊斯蘭分子來破壞前蘇聯的國家穩定,并且他們用毒品戰爭來支持他們與蘇聯的冷戰。激進的伊斯蘭分子的任務是盡可能的摧毀蘇聯政府。當知道毒品戰爭能夠加快前蘇聯的解體時,美國中情局支持了在烏茲別克斯坦(Uzbekistan),車臣共和國(Chechnya)和格魯吉亞(Georgia)反蘇聯叛亂分子的行動。而毒品是用來經濟上支持實施恐怖主義;西方的情報機構利用他們對毒品的控制權來影響中亞的政治派系。
1989年蘇聯軍隊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領導人(Mullah Omar )禁止毒品的種植,在2000年7月塔利班當局簽署法令要求農民王權停止種植。然而在9·11后,由美國特種部隊領導的北約軍隊,在榴霰彈,集束炸彈和鉆地導彈的支持下,粉碎了阿富汗的塔利班軍隊。毒品生產被解禁,由中央情報局支持的軍閥重新獲得控制權,阿富汗再一次成為了主要的毒品生產國。雖然官方一再否認,前國家安全委員會阿富汗顧問希拉里·曼恩·勒弗萊特(Hillary Mann Leverett),曾證實美國知道在阿富汗的政府官員們,包括國防部長在2002年卷入了毒品貿易。
在2002年后,阿富汗毒品生產產量增至聞所未聞的水平。到2007年為止,阿富汗已可以生產足夠的海洛因來滿足整個世界的需求。在2009年,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毒品和司法改革事務協調員施韋克(Thomas Schweich)控告總統卡爾扎伊(Hamid Karzai)阻礙緝毒。施韋克(Thomas Schweich)也控告五角大樓未能派軍隊協助和保護硝毒驅動器。
根據以下聯合國2008年世界毒品報告(World Drug Report )中的圖表可以看出在美國入侵阿富汗后,阿富汗的毒品生產開始劇增。
美國軍隊正在保護阿富汗鴉片
而另據全球研究網站2012年的報道,美國軍隊曾公開宣稱其正在保護阿富汗的罌粟田,并公布了一系列照片。照片顯示經過美國訓練的阿富汗士兵在阿富汗的罌粟田巡邏。而據英國《衛報》報道,美國政府至少在某些時候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保護毒品走私(美國大銀行也為販毒集團洗錢。實際上,在2008年金融危機嚴重時期,毒販子們維持了銀行體系的正常運轉)。
貼出部分美國軍隊在阿富汗罌粟田巡邏的照片
2010年5月1日,在阿富汗的赫爾曼德省(Helmand)的桑金地區(Sangin),美國海軍陸戰隊Sgt. Noel Rodriguez一邊巡邏一邊與鄰近的小分隊通話。Sgt. Noel Rodriguez是阿爾法連隊( Alpha Company),1營,第7陸戰團,第六團級戰斗部隊的隊長。陸戰隊員們在這個地區巡邏以保護地區安全和并與當地阿富汗人溝通。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