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的海上力量每況愈下,二十年多年間都沒有添置像樣的水面艦艇。為扭轉這一嚴峻局面,俄羅斯上下使出了使出了渾身的解數,最終選擇向法國訂購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這是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同西方達成的最重要一筆軍品交易,也堪稱有史以來俄羅斯與西方重大的軍事交易之一。“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屬于海上武裝力量中核心級的重大軍事技術裝備,訂購這樣的裝備,意味著俄羅斯把振興海軍的大部分賭注都押在了這里,為此,俄羅斯不僅花了大價錢,也滿懷希冀與盼望。
但是,現如今法國卻拒絕向俄羅斯交付軍艦。盡管俄羅斯已經交錢付款,但法國方面態度堅決,即如果俄羅斯不滿足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法國就不可能向俄羅斯交付軍艦。這樣一來,俄羅斯所訂購的、由法國制造的“西北風”加入俄羅斯海軍的日期就將遙遙無期,本來滿懷希望的俄羅斯,現如今獲到的不是威風凜凜的大軍艦,而是足夠教訓。
第一個教訓:指望用西方先進武器支撐自己的軍事力量是妄想
西方世界擁有先進的軍事技術,這是不爭的事實。許多人羨慕垂涎這些技術,希望能夠通過購買等方式獲取這些東西以加強自己,這是巨大的誘惑。有的國家難以抵擋抗拒這一誘惑,往往把武裝力量現代化的希望寄托于此。應該說,這是一些中小國家無奈的選擇,因為限于技術和生產能力,他們別無出路。但是,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也這樣做,無非就是想走捷徑、抄近路,用最短的時間以最便捷的辦法迅速提升軍力。
正所謂欲速則不達?,F在看來,這條捷徑是走不通的,俄羅斯如今對“西北風”應該是幻滅了。像俄羅斯這樣的大國,妄想指望依靠別人的東西支撐自己,基本上是死路一條?,F在對俄羅斯而言,法國拒絕交付軍艦固然是一件壞事,同時也是一件好事。這樣的軍艦別說沒加入俄羅斯海軍,即便加入戰斗序列,關鍵時刻能派上用場嗎?維修、保養等保持日常的戰斗力把柄還不得攥在法國人的手里嗎?
第二個教訓:關鍵時刻他們都是一丘之貉
俄羅斯之所以選擇法國訂購如此大額軍備,除了軍事上的需求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就是想藉此密切兩國之間的聯系。俄法歷史上多次結盟,俄法同盟是歐洲戰略平衡的重要杠桿。法國在戰略上的表現也往往和英國等有所不同,它時不時地就拉開與美國之間的距離,這一切都給俄羅斯以希望,以為法國或許能成為俄羅斯一個面向西方的窗口,一個打開與西方聯系的突破口?,F在看來,這一希望也落空了。在烏克蘭危機中,法國不僅與美英完全站在一起,而且還不顧起碼的商業信譽,刮起“西北風”,狠狠地羞辱整治了俄羅斯。俄羅斯將終于知道,關鍵時刻,西方各國是完全站在一起的一丘之貉。
第三個教訓:與西方的聯系在戰略上有可能就是一個陷阱
建立在資本主義強大的生產與技術優勢的基礎上,西方集團千方百計地引誘各國加深與他們聯系,包括政治上的、經濟上的,直至軍事技術上的,并讓這種聯系帶來明顯的利益,以增強其說服力與感染力,但是,通過密切的聯系讓別人得到好處,這絕不意味著西方國家有多么好的良心,而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設計,這不過是用合作勾引,用聯系捆綁,令本來就弱勢的一方形成一種戰略上的依賴,就像吸毒一樣,讓人越來越上癮,越來越難以自拔,然后利用這種依賴使之就范,這是西方集團一個基本的的戰略路線,或者稱之為戰略上的形式邏輯。任何人如果只看到與西方發達國家密切聯系帶來的好處,而看不到或者忽視由此而帶來的危險與被動,那將是相當愚蠢的?,F在,俄羅斯就是在吃與西方密切聯系的虧,而不是因此得利受益。
真不知道俄羅斯的軍政首腦們對當年訂購“西北風”的決定有多懊悔,現在,他們不但要面對雞飛蛋打的可能,還要因此忍受一場場的羞辱,這其中的難堪也只有他們自己才確切感受。但教訓不只是俄羅斯的,人們常說,前車之覆,后車當鑒,引申一下,他車之覆,己車當鑒。從這個意義上說,來自“西北風”的教訓,不但是俄羅斯的,對中國也有非凡的意義。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