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10月17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常萬全在北京與越共中央軍委副書記、國防部長馬光青舉行會談,雙方就下一步兩軍關系發展達成三點原則共識。這三點共識是:
一、本著“長期穩定、面向未來、睦鄰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針和“好鄰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逐步恢復并推動兩軍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二、兩軍加強團結,為鞏固兩國共產黨執政地位,維護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堅強保障。
三、恪守中越兩黨兩國領導人達成的有關重要共識,為妥善處理海上問題,維護和平穩定局面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以來,中越關系多次出現問題,中越關系再次受到嚴峻挑戰。而且,今年以來,越南的領導人一直表現強硬,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表現出絕不退讓的架勢。在這種背景下,代表越共和軍方的中央軍委副書記為何突訪北京求和呢?下面我們作簡要分析。
我們知道,自美國確定重返亞太戰略開始實施,南海的局勢就開始越發動蕩。在南海,有兩個國家顯現出了對中國極不友好的態度,這其中一個是菲律賓,一個是越南。針對菲律賓,我們主要考量的是未來美國在其國家駐軍的情況,菲律賓本身實力太弱難翻大浪。事實上,近幾年,菲律賓跳得越高,實際損失越大,就國家而言并未得到實際好處。相比菲律賓,越南則不同。越南距離中國近,軍事實力強,對中國在南海的安全構成了一定威脅。而且,越南在南海非法占據中國島礁最多。越南在南海已建了大量油田,這些油田所創造的經濟價值在2010年已占其GDP的30%。由此可見,南海對越南來說可是實實在在的經濟利益。這也是為什么今年5月,在中國油氣平臺勘探南海石油時,越南不惜與中國進行大規模海上對峙進行干擾的根本原因。
當然,中越之間的恩怨絕非這么簡單,也絕不僅僅是經濟因素、領土因素,還摻雜著歷史因素、地緣政治因素及越南內政因素等。
歷史因素很好理解,中越在胡志明時期是“同志加兄弟”的關系,越共就是在中共的強力扶植下才崛起的。越戰期間,中國更是對越南援助不遺余力。在越戰期間,中國對越南援助的各種物資價值200億人民幣(想想,那個時候的200億,中國還很窮的時候),派了數十萬軍隊進行支援。
但是,隨著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中蘇決裂和中美關系緩和,中越之間開始有了裂痕,再加上胡志明1969年的逝世,親蘇力量逐漸在越掌握權力,中越關系也開始因此走差。1970年代,統一南越的越南政府在蘇聯的支持下開始與中國決裂,并準備通過戰爭控制整個中南半島。蘇聯之所以支持越南侵略他國,占據整個中南半島,目的是為了在東南亞尋求地緣突破,對中國形成戰略包夾之勢。蘇聯和越南的行為惹怒了中國,并最終引發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越也徹底由“同志加兄弟”關系轉向敵對國關系(具體內容可參考《大博弈 中國之危與機》相關章節)。這種關系,直到蘇聯解體,越南才迫于壓力和中國重新建交。
基于上述,中越雖均為社會主義制度,雖然曾共同抗美,但中越關系卻難言“鐵磁”。而且,由于歷史因素,中越之間缺乏實實在在的信任。再加上,越南在南海占據了中國大量島嶼,其心中有虛,對中國就更加警惕。鑒于這種狀況,越南一直有一股力量試圖尋找大國依靠,從而獲得平衡中國政治壓力的籌碼。
2010年,美國重返亞太戰略讓越南看到了機會。鑒于地緣上的位置,越南試圖利用美國重返亞太之際,借用美國的力量來平衡中國。對美國來說,如果中國掌控南海,就徹底掌控了東亞向外貿易的咽喉。而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從東亞進口商品及向東亞出口商品,商船都需要進過南海,這讓美國很擔心,也是美國試圖重返菲律賓,充分利用越南反華的根本原因。由于美國的戰略調整,越南的地緣重要性開始重新凸顯出來,越南也開始試圖搞的地緣政治投機來獲得不可能得到的地緣政治平衡。
當然,越南對華強硬還有其內部政治因素。越南9大政改后,政治上由總書記、國家主席、政府總理和國會主席四馬駕轅,總書記作為黨首存在而不是國家元首,掌控一定黨權和實際軍權;國家主席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具有名義上的軍權和政權,但實際權力并不是很大;越南政府的真正權力掌控在總理手中,但總理沒有軍權和黨權;國會主席則掌握議會。越南經此改革,國家權力被分散了,分散后的越南政權,各個方向所表現出來的政治取向往往只代表自己的一派,卻不能完全代表越南。在越南政權三巨頭中,總書記和國家主席屬于北方派,相對對華友好;掌控政府的總理阮晉勇則是南方派,相對親美。這樣的格局,也較大程度地影響了中越關系。
就在今年8月26日,為了修復中越關系,越共5號人物黎鴻英還匆忙訪華。但是,中越關系剛剛有所緩和,美國方面就又出新招蠱惑和挑撥。9月下旬,美國向外宣布消息稱,準備年底解禁對越武器出口,包括美國國務卿克里在內的多為高官為此向越南喊話。美國解除軍售的下藥很猛,甚至準備將P-3C反潛偵察機出售給越南。美國的這種高端軍備過去只出售給盟友,而越南和美國甚至還沒有完全互信。美國之所以這么高調,就是要重新激起越南反華熱情,重新挑動南海地緣緊張。美國的意思是,如果需要,美國可以視越南為“盟友”,向越南出售高端武器,甚至和中國打仗。
越南對此反應是什么呢?當時正在聯合國出席會議的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范平立刻回應克里,稱歡迎美國解禁對越武器禁運。范平明甚至說,美國對越南解禁武器禁運不用中國擔心,因為越南不從美國買武器也會從別的地方買。這其實就是擺明了,越南一定會在南海和中國一較高下,一定會武裝自己。但是,相對于親西方的阮晉勇政府,越南軍方及北方勢力都沒有發出明確表態。從這些態度上,可見越南黨內及國內政治力量,在對華態度上還是有較大差異的。
中國現在在南海干什么呢?據報道,中國現正在南海吹砂填海,在6個島礁上大興土木。如果不出意外,這些島礁都將是中國的軍事基地。據報道,有的基地規模是瞄準美國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軍事基地規模建設的。
中國在南海的決心很明確,就是要實際控制,避免美國插手南海。要做到這一點,中國需要能力,能力就是要在南海有強大的軍事能力。因為,南海既是中國未來的能源基地,還是中國整合東盟的關鍵地緣節點,更是中國控制東亞和西方航路的核心節點,中國只有擁有了這些籌碼,和西方在貿易上討價還價才有平衡的主動權。因為,在美國有能力在海上截斷向中國輸送資源的航路時,中國也要有能力做到反制才行。否則,關鍵時刻就沒辦法硬起來,也就受制于人。當然,中國這么做也還是包括維護國家的領土和領海權益。
中國在南海的決心是國家全球戰略,是核心利益,是不可更改的。中國的這些核心利益,必然和越南的現實利益產生沖突,因為越南已經從南海的油田開采中獲得巨大利益。南海島礁是中國的,越南如果愿意坐下來談,彼此可以找一個相對都有利和共贏的妥協方式。相反,如果越南非要據為己有,中國肯定不會答應。如此一來,客觀上,中越在南海存在著軍事沖突,甚至引發戰爭的可能。特別是,越南政府又相對親西方,如果他們在越共內部博弈中得勢,則中越關系完全有快速惡化的可能。當然,美國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會不斷挑動越南挑釁中國。
在這種情況下,越共委派中央軍委副書記訪問中國,和中國防長達成上述三點共識,是越南軍方給中方吃的定心丸,意思是說越南不會挑戰中國的戰略利益,越南愿意和中國保持合作,越南政府所表現出的反華并不能完全代表越南等等。同時,我們也應看到,中國在南海的大修大建也讓越南心中打鼓(越南既沒能力阻止中國,又沒能力和中國和中國比拼在南海大修大建),對中國想干什么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派這么高級別的軍事長官來,也是為了探聽北京的南海戰略,這樣越方好據此作進一步調整。
但是,筆者想說的是,越南政改后已使得今天的越南和過去有大不同,再加上越南民眾有一定反華基礎,特別是經濟發達的南越更是如此。因此,未來越南仍有可能走向親美反華的路子。再加上,中國的國家戰略是不以越南的態度為轉移的。所以,中國仍應加快在南海的基礎建設,加強對南海的軍事部署和實際控制能力。同時,中國還要做好在南海用兵的準備,因為一旦有事,中國就必須絕對控制南海。中國特別要避免的是,越南和美國結成聯盟對抗中國,雖然現在還未顯現此跡象,但從越南政府如此積極響應美國解禁對越軍售看,一旦獲得美國更大支持,越南很可能會再度改變態度,實際挑釁中國。中國對此,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