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巴
古巴這個自稱的社會主義國家,幾乎不存在特權階層和貪腐行為,官民關系非常和諧。如該國最高領導人工資僅與大學教授相當,甚至不如某些資深教授;又如古巴政府明文規定,公務車只要有空位,就必須搭載揚手求助的平民百姓;再如,古巴政府部門不像國內那樣,崗哨林立、戒備森嚴,即便是部委級領導辦公室,任何公民,只要政治清白,登記后即可進入,就像我們進圖書館一樣。
古巴由于推行社會主義制度,在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方面全部免費,人民安居樂業。
如在教育方面,古巴有世界一流的教育體系。該國教育經費全部由國家負擔,投入占GDP 10%以上,其中,書本、校服由國家免費發放,即便考上大學、研究生、博士,國家也一包到底,學生只需好好學習。因此,古巴的教育水平相當高,如該國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中學入學率達99%,大學生占全國人口比例高達7%,占就業人口比例為16%。另外,學生參加體育運動也是免費,這樣既能增強體質,又能及早發現體育苗子,因此,古巴在包括奧運會在內的國際大賽中,其表現雖然不如美中俄德等體育強國,但好于印度等許多國家。
古巴的醫療體系同樣是世界一流。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古巴每170人有1名醫生,僅次于意大利,是世界上人均醫生第二多的國家。而且,該國實行免費醫療,公共醫療投入占GDP 10%左右,普通民眾小病到社區診所(提供24小時服務,能隨時就醫),大病到中心醫院,醫藥費全免,如果住院,連伙食費也會免掉。
古巴住房由國家統一分配,一個四口之家大約能分得1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房租也很便宜,只象征性的收幾毛錢。古巴樓房注重質量,有些老房子雖然外觀有點破舊,但不影響日常起居。
識字率,古巴為99.7%,居世界第三;人均壽命,古巴為78.3歲;失業率,據維基百科提供的2009年數據,古巴為1.6%,;人類發展指數,2013年古巴為0.78,居世界第59;在中國社科院2013年發布的“全球國家正義指數”排名中,古巴位居世界第一;在犯罪率方面古巴沒有紅燈區、黑社會,吸毒販毒現象幾乎絕跡,賣淫嫖娼、艾滋病也少有耳聞。此外,古巴不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也沒有假冒偽劣、轉基因毒糧、資源枯竭等現象。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稱,古巴是全世界唯一已實現社會、環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國家。
從人均GDP看,古巴為6557美元,略低于中國,如果剔除GDP注水、60%利潤流向海外、貪官富豪移民導致巨額財富外流等因素后,古巴人均財富可能高于中國。
二、朝鮮
朝鮮實行全民免費住房、免費教育和免費醫療。朝鮮的免費醫療,不僅免除醫療費,甚至連住院病人吃飯都免費。朝鮮的住房分三個檔次,一般青年工人是五十到七十平米,工作年限長一點的工人和中層干部是七十到九十平米,有突出貢獻的工人和中高級干部是九十到120平米,大學教授、國際比賽冠軍、功勛演員等享有三百平米的別墅,配有汽車和車庫。
走在平壤大街上,感覺最為明顯的,就是凡是好房子,要么是醫院,要么是學校,要么是居民樓,與當今中國凡是好房子,要么是政府機關,要么是公檢法,要么是銀行,情況完全一樣。
朝鮮能源短缺,一到晚上大部分路燈都是黑的,孩子在黑暗中玩耍,婦女在黑暗中悠閑地漫步,雖然馬路上是黑的,可是家家卻燈火通明,很少有居民停電的時候。這一點與當今中國也完全相反,中國是寧可讓居民家里停電也不讓馬路上停電。
石臺中學張新國 2014年10月16日
附:陳學明:古巴訪問歸來談觀感
古巴訪問歸來談觀感之一
在古巴的數天見聞,有待慢慢回味消化,這里且談幾點深刻印象:
一、古巴沒有太富的人和太窮的人;
二、古巴沒有大貪官,古巴人眼中的腐敗行為在我們這里不值一提;
三、古巴的教育與醫療等完全免費;
四、古巴的醫療資源十分豐富,連最低層的居委會都有醫療站,古巴派許多醫生到委內瑞拉等國家的農村去醫病,數年回來政府獎勵住房,國家通過輸出醫療來換取石油;
五、古巴的教育是真正公平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國家提供的教育通道,成就自己;
六、古巴還堅持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為主體,古巴也吸引外資,但政府必須控股;
七、古巴的國有資產老百姓能體會到自己也是有份的,馬路上跑的汽車,只要掛的是國有的紅牌子,老百姓就可招手讓其停下來,坐到空位置上;
八、古巴社會秩序極好,犯罪率很低;
九、古巴沒有重污染工業,自然環境之好令人難于想象;
十、古巴人生活沒有壓力,注重精神上的享受.
上述十點確實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余的感想容我分別慢慢道來。
古巴訪問歸來談觀感之二
我漫步在哈瓦那革命廣場,面對格瓦拉的巨幅畫像,覺得實在沒有資格也不忍心對這個國家表示這樣那樣的不滿。這個國家能頑強地活下來,而且活到今天這個樣子,太不容易了。盡管聯合國已通過無數次的決議,要求解除對古巴的封鎖與制裁,但美國置若岡聞。蘇東劇變使古巴一下子失去了靠山。在這種情況下,古巴還堅持民族自主和社會主義理想。實在難于想像!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強大的精神支柱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我們與古巴人的交談與交往中,感受到了這種力量的存在。
古巴訪問歸來談觀感之三
在古巴的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不少,但基本上都是舊車,哪輛是西班牙留下的、美國留下的、蘇聯留下的,古巴人會清楚地告訴你,最好的車也就是中國的奇瑞。在古巴的商店里,除了水果,其他商品一概短缺。古巴許多商品,至今還是配給的,特別是食品,一個人一個月只能配到八個雞蛋和一只雞。但我們不能憑這一些就作出判斷古巴是個貧困的國家。我們同時也會發現,在古巴的大街小巷很少看到乞討者和流浪者。一天早上,我與同行的同濟大學的丁院長,特地到古巴的居民小區兜了一個多小時,看到的是遛狗的女人、手牽著孩子上學的父母、進行早鍛煉的老人。一切是那么安逸。
不止一個古巴人告訴我們,古巴沒有房地產,政府有了錢不是首先建樓堂館所,而是首先投入教育與醫療。他們要絕對保證毎個古巴小孩有書讀,每個有讀書潛力的古巴小孩都有機會一直讀下去,直至出國留學全部由政府承擔。我們來到一個社區的醫務室,醫務人員告訴我們他們負責整個社區幾百個居民的醫療保健,所有開支都由政府撥給。特別令我感興趣的是,古巴政府為了豐富古巴人民的精神生活,鼓勵古巴人晚上到娛樂場所去消遣,而去消遣的費用都可報銷。我在古巴這塊土地上,所看到的不僅是一些人通常所批評、譏諷的那種社會主義的”劣根性”,更目睹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