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最近幾天突然爆發邊境交火,而且連日來不斷升級。印巴為何突然劇烈交火?這里邊有什么文章呢?我們這里作簡單分析和評估,供參考。
先來看一則相關報道:
據《印度時報》8日報道,7日晚的交火是印巴雙方2003年達成停火協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軍事沖突。印度邊防軍連夜發射炮彈進行回擊,至少消滅18名“恐怖分子”;巴基斯坦稱,印軍炮擊造成15名巴基斯坦平民身亡,超過50名平民受傷。印巴雙方都指責對方先挑起軍事沖突。巴準軍事邊防部隊賈維德·汗少將說:“我們不知道印方為何攻擊巴平民。”但《印度教徒報》撰文稱,這是巴基斯坦準軍事邊防部隊先向印度50個哨所以及35個掩體發動襲擊,印軍才以猛烈炮火回擊。法新社表示,因為印巴持續不斷的交火,使得邊境附近的多棟建筑物遭到嚴重損毀,約2萬民眾已經從該地區遷移。《印度時報》8日稱,印巴雙方每周二都通過“電話熱線”就邊界問題進行對話。印軍7日在“電話熱線”中警告巴方,將遵照印度陸軍參謀長指示,以“強烈、直接且足夠的反應”對巴國任何挑釁予以強烈反擊。而巴軍方稱,已經向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小組發出對印度的投訴。
看完報道,我們再來看當前這一事件的大背景:
總看當今世界,哪幾個地方不安寧?中東、東歐、東北亞、東海、南海、南亞、北非。這幾個地方,中東、北非都是中國能源供給基地,和中國利益密切相關,東北亞、東海、南海、南亞都和中國直接相關,而唯一和中國關系不是很大的東歐,也和中國的全球戰略“小伙伴”俄羅斯直接相關。而和中國直接或間接相關的亂局是最多的。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中國是如今歐亞大陸上綜合國力最強的國家,是世界霸主的眼中釘、肉中刺,某超對中國是如芒在背。所以,可以預見,未來圍繞中國的各種亂會只增不減。當然,這種過程,也正是中國崛起的過程,因為如果沒有中國崛起,沒有中國的開放,這種亂可能與中國也就無關了,正是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拓展,這些亂中國才是利益攸關者。這一切,實際上表明了中國是世界大博弈中的大玩家。
印巴關系是南亞諸國最重要的關系,也是關系中國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非常重要的一環。就國家安全而言,中印有領土爭端,印巴有領土爭端,中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也是最重要的兩個發展中國家。中印是合作還是對抗,不僅僅關系到中印兩國的核心利益,實際上也關系到亞太的格局。正是基于這些,中印才在過去一段時間總體上保持良好的關系發展趨勢;也正是基于這種原因,印度對巴基斯坦一直保持著相應的冷靜。就國家戰略而言,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中印緬孟經濟走廊和中巴經濟走廊,三者歸根結底是大一體的,都是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的延伸。同時,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從東南亞到南亞,同樣也可以和絲綢之路經濟帶聯通,這一帶一路雖說是兩個戰略,實則是中國大戰略框架下的不同路線,實則殊途同歸,目標一致。
但是,作為給中國制造麻煩的對手來說,這種格局是不利于他們的。特別是,如果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通過南亞連通起來,則整個歐亞大陸的亞洲部分將被融合在一起,到時候亞歐利益一致,中東是必然會走向和平的。當然,某超在這里也就沒有位置了。所以,某些國家對挑撥中印關系是不遺余力的,因為挑撥中印關系,讓中印陷入對抗,這“一帶一路”戰略才無法實施,中國才能腹背受敵。
如何挑撥中印關系?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利用中印的領土爭端,一種是利用印巴爭端。中印在領土爭端上彼此都是相對冷靜的,是可控狀態,挑撥起來并不容易。但是,印巴之間卻比較復雜,一方面是彼此信任問題,另一方面是兩國邊界時常爆發沖突,爆發沖突的原因也極其復雜。總體而言,讓印巴在邊界出現一定程度的交火并不是特別困難的事,這就像朝韓之間偶爾也會發生交火一樣。一旦印巴嚴重對立,特別是如果印巴爆發戰爭,那中國是必然會被拖進去的,如此不但可破壞中國的大國戰略,還能有效吸引中國并讓中國陷入消耗戰,還讓金磚國家等平臺運行出現問題。所以,挑撥印巴沖突甚至戰爭,一直是相關國家的局部目標。
大家應該還記得2008年曾發生過孟買恐怖襲擊事件,那次事件造成近200人死亡,是非常嚴重的恐怖襲擊事件。西方的情報指向了巴基斯坦的恐怖分子,并且有意無意地將這一事件與巴基斯坦政府聯系在一起。這起事件,顯然是一起有預謀,且試圖引發印巴沖突甚至戰爭的事件。最后,經過中國在其中施壓、斡旋,印度冷靜下來后事件才得以平息。之后,印巴之間一直保持了相對冷靜和理性。
但是,如今不僅僅有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還有配套的上合組織擴容,印巴大概率將在未來不很久的時間內加入上合組織。這意味著,“一帶一路”戰略不但要聯通在一起,還要有一個上合組織作為政治、經濟和軍事保障、協調機構。如此下去過不了幾年,中國這個整合歐亞大陸的“一帶一路”戰略就將形成聚合大勢,越往后將越難以阻擋。而要阻止這一切,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印巴干起來。
我們再看上邊的新聞報道。從新聞報道中,印巴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對方。那么,哪一方可能是事情的挑起者呢?
我們知道,巴基斯坦內部不穩,習總還以這個理由推遲了對巴基斯坦的訪問。所以,在這個時候,巴基斯坦挑釁印度的可能性很低。這一點,我們從上邊新聞中巴基斯坦向聯合國軍事觀察員小組發出對印度的投訴及巴方傷亡更重可知,巴方要比印方更加克制。所以,這起事件巴方挑起幾率基本沒有。
那么,會是印方挑釁嗎?印度剛和中國達成重要共識,而且印度也非常希望加入上合組織,在2008年那么嚴重的恐怖襲擊印度都忍下來了,現在主動挑釁巴基斯坦,對巴基斯坦進行攻擊的可能性也不是很高,何況如此對巴攻擊并不符合現階段印度的利益(印巴沖突會影響其加入上合組織及影響中印關系)。
既然印巴在動機上都不是很高,那么這事為什么又會發生呢?
這里不得不說一下另外一則消息,即在10月4日,巴基斯坦塔利班宣布效忠ISIS。這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巴塔將會發動更多的恐怖襲擊,這些恐怖襲擊的目標主要在巴基斯坦,但考慮到2008年那起針對印度的恐怖襲擊事件,顯然印度也在其攻擊范圍之內。最近,巴基斯坦境內連續發生恐怖襲擊事件,應該就是巴塔干的。所以,這里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巴塔在中間給印巴打了黑槍,挑起了彼此的爭端。這么干,對巴塔來說就可以亂中取利。
另外,還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一些受西方支持的塔利班零散組織(在美推翻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之后,實際上一些號稱塔利班的零散組織一直和美國有合作和交易。譬如,哪怕現在美國號稱要剿滅的IS,在2011年和2012年利比亞戰爭和敘利亞內戰中,美國為首的西方也支持過他們,與他們進行過交易),這些組織完全可能在某些利益驅使下擔任大國博弈的棋子。所以,完全不能排除,一個塔利班組織在利益驅使下引發了這一事件。其目的是挑起印巴矛盾,最好能引發更大的沖突甚至是戰爭。
當然,這些也還只是根據當前大背景以及區域的情況進行的可能性分析,沒有任何信息能證明到底是什么原因。那么,印巴沖突會繼續發酵甚至演變成大規模沖突嗎?
占豪的看法是:
一、考慮到巴基斯坦的現實情況以及中國的戰略利益,巴基斯坦完全沒有打一場戰爭的愿望。站在巴基斯坦的利益訴求角度考慮,沖突越早結束越好。
二、考慮到印度的國家戰略及和中國達成的戰略默契,印度也并不希望印巴這個時候爆發戰爭,如果真有和巴基斯坦發生戰爭的愿望,在2008年恐怖襲擊后就進行了。現在和巴基斯坦進行更大規模沖突或戰爭,并不符合印度的國家戰略利益。所以,印度也沒有繼續擴大沖突的內在訴求。
基于雙方都沒有訴求,而且又是巴基斯坦吃虧,沖突雖然比較劇烈,但應不會持續太久,規模也不會失控,更不會爆發印巴戰爭。
不過,中國要提高警惕,因為相關國家試圖挑起印巴沖突的企圖一直存在,在這種情況下要和印巴雙方保持密切溝通,盡量要管控好印巴矛盾不讓其過度發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