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na•Thomas Kareem•Fahim
兩年前在與加沙地帶的巴勒斯坦武裝分子作戰時,以色列發現壓力來自四面八方,其并不友善的阿拉伯鄰國都在迫使它停戰。
但這次沒有。
去年開羅的伊斯蘭派政府被軍方推翻之后,阿拉伯國家中形成了一個以埃及為首的新聯盟,在以色列與控制加沙地帶的伊斯蘭主義運動哈馬斯(Hamas)之間的戰斗中,實際上站在了以色列一邊。這個聯盟中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及約旦。在超過三周的血腥沖突之后,交戰雙方仍未能通過談判達成停火,或許與此有關。
華盛頓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學者阿龍·戴維·米勒(Aaron David Miller)曾在多屆美國總統任內擔任中東問題談判代表。他表示,“這些阿拉伯國家對于政治化伊斯蘭有太強的憎惡,以至于超出了他們對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的反感。”米勒還說,“我從來沒有見到過這種局面,有這么多阿拉伯國家默許加沙地帶發生的殺戮和破壞,以及哈馬斯受到的打擊。這種沉默令人震驚。”
在與哈馬斯開展的任何談判中,埃及傳統上一直都是關鍵的中間人,因為美國和以色列認為哈馬斯是恐怖組織。然而這一次,開羅的政府卻出乎哈馬斯意料,公開提出一項滿足以色列的多數要求,無視哈馬斯訴求的停火協議。哈馬斯立即回絕這項協議時,被形容為頑固不化。而開羅在繼續堅持,它的提議是任何進一步談判的出發點。
同情巴勒斯坦人的評論人士抨擊上述提議是羞辱哈馬斯之舉,但埃及的阿拉伯盟友卻表達了贊揚。塞西的辦公室在一則聲明中說,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King Abdullah)第二天致電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稱贊了這一提議。聲明中并沒有批評以色列,只是提到“無辜平民正在為不應由他們負責的軍事沖突而付出流血代價”。
曾為巴勒斯坦談判代表擔任顧問的哈立德·埃爾金迪(Khaled Elgindy)表示,“這些政權的利益,與以色列顯然有共同之處。”埃爾金迪現在華盛頓的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擔任研究員。他說,在與哈馬斯的戰斗中,埃及對抗政治化伊斯蘭勢力的努力,與以色列打擊巴勒斯坦武裝的做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他問道,“這是誰的代理戰爭?”
這種形勢令阿拉伯之春運動以來所有的預期都發生了逆轉。僅僅18個月之前,以色列、華盛頓,以及巴勒斯坦地區的多數分析人士都還在預期,民變會讓阿拉伯國家的政府更積極地響應公民的訴求,因而對巴勒斯坦人更加同情,也更敵視以色列。
然而以色列政府非但沒有變得更加孤立,還在隨后發生的混亂中,出人意料地成為當下的受益者,那些代表再次興起的保守秩序的領導人物,還在暗地里對以色列給予了支持,認為它在遏制政治化伊斯蘭的過程中是一個盟友。
埃及官員曾直接或間接地表示,哈馬斯而不是以色列,應當為巴勒斯坦人在戰斗中的死亡負責。親政府的埃及新聞媒體也持續抨擊哈馬斯,是伊斯蘭派在地區內謀劃破壞埃及,乃至整個地區穩定的工具,就像一年前,出自穆斯林兄弟會(Muslim Brotherhood)的總統穆罕默德·穆爾西(President Mohamed)被軍方罷黜之后哈馬斯所做的那樣。(埃及檢察機關指控哈馬斯在埃及實施暴力行動,殺害軍警,甚至在2011年的騷亂中幫助穆爾西及穆斯林兄弟會的其他領導人物越獄。)
與此同時,埃及的一些政策也激怒了加沙人。埃及仍在繼續封鎖用于向加沙地帶走私物品的地下通道,過境點也仍然關閉著,加劇了三周戰斗之后,食品、水和醫療用品短缺的局面。
“塞西比內塔尼亞胡還糟糕,埃及人搞陰謀害我們,比猶太人還惡劣,”加沙地帶北部城鎮貝特拉希亞(Beit Lahiya)一家商店的店主薩勒罕·希里什(Salhan al-Hirish)說。“他們在埃及解決了穆兄會,現在又要對付哈馬斯。”
阿拉伯國家的轉變,讓以色列的鷹派放開了手腳。“這里的解讀是,除了哈馬斯和卡塔爾,多數阿拉伯國家的政府要么無動于衷,要么愿意跟隨埃及的腳步,”耶路撒冷沙勒姆學院(Shalem College)院長、研究伊斯蘭派和阿拉伯政治的美籍以色列人馬丁·克萊默(Martin Kramer)說。他說,阿拉伯世界沒有人會像早前以色列打擊巴勒斯坦時,沙特阿拉伯所做的那樣,“跑去跟美國人說,‘停下來’。這就給以色列提供了活動空間。”
克萊默說,由于受到軍方支持、反對伊斯蘭派的政府在開羅重新掌權,新的埃及政府和沙特阿拉伯這樣的盟友似乎相信,“為了挫敗哈馬斯,巴拉斯坦民眾需要承受苦難,因為不能讓哈馬斯取得勝利,不能允許哈馬斯成為巴勒斯坦勢力最強的派系。”
埃及官員對這樣的表述提出了異議,稱盡管與哈馬斯的關系出現惡化,但新政府仍在持續支持巴勒斯坦民眾,而且與以色列的關系,也并沒有比穆爾西或穆巴拉克治下更親密。“我們對巴勒斯坦人有歷史責任,這與我們針對任何特定派系的立場沒有關系,”一位埃及高級外交官表示。“哈馬斯不是加沙,加沙也不是巴勒斯坦。”因為話題敏感,這位外交官要求匿名。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