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打破二戰后的禁忌,宣布向伊拉克的庫爾德人提供反坦克導彈、突擊步槍等的軍事裝備。
德國國防部長馮-德萊恩周日晚間表示,援助將根據庫爾德人的需要,分批運抵。首批武器在9月底之前運抵,將為庫爾德武裝提供足夠裝備4000人的武器。
周日早些時候,澳大利亞也應美國的請求,同意加入對抗伊斯蘭國(IS)的國際援助,向庫爾德武裝提供武器。
德國國防部表示,這些武器的總價值約為7000萬歐元,具體包括8000支G36突擊步槍,8000支G3步槍,30套米蘭反坦克導彈系統(配備500枚導彈),以及五輛澳洲野狗(DINGO)輪式裝甲車。
國防部表示,除了武器援助外,德國還計劃向庫爾德人提供其他物資設備,包括帳篷、頭盔、無線電設備。
國防部在聲明中稱,IS是慘無人道的恐怖武裝組織,威脅伊拉克數百萬生命的安全和地區的穩定,而且對對德國和歐洲的安全都構成威脅。
不過,德國政府的這一決定還是受到了反對者的批評,他們指責這是德國軍國主義的回潮,并認為政府沒有事先咨詢議會就決定對外提供武器違反了德國憲法。
不過,德國政府表示IS的情況特殊,此次運送武器并不會威脅到二戰后德國不能向沖突地區提供武器的禁忌。德國總理默克爾將于周一向議會解釋政府的決定。
8月底,法國總統奧朗德表示,法國已經向伊拉克庫爾德武裝交付了首批武器裝備,并且將繼續這項行動。作為首個提供武器支援的國家之一,法國的行動起到了示范作用,當時德國就表態要加入軍援行列。
上周末,IS再次發布斬首視頻,震驚全球。在一段名為《用血傳遞的信息》的視頻中,IS聲稱他們在沙漠中屠殺多達250名敘利亞士兵,并使出慣常伎倆,拍下一名庫爾德族士兵被活活斬首的過程,以警告庫爾德族人,若選擇繼續聯手美國,就會面臨同樣下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