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4年8月15日,日本東京,民眾前往日本武道館。日本15日迎來第69個戰敗日(日本稱“終戰紀念日”),日本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在東京都千代田區的日本武道館舉行。天皇夫婦、首相安倍晉三出席儀式。
參考消息網8月17日報道 外媒稱,至少在日本的鄰國看來,安倍這次表現出的克制或許還不夠。中國和韓國政府都批評日本內閣大臣參拜靖國神社,中國認為這表明日本并沒有真正反省戰爭侵略行為。
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8月15日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日本只有切實正視和深刻反省過去那段侵略歷史,同軍國主義徹底劃清界限,中日關系才可能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報道稱,中國的反應是否強烈到讓最近中日為緩解緊張關系所做的外交舉措脫離正軌的地步,尚有待觀察。這些舉措包括安倍主動提出安排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間的首腦會晤,不過迄今為止,習近平一直拒絕與安倍會晤。
近日,日本外務大臣與中國外交部長在緬甸舉行的地區安全會議的間隙會面,這是自安倍2012年再度擔任日本首相以來的第一次。當地媒體報道說,兩位外長討論了安倍新提出的一個建議,即希望能在將于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一次地區經濟峰會上與習近平會晤。
據路透社8月15日報道,安倍獻祭祀費的行為仍引發了韓國和中國的憤怒。新華社在評論文章中稱,安倍表現出來的“妥協和真誠”不可接受。
評論稱,忘記和否認歷史的人不配擁有未來,當前日本領導人亟須真實吸取歷史教訓,以避免危險的將來。
韓國總統樸槿惠說,一些日本政客的行為正在導致韓日兩國關系的分裂。
“當日本以適當的方式解決了這些問題,韓國和日本的關系才能穩步發展,這樣兩國才能在明年真誠地慶祝兩國外交關系正?;?。”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8月16日報道,針對部分日本內閣成員15日參拜靖國神社,以及安倍晉三供奉祭祀費,新華網15日發表時評痛批,日本這種“公然挑戰人類良知底線、為軍國主義招魂的行為,徹底暴露出日本右翼‘去投降化’的野心”。
時評警告說:“69年前,日本天皇念出的‘投降之音’,將永遠作為日本軍國主義慘敗的證據大寫在歷史書上。日本右翼翻案賊心不改,必遭正義唾棄;侵略野心不死,必遭同樣下場。”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15日也發表署名“鐘聲”的評論說,日本右翼勢力沖擊公理的舉動愈演愈烈,以史為鑒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如此突出。“鐘聲”是“中國之聲”的諧音,文章被認為代表官方立場。
該評論指出,日本對戰爭罪行的償贖還遠未完成,正義與邪惡的較量竟然凸現起來,而在安倍政府領導之下,種種導致當年日本走上戰爭道路的思想逆流不斷抬頭,甚至推著這個國家朝危險的方向走去,頗令世人費解。
《人民日報》15日刊登的另一篇文章則敦促日本盡早承擔責任,正視歷史,才能恢復成為“正常的國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