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的“倒薩攻伊”戰爭突然間讓世人時常談論到一個總被世界遺忘的民族——“伊拉克的庫爾德人”,這個一直飽受戰爭烽火蹂躪的,多災多難的弱小民族。
一個跨國的非阿拉伯民族
庫爾德人是一個散居在伊拉克、伊朗、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山區的非阿拉伯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土耳其、伊朗和伊拉克的接壤地區。若將庫爾德人生活的邊境地區連成一片,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目前居住在伊拉克北部地區的庫爾德人約350萬人,占伊拉克人口總數2400萬人的六分之一。
一般估計,庫爾德民族人口約為2500萬人,在西亞是繼土耳其、波斯、阿拉伯之后的第四大民族。庫爾德民族被世人稱為是一個被“邊緣化”了的民族。在地緣上它被安置在四個國家的邊境地帶,在政治上它沒有一個民族的政治權力核心,因而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國家是庫爾德人的夙愿,庫爾德人為此進行了長年不懈的斗爭。但事與愿違,庫爾德人還因此屢次成為大國角逐的工具甚至犧牲品。正如庫爾德的諺語所講:“除了山脈,庫爾德人沒有朋友。”
歷史上,庫爾德人一直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從8世紀起,庫爾德人就被阿拉伯人、波斯人和突厥人輪流統治,至19世紀,庫爾德人在奧斯曼帝國內保持半自治半獨立狀態。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從奧斯曼帝國統治下掙脫的庫爾德民族原以為自己能獨立建國,卻沒想到在國際談判桌上被列強肢解為幾個國家境內的少數民族。二戰結束后,蘇聯曾一度占領了伊朗北部。1945年,庫爾德人在前蘇聯的支持下成立了“庫爾德共和國”,但這是一個短命的國家。第二年,在美國和英國的壓力下,蘇聯在取得伊朗北部石油權利后撤軍,庫爾德共和國很快就被伊朗軍隊摧毀。從此,庫爾德人要求獨立建國的愿望便被塵封土埋。
幾十年來飽受政治歧視的伊拉克庫爾德人一直力圖實現民族自治,20世紀80年代庫爾德人趁兩伊戰爭之機,開展了大規模的反政府武裝活動,一度控制了伊北部的部分城鎮。但兩伊戰爭結束后,庫爾德人遭到了薩達姆政府軍的大肆圍剿,甚至對他們使用了滅絕人性的毒氣彈,當時的報道稱有5000多人被毒死。
1991年4月海灣戰爭結束后,四處漂泊的庫爾德人在美英法的提議下,被設定在伊北緯36度以北的“保護庫爾德難民安全區”內居住。同年7月15日,美英兩國為限制薩達姆活動范圍,在伊北部劃定“禁飛區”。“禁飛區”的劃定事實上已造成薩達姆的中央政府對庫爾德人居住的伊北部失控,這使得伊拉克的庫爾德人在美英空軍飛機的監護下獲得了12年的獨立自治權。庫爾德人對伊北部地區的控制最多時曾達5萬多平方公里。但1995年3月因庫爾德反對黨內部發生分裂,庫爾德民主黨為獲得庫爾德愛國聯盟所占有的領地,與伊拉克政府軍私下合作,結果使得伊政府收復了大部分被庫爾德人控制的北方領地,大批庫爾德人被迫逃往土耳其和伊朗境內,另有7000多人被美英等西方國家以難民身份接受。
如今,生活在“安全區”里的庫爾德人有自己的政黨和政治組織,有自己負責對外交往的“總理”和“外交部長”,庫爾德人生活的“安全區”已成為伊拉克境內的“獨立王國”。目前掌控伊拉克庫爾德人政治生活的主要是巴爾扎尼領導的“伊拉克庫爾德民主黨”和塔拉巴尼領導的“伊拉克庫爾德愛國聯盟”這兩大政治派別。
大國政治的“玩偶”
居住在伊拉克與土耳其接壤的北部山區的庫爾德人,多年來一直是被西方大國遺忘的民族。但卻在美國這次發動的“倒薩攻伊”戰爭中因被需要而受到美國的青睞:戰前美國調撥4個集裝箱的輕型武器裝備它的游擊隊,增撥境外流亡分子的培訓和訓練經費,悄悄幫助在伊拉克庫爾德人控制的地區修建公路、電站和8座小型機場。最讓庫爾德人感激涕零的是,美國承諾戰爭打贏后將允許伊拉克境內的庫爾德人以聯邦方式實行自治,參與中央聯邦政府領導工作,“中央聯邦政府”每年至少劃撥13%的石油財政收入供他們使用。
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美國施恩給庫爾德人自有其用意:戰前,要讓庫爾德人幫助美國刺探和搜集巴格達的情報;戰時,充當美英聯軍的向導和翻譯;戰后,充當美國在重建伊拉克事務問題上的代言人。但美國更大的用意還是戰后政治上的考慮。因為美國戰后的重大戰略目標不僅是要占領伊拉克,而且還要在占領阿富汗和伊拉克等軍事行動完成之后,推行和實施美國改造阿拉伯國家的步驟。美國希望在中東地區能夠再出現一個由它扶持起來的、除去以色列、土耳其以外的非阿拉伯民族國家。即使戰后的聯邦制與國家政體還有一個距離,但是伊拉克的庫爾德人手中一旦擁有石油資源,擁有武裝,那么它自然也就擁有了未來獨立建國的資本。
庫爾德人政體或國家的建立,一方面能夠增加改造、分化和瓦解中東地區本已四分五裂的阿拉伯人世界的力量;另一方面在土耳其的南部邊境線上建立一個土耳其日益擔心的“國家”,將會威脅土耳其領土的完整和統一,牽扯土耳其更大的國防精力,這就迫使已出現離心傾向的土耳其更加屈服于美國的壓力,美國也將有更充足的理由在這一地區長期屯兵駐軍,執行“維和”任務。
美國人播下“威脅種子”
與伊拉克接壤的土耳其南部地區居住有1200萬庫爾德人,他們與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人不僅有著血緣和族源關系,而且長期以來在土耳其境內從事民族分裂活動的“庫爾德工人黨”組織一直得到了伊拉克境內的一些庫爾德人的支持。20世紀70年代成立于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工人黨領袖奧賈蘭一直認為,土耳其的庫爾德人是西亞四國中庫爾德人數最多,居住面積最大,因而土耳其的庫爾德人應義不容辭地肩負起領導民族獨立運動的重任,建立一個屬于庫爾德族所擁有的國家。奧賈蘭領導的反政府恐怖行動,迫使土耳其政府不得不在1984年至1999年,為剿滅庫爾德分裂勢力進行了長達15年的清剿戰爭。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讓土耳其社會和經濟發展背上了沉重負擔,而且還有35000多人在這場反對分裂和捍衛國家領土完整的斗爭中獻身。直到奧賈蘭1999年被土耳其政府抓捕,長期困擾土耳其的國內安全問題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如今土耳其擔心,若伊拉克的庫爾德人獨立建國,勢必會再次激起土耳其境內部分庫爾德人心中分裂主義的浪潮。
當前美國的對伊戰爭最讓土耳其放心不下的是,伊北部地區的基爾庫克和摩蘇爾兩個石油重鎮從薩達姆掌控的手中奪回來后,會否被“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庫爾德人接管過去。若如此,石油資源的優勢不但會迅速提高伊拉克庫爾德人的經濟實力,而且還有可能使得這一地區成為資助土耳其南部民族分裂分子的重要經濟來源。
這一憂慮一直是土耳其政府與美國政府就美國的倒薩攻伊戰爭討價還價的重要議題。土耳其要求美國必須承諾不得讓庫爾德人獨立建國,并反對美國戰后在伊拉克實施所謂“聯邦制”。土耳其對美國利用戰爭武裝庫爾德人的做法尤其擔心,提出美國對庫爾德人戰前武裝戰后的解除武裝必須是在土耳其人的嚴密監控之下。因為土耳其擔心,戰后美國撤軍時會否把一些在對伊戰爭時期使用過的重型武器交由當地的庫爾德武裝使用。
土耳其要求美國對居住在伊拉克北部地區的另一支人數在300萬左右的土庫曼人,給予與庫爾德人同等參政和對當地石油資源共享的權利,它不能容忍伊拉克北部地區僅由伊拉克的兩個庫爾德黨派接管的做法。
出于對美國的不信任,土耳其一度私下打算在這次美國的攻伊戰爭打響之后,緊隨美國部隊出兵伊拉克,理由是“阻止難民潮,維護邊境地區安全,并避免庫爾德人獨自搶占伊北部基爾庫克和摩蘇爾兩個石油重鎮”。摩蘇爾和基爾庫克,過去曾屬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版圖400多年,1926年奧斯曼帝國在一戰中戰敗后,被迫割讓給伊拉克,按照當時協議規定,歸屬伊拉克的這兩個石油重鎮仍須允許土耳其享有12年10%的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權,但事后伊拉克政府根本不履行協議,這也讓土耳其至今耿耿于懷。
但土耳其的進軍計劃并沒有得到美國人的支持,同時還遭到了伊拉克庫爾德人的反對,庫爾德人警告土耳其說,土大規模軍隊的進入將被視為是對伊拉克領土的入侵。而美國國務卿鮑威爾也警告,土耳其軍隊進入伊北部將會引發土美兩軍之間的摩擦和沖突。在美國的強烈反對和威脅下,土耳其最后只得保留幾個軍事觀察哨,暫時放棄了出兵的念頭。
眼下,伊拉克戰事大局已定,但伊拉克戰爭引發的伊拉克庫爾德人的問題非但沒有結束,而且正日益發展成為這一地區的沖突隱患。首先是伊拉克庫爾德人的兩大黨派——庫爾德民主黨和庫爾德愛國者聯盟以及他們各自擁有的武裝力量,已經開始了地盤和勢力的劃分之爭;其次,伊拉克庫爾德人與伊拉克境內的阿拉伯人和土庫曼人經年久戰形成的民族矛盾,正隨著基爾庫克和摩蘇爾兩座石油重鎮的歸屬問題而日趨復雜化;再次,庫爾德人問題連帶引起的周邊地區安全問題正日益成為土耳其、伊朗和敘利亞三國政府關注的課題,這三國政府和軍隊的領導人目前正協調立場,準備對美國或對伊拉克庫爾德人采取一致立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