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國報》網站7月30日發表題為《全球各地政府對埃博拉疫情保持警惕》的報道稱,由于擔心西非暴發的致命埃博拉疫情會向全球蔓延,英國及香港衛生部門的官員正在隔離來自西非且出現相關癥狀的航空乘客。
在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美國撒瑪利亞救援會的一名醫療人員正在介紹如何防范埃博拉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此次埃博拉疫情為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疫情已橫掃幾內亞、利比里亞、尼日利亞和塞拉利昂。
在利比里亞,參與救助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兩名美國醫護人員已被確診感染該病毒。
中國國家媒體報道稱,香港一名出現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癥狀的女子被隔離治療。不過,香港《南華早報》報道稱,這名此前在肯尼亞度假的女子隨后的檢測結果為陰性。
據法新社7月30日報道,世界各地對在西非蔓延的埃博拉疫情日漸擔憂,英國當局7月30日因這一“威脅”感到不安,香港則宣布了一些可行的隔離措施。
無國界醫生組織發出警告,自年初以來在西非造成數百人死亡的埃博拉病毒已“失控”,“確實存在著受其影響的國家不斷增多的危險”。
非洲兩家航空公司阿里克航空公司和ASKY航空公司已中斷其與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的往來。
英國就埃博拉疫情召開了緊急內閣會議,英國當局告知邊境檢查員和機場人員有關該病的癥狀,并呼吁醫生提高警惕。法國則表示“自危機開始以來就進行了動員”。
在人口密集的香港,衛生部門已宣布將對任何來自幾內亞、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亞有發熱癥狀的游客采取隔離措施。
7月25日,尼日利亞官員證實該國出現首個感染埃博拉病毒致死病例。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7月30日報道,在西非蔓延的埃博拉病毒迫使利比里亞政府在全國范圍內關閉學校,并對多個社區采取隔離措施,以遏制病毒傳播。在該病毒波及的國家中,利比里亞采取的措施是最嚴厲的。
利比里亞政府還宣布所有非政府核心部門公務員休假30天。
路透社7月31日報道稱,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當天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最為嚴峻的埃博拉疫情的暴發,并將召集安全部隊對這一致命性病毒的重災區進行隔離檢疫。
科羅馬宣布,由于這場疫情,他將取消近日去華盛頓出席美非峰會的行程,并將于8月1日與地區領導人在幾內亞舉行緊急會議。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31日報道稱,埃博拉病毒肆虐西非。北京市疾控中心當日發布通告,稱北京有能力應對埃博拉疫情。
通告指出,據世衛組織29日的最新統計,幾內亞、尼日利亞、塞拉利昂、利比里亞四國已報告1323個確診或疑似埃博拉病例,其中729人喪生。
通告指出,北京市已加強相關檢疫和監測,一旦病例輸入,監測系統可及時發現。通告同時提醒市民,出國時應注意了解當地疫情進展,并做好個人防護。如果到疫區,應特別避免接觸具有相關癥狀的病人及其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盡量減少去野外并接觸靈長類動物。
埃博拉已致死729人 世衛聯合西非投1億美元抗疫
中新社聯合國7月31日電 (記者 李洋)世界衛生組織7月31日發表新聞公報說,截至7月27日,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等國共計報告埃博拉病毒造成的累計病例數達1323例,其中729例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當天發表的另一份公報說,該組織將聯合西非有關國家投入1億美元抗擊埃博拉疫情。世衛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與西非有關國家領導人將于8月1日在幾內亞就此議題舉行會晤。
陳馮富珍通過公報表示,根據埃博拉疫情目前所影響的范圍及其帶來的威脅,需要世衛與幾內亞、利比里亞和塞拉利昂等國家把做出的響應提高到新的水平,這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以及更充分的地區和國家間合作。
世衛公報說,目前已有包括120多名世衛工作人員在內的國際援助人員在為國家和地區間的埃博拉疫情應對工作提供幫助,但這還遠遠不夠。世衛表示目前仍急需臨床醫生和護士、流行病學家等專業人士。
世衛當天說,目前在西非多國爆發的新一輪埃博拉疫情正在呈現加速蔓延的態勢,在社區以及衛生設施內的感染傳播問題也在持續發生。但目前尚不建議對疫區實施旅行或貿易限制。
世衛發言人哈特爾表示,該組織正在與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等機構通力協作,密切監控疫情動態,并將隨時調整是否實行旅行或貿易限制的建議。
埃博拉病毒是迄今發現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無有效療法。該病毒通常由血液和其他體液傳播,傳播速度很快,可導致埃博拉出血熱。國際社會正密切關注埃博拉疫情的最新動態。
臺媒:埃博拉疫情惡化 歐洲亞洲提高警覺戒備
當地時間7月28日,尼日利亞拉各斯,拉各斯衛生專員Jide Idris、尼日利亞疾病控制中心主任Abdulsalam Nasidi、拉各斯長官 Yewande Adeshina報告埃博拉疫情。26日,尼日利亞出現首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全國處于警戒狀態。圖為醫學專家正在英國伯明翰對埃博拉病毒進行檢測。(網頁截圖)
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中央社”31日報道,歐洲和亞洲憂心西非埃博拉病毒蔓延至其它大陸,日前紛紛提高警覺,無國界醫生組織也示警,埃博拉疫情恐已失控。
無國界醫生組織(MSF)表示,陷入危機的幾內亞、賴比瑞亞和獅子山共和國,疫情恐怕只會惡化下去。
MSF行動主任約翰遜斯(Bart Janssens)警告,面對這波史上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全球各地政府缺乏“宏觀”的防疫策略。
日前,一名從非洲返回中國香港的婦女出現疑似癥狀,但經檢驗證實未遭感染,香港當局宣布將隔離所有疑似案例。
人口稠密的香港依然記得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癥候群(SARS)大規模疫情的情景,當地衛生官員證實,只要從西非這3國入境的旅客出現發燒癥狀,都將采取預防性隔離。
在英國,盡管僅出現一起疑似案例,且經檢驗未遭感染,外交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仍召集英國緊急應變小組(Cobra)評估情勢。
哈蒙德說:“首相將此視為非常重大的威脅。”并表示應變小組已決定目前最好的應對方式是提供西非疫區“額外資源”。
歐洲聯盟消息人士表示,一旦歐盟28個成員國出現病例,歐盟已備妥設備以及對患者提供治療。
消息人士說:“我們不能排除受感染病患可能到歐洲,但是歐盟有辦法追蹤并迅速遏止病毒擴散。”
加拿大當地媒體報道,曾在西非治療感染病患數周的一名加國醫師已先自行隔離,而與他共事的一名美國醫師已確定遭感染。
美國和平工作團(U.S. Peace Corps)30日表示,將撤離數十名在西非三國服務的志愿者。
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ICAO)已會晤全球衛生官員,共商遏阻病毒散播措施,而泛非洲ASKY航空公司已停飛所有往返賴比瑞亞與獅子山首都的航班。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