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客機墜毀事件發(fā)生后,盡管肇事方尚未浮出水面,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暗示是俄羅斯支持的烏東部民間武裝擊落客機,并積極商討對俄采取新的制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美歐剛剛于16日對俄出臺涉及能源、金融和軍工等支柱行業(yè)的“升級版”制裁措施,俄羅斯實體經濟能否承受接二連三的打擊引發(fā)疑問。
制裁直指俄羅斯核心領域
就在馬航事件前一天,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宣布對俄追加一攬子經濟制裁,目標直指俄能源、金融和軍工領域、同一天,歐盟也決定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限制金融機構對俄投資。相比前幾輪制裁只針對個人及其企業(yè)在金融和簽證方面的限制,新一輪制裁措施范圍廣且目標明確,直指俄羅斯核心領域,力度大幅加強。
美國此番新經濟制裁措施主要分兩部分:一是禁止美國公民為俄羅斯最大的石油生產商——俄羅斯石油公司、第二大天然氣生產商諾瓦泰克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yè)銀行、俄羅斯的國家開發(fā)銀行——對外經濟銀行提供新的融資;二是凍結8家俄羅斯軍工企業(yè)在美資產,其中包括輕武器生產集團“卡拉什尼科夫”等超大型國企。
本次遭制裁的企業(yè)在俄經濟運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制裁措施出臺對市場信心的打擊較為嚴重,這將給剛有一絲復蘇跡象的俄羅斯經濟帶來明顯負面影響。此外,分析人士認為,受制裁影響最大的是俄羅斯石油公司。該公司去年收購秋明-英國石油公司,對外國銀行負債大幅增加。
國際金融協(xié)會研究歐洲新興經濟體的首席經濟學家盧博米爾·米托夫說,目前俄羅斯石油公司對外國銀行負債約500億美元(1美元約合6.15元人民幣),今年底之前有240億美元債務到期。該公司一年的資金流在140億美元到150億美元之間,新制裁措施加大了該公司為年底前到期的債務融資的難度。
俄經濟壓力空前
分析人士認為,本輪制裁不僅直接打擊俄方重要企業(yè),也對俄羅斯市場的信心造成影響,是迄今為止美歐對俄羅斯作出的最嚴厲的反應。
新一輪制裁公布后,俄羅斯金融市場立即劇烈反應、俄羅斯兩大股指——俄羅斯交易系統(tǒng)指數和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指數開盤即分別較前一交易日重挫3.61%和2.48%、兩大股指當天收盤時雙雙創(chuàng)下今年3月1日俄羅斯議會上院授權總統(tǒng)普京對烏用兵以來最大跌幅,單日縮水44億美元。
米托夫認為,俄羅斯經濟的一大問題是對外國資本依賴嚴重、美國新的制裁舉措不僅停止了美國對俄羅斯4家企業(yè)的融資服務,也將停止西方主流銀行對這些公司的融資服務,美國政府近期對法國巴黎銀行的重罰,使西方銀行不敢貿然向美國制裁的公司貸款。
俄羅斯儲蓄銀行投資公司分析報告則指出,美國出臺的新制裁措施比預期更為強硬,此舉標志西方和俄羅斯的對抗嚴重升級、新措施將提高被制裁公司的外部債務和再融資風險,而且有可能導致其他未遭受制裁的俄羅斯公司貸款難度增加。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發(fā)展中心首席經濟師瓦列里·米羅諾夫預計,被制裁公司不能獲得長期貸款,可能對公司前景產生負面影響。他指出,俄羅斯企業(yè)需要獲得的貸款,以償還舊的貸款,并用于新投資。但現在受制裁公司無法獲得新貸款,所以只能用現金償還舊貸款。
事關俄第二大貿易伙伴
馬航事件的出現,讓俄羅斯在經濟制裁方面的壓力再度加大。
雖然馬航事件的肇事者還沒有浮出水面,但西方國家?guī)缀醢衙^一致指向俄羅斯、認為事件的根本原因是“俄羅斯支持的武裝分子令烏克蘭東部安全局勢惡化”,如果沒有這一前提,馬航的悲劇就不會發(fā)生。英國首相卡梅倫指出,如果證實烏克蘭分離主義者擊落馬航客機,那么導致烏克蘭分裂的俄羅斯必須負責。普京21日則在馬航事件聲明回應道,如果烏當局沒有在6月28日在東部恢復軍事行動,那么悲劇就不會發(fā)生。
從輿論上看,西方國家已明顯就此事與俄羅斯展開宣傳戰(zhàn),西方媒體對俄羅斯的強烈指責已令俄方處于不利位置。不僅如此,俄羅斯的《生意人報》等自由派媒體也傾向于認為是民間武裝擊落客機。
俄羅斯專家認為,目前還沒有其他國家和俄羅斯一樣,傾向于認為烏克蘭政府軍擊落客機,僅憑這一點就足以讓俄羅斯遭到孤立。因此,正在遭受美歐第三輪打擊的俄羅斯遭受更大的制裁壓力。特別是馬航事件的遇難者來自諸多國家,馬航事件使烏克蘭危機真正升級到國際層面。
由于馬航事件遇難者中有近三分之二荷蘭公民,荷蘭方面對此事的反應非常強烈。慘劇發(fā)生后,與俄總統(tǒng)普京個人關系關系不錯的荷蘭首相呂特表示,他與普京19日進行了“非常激烈的”電話交談,他敦促普京利用自己對烏克蘭“分裂分子”的影響力,為馬航事件調查提供幫助,并要求其向世界表明他有意愿承擔其責任。呂特還強硬表示:“普京還有最后一次機會證明他是在認真幫助救援與調查的”。
值得注意的是,荷蘭2013年與俄羅斯雙邊貿易額達760億美元,是俄第二大貿易伙伴。荷蘭在制裁俄羅斯的態(tài)度如果發(fā)生改變,將給俄羅斯帶來不小的經濟損失。
歐洲態(tài)度依然有所保留
分析人士注意到,馬航事件可能導致美國再次擴大對俄制裁,并且迫使此前對美國制定的嚴厲制裁方案持保留態(tài)度、不太情愿效仿美國的歐洲國家重新考慮其立場。
今年3月以來,美國和歐盟已經就烏克蘭問題對俄羅斯施加了三輪制裁措施,不過從制裁力度上看,明顯是美國在唱主角。歐盟出于經濟因素考慮,對制裁俄羅斯表現出“不情愿”的態(tài)度,僅對一些俄羅斯人和烏“分裂分子”實施了資產凍結和旅行禁令等措施,但沒有對俄羅斯公司進行制裁。馬航事件之后,歐盟在對俄制裁立場上雖表現出向美國看齊態(tài)度,但難以拿出對俄傷筋動骨的制裁措施。
最近幾天,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對于制裁俄羅斯表現出積極態(tài)度,英國首相卡梅倫20日表示,鑒于馬航事件,歐盟必須重新思考與俄羅斯打交道的方式,不排除對俄采取新一輪制裁措施。英國新任外交大臣哈蒙德同一天說,英國將力爭說服其他歐洲國家就馬航客機被擊落一事,加大對俄羅斯的制裁力度。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阿什頓22日表示,歐洲將會而且必須推進對俄制裁,在如何推進制裁的問題上,歐盟有許多可能性。由于馬航事件遇難者有大部分是荷蘭公民,所以歐盟將聽從荷蘭外交大臣蒂莫曼斯強有力的領導,何時加強制裁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荷蘭外交大臣的要求。
在22日舉行的歐盟外長會議上,歐盟各國政府就對俄羅斯實施制裁進行了討論。奧地利外長庫爾茨當天在個人“推特”上表示,歐盟將在未來數天對俄羅斯防務部門實施制裁,其中包括武器禁運。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也說,武器禁運是歐盟必須考慮的選項之一,歐盟須向莫斯科傳達明確的信號;瑞典外交大臣比爾特則表示,鑒于當前局勢,向俄羅斯出口武器的做法已經難以站住腳。當天,其他多名參會外長也同樣表示,會議就對俄實行武器禁運達成共識,但尚未作出決定。
法國2011年曾與俄羅斯簽署價值約12億歐元的兩艘“西北風”級攻擊艦軍售合同。盡管遇到歐盟要求暫停對俄軍售的呼吁,但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22日回應稱,法國今年10月仍將向俄羅斯交付一艘“西北風”級攻擊艦,但合同中下一艘的交貨則要視俄羅斯對烏克蘭沖突的立場而定。
法國《解放報》日前報道,如果因政治原因撕毀“西北風”軍售合同,法國不僅要補償俄羅斯,還要支付無法忽視的罰金。這樣的先例也會對法國防務產業(yè)的可信度帶來負面影響。報道說,法國一名官員稱:“說到制裁莫斯科,德國人不想涉及工業(yè),英國人不想涉及金融業(yè),擔心受到影響……”德國工商大會近日也預計,每四家德國出口企業(yè)就將有一家受到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的負面影響。
馬航事件打擊俄市場信心
馬航事件發(fā)生后,俄羅斯投資者立即感覺到美歐很有可能借此對俄追加制裁。俄兩大股指在馬航事件后一交易日開盤后進一步下探,俄羅斯交易系統(tǒng)指數和莫斯科銀行間外匯交易所指數當日分別較前一交易日再跌1.65%和2.23%。
俄羅斯財政部基于西方國家現有的制裁措施預測,盧布匯率將下跌、通脹加速、消費者信心減弱,更嚴厲的制裁措施將降低GDP0.2%至0.3%。不過西方國家分析師認為,俄羅斯財政部低估了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據摩根士丹利預測,制裁對俄羅斯經濟影響不低于GDP1%,而且已經打擊了俄羅斯市場信心,降低了投資吸引力。
國際金融協(xié)會研究結果顯示,受烏克蘭局勢影響,今年俄羅斯凈資本外流大幅增加,盧布貶值13%,股市下挫30%。俄羅斯中央銀行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俄羅斯資本凈流出額達746億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2倍,且超過去年全年資本凈流出總額。
而對于經濟制裁,俄并未示弱。俄總理梅德韋杰夫17日在內閣會議上表示,俄羅斯將為此重新審視經濟發(fā)展方式,將過渡到進口替代發(fā)展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國內增長動力。對于制裁本身,他指出,任何制裁都是魔鬼,制裁不會帶來任何好處,但它并不會給俄羅斯經濟帶來無法接受的損失,“根據以往國際經驗,還沒有誰會對類似的制裁下跪”,梅德韋杰夫說。
俄外交部17日也發(fā)表聲明說,制裁是一把雙刃劍,對經濟和金融合作實施任何限制也將對美國實業(yè)界造成嚴重影響,他們將為白宮“買單”。奧巴馬政府的這種做法也必將對兩國多方面協(xié)作帶來損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