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法新電)聯合國最新報告顯示,全球超過22億人屬于“貧困或接近貧困”者,而在金融危機、自然災害、糧價高漲、暴力沖突的威脅下,貧窮問題恐怕將進一步惡化。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昨天在東京發布的“2014年人類發展報告”指出,91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有近15億人口生活在貧困中,另有8億人在貧困線的邊緣掙扎求存。報告說,雖然全球貧困問題有趨緩跡象,但日益擴大的不平等以及“結構脆弱性”依舊構成嚴重威脅。
報告說:“因自然災害、氣候變化、財務問題而最容易受到沖擊者,我們應該對他們加以援助和保護。未來的發展議程應把減低(貧困者)脆弱性列為重點,這是確保他們持續改善狀況的唯一途徑。”
它敦促各國為全民提供基本社會服務,并把全民就業列為首要發展目標。報告說:“為全球貧困者提供基本社會保障福利,僅花費不到2%的全球經濟產值……低收入國家只要重新分配資金以及擴充國內資源,再加上國際社會的捐助,一定能負擔得起基本的社會保障配套。”
目前全球約有12億人的日均生活費在1.25美元(約1.55新元)或以下。該報告的首席作者卡利德向媒體說:“你若貧窮,承受沖擊的能力會較低;你也可能身體殘缺或年事較高,面對多重不利狀況。”
報告說:“結構脆弱性往往反映在深度的不平等和人民普遍貧窮……貧困者、婦女、少數群體(按民族、語言、宗教、移民或性別劃分)、土著、農村或偏遠地區人民、殘疾人、內陸國家或天然資源有限的國家,往往面對更高的障礙。”
報告認為各國政府要對癥下藥,關鍵在于創造就業機會以及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報告說:“失業率常與犯罪率、自殺率、暴力、濫用毒品和其他社會問題掛鉤,因此一份工作所創造的社會福利遠高于其工資對個人所帶來的好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