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報道,現在朝中關系為史上最差。最大原因被認為是最近中國重視國際責任和原則外交,朝鮮卻依然固守傳統的“血盟外交”。這對朝核問題乃至東北亞局勢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7月22日,據中國海關稱,今年1~6月中國的對朝原油出口為零。雖然在春節前后,出口曾中斷了一兩個月,但像這次半年內都沒有出口還是第一次。去年同期,中國的對朝原油出口量為25.1萬噸。據專家分析稱,雖然有些無償原油援助并未記錄在海關數據中,但很明顯中國的原油出口的確有所減少。
7月22日據北京的一位對朝消息人士分析稱“朝鮮原油消費量的70~80%左右都依靠中國,除了無償援助外,這6個月期間沒有官方進口,這多少有些沖擊性。這充分顯示出了朝中關系有多么惡劣”。
去年7月,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為參加韓國戰爭停戰協定簽訂六十周年紀念活動而訪朝后,朝中兩國高層會談也處于全面中斷的狀態。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高級研究員克里斯托弗·約翰遜本月初在研討會上表示“暫時看不到任何朝鮮勞動黨第一書記金正恩訪華或中國高層前往朝鮮的征兆”。朝中雙方從1949年后一直以來每月黨、政府和軍三個渠道副部長級以上干部都會交流一兩次。
習近平主席強調的大國外交也被分析為是對朝關系惡化的要因,為保護中國的核心利益,向美國要求新大國關系,中國也開始強調國際責任。7月9~10日在北京進行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方強調了在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外交。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菩薩基7月11日表示,“中國采取了幾項重要的(對朝制裁)措施,這是在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也被強調的事項”,確認了中國改變的外交路線。此外,對于聯合國安理會7月17日發布的朝鮮的短程導彈發射譴責聲明,中國立即表示會參與也是出于同種原因。
對于中國這種態度變化,朝鮮進行了赤裸裸的譴責。朝鮮國防委政策局發言人7月21日在談話中就美國主導的國際社會的對朝壓迫譴責稱“部分沒有主心骨的國家也開始盲從,跟在美國的臭屁股后面”。雖然在這里并未指名是中國,但看起來是針對最近中國也參與對朝制裁一事。6月28日朝鮮《勞動新聞》甚至批評中國是“大國主義者”。
朝鮮還一邊強化與日本和俄羅斯的合作,一邊對中國赤裸裸地表示不滿。中日兩國關系惡化后,最近朝鮮開始就日本被綁架人士等問題增加與日本的接觸,以此來刺激中國。與此相關的對朝消息靈通人士表示“中國對朝鮮和日本的接觸非常不快,部分人認為朝鮮正在露骨地對抗中國”。
《勞動新聞》在迎來朝俄兩國共同宣言發布14周年的7月19日表示“朝俄親善關系打開了新局面,未來將會繼續強化親善協助關系”,強調了與俄羅斯的合作。上個月朝鮮媒體報道稱與俄羅斯合作完工的羅津港3號碼頭是兩國的新運輸通道,突顯兩國的友好關系。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長曲星分析稱“中國外交與過去不同,正在重視國際責任和義務,而朝鮮則似乎還執著于傳統的血盟關系”,“這對兩國關系乃至東北亞穩定都沒有什么益處”。
一位本月初曾訪問朝鮮的外國企業家表示:“過去在金正日執政時期,從上到下幾乎是異口同聲,但是這次見到的朝鮮民眾并不是這樣。有不少人透露對金正恩和黨政軍干部的不滿。”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