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熱情接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沒過幾天,全球最大的礦業企業、澳大利亞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麥肯錫即向澳政府施壓,要求政府設法與中國開展更大程度的自由貿易。《華爾街日報》17日評論稱,麥肯錫的發言淡化了澳大利亞國內在安全方面以及對“澳大利亞是否變得過于依賴中國”等問題的擔憂。
作為悉尼“商業20”論壇的負責人之一,麥肯錫16日在論壇上發表講話說,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應該“盡最大可能滿足其第一大貿易伙伴的需求”。2013年,對中國的出口占澳大利亞總出口的40%。他強調澳大利亞與中國這個主要資源市場的聯系是一項積極舉動,希望澳政客們能就兩國更長期互利共處的問題拿出高招。
麥肯錫指出,澳大利亞加強與亞洲其他地區聯系只會為本國經濟的健康和活力帶來好處。他提醒澳政商界,如果寄希望于過度的保護主義,澳大利亞將會失敗,貿易也將得不到發展。
麥肯錫在講話中還特別說到,如果中國認為可以從新西蘭進口乳制品,那么中國就可以在國內減少乳制品方面的支出,將資金用于中國擅長的領域,這對新西蘭和中國來說都有好處,中國和澳大利亞的關系“也是如此”。
客觀上,新西蘭近年來與中國在經貿合作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讓澳大利亞這個近鄰羨慕又嫉妒。新西蘭的乳制品、木材等產品在中國熱銷,推動新西蘭成為發達國家中的“優等生”,不僅最早走出金融危機的陰影,而且進入數十年來最佳的經濟發展時期。這一切,都與中新自由貿易協定分不開。而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自貿協定已經談了近10年,眼看有望在今年內簽署,又被澳總理阿博特近期的外交舉動打上了問號。
新西蘭政界在對華關系中一直秉持公正、平等的態度。安倍晉三近期訪問新西蘭期間,新方沒有與日本進行過多軍事合作的討論,也未支持日本解禁自衛隊集體自衛權。
在對華合作模式上,澳大利亞政界明顯意見不一,部分議員以國家安全受到“威脅”為由,對中國企業在澳投資設定過高壁壘,尤其是農業等領域。
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的基本國情和經濟模式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作為英國曾經的殖民地,兩國人口相對稀少,國內市場狹小,經濟發展嚴重依賴于海外市場與投資。一方面,澳新兩國的優勢出口產品都是食品、礦產品等大宗商品,亟須中國這樣的大市場;另一方面,澳新都渴望吸引更多海外移民和投資。盡管無論在人口還是國土面積上,新西蘭都只是澳大利亞的零頭,但是憑借良好的國際聲譽與開放的對華合作政策,新西蘭在“借力”中國方面明顯走在澳大利亞的前面。難怪澳大利亞人常帶著酸葡萄心理看待身邊這個“小兄弟”。這恐怕不能怪新西蘭受益頗多,只能說澳大利亞忽左忽右的外交政策最終傷害的不是別人,而是本國經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