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著您,我感動著!”在俄羅斯“青年近衛軍”領導人辦公室墻上的海報中,醒目地寫著這句口號。“青年近衛軍”曾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青年英勇戰斗的象征,憑著“不能忘記歷史”的精神,俄羅斯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的青年組織2005年也改為這個名字,并在隨后的反“顏色革命”等活動中迅速發展,成為俄羅斯最大的青年政治組織。在極具革命氣息的“青年近衛軍”海報上,高舉手槍帶領隊伍沖鋒的指戰員站在鮮艷的紅五星前。這樣帶有沖擊力的組織,也讓俄自由派人士以及西方媒體毫不掩飾對它的惡感,稱它為“普京的共產主義青年團”?!董h球時報》記者近日走進“青年近衛軍”總部,那些忙碌著的并可能成為俄政壇新鮮力量的青年人說:“如果有人稱我們為共青團,我們視之為榮耀。”
“顏色革命還沒結束,值得警惕”
“青年近衛軍”中央總部設在一棟四五層的小樓里,從外面看就像是莫斯科市中心普通的住宅樓。更不起眼的是“青年近衛軍”協調委員會主席馬克西姆的辦公室只有大約10平方米,墻上有俄羅斯總統普京的畫像以及具有衛國戰爭風格的“青年近衛軍”海報。一見面,馬克西姆就向《環球時報》記者娓娓道來:“組織剛成立時正好趕上幾場‘顏色革命’,有人想效仿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等國搞運動,但更多俄羅斯青年反對這種把國家搞亂的‘顏色革命’。所以,我們成立這個組織,把反對‘顏色革命’的青年組織起來,合法地與那些試圖用暴力手段推翻政府的人斗爭,并讓更多青年認識‘顏色革命’的本質。”
隨著美國鼓動和資助的“顏色革命”逐漸逼近,俄羅斯一時呈現“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在2005年烏克蘭“橙色革命”中活躍的“是時候了”組織也在俄羅斯成立,“不與普京同行”等激近青年組織開始活躍,號稱要反對“日益猖狂的獨裁專制”。“青年近衛軍”的組建成為俄羅斯阻擋“顏色革命”重要舉措之一。2005年11月16日,“統一俄羅斯”黨的青年組織在衛國戰爭期間遭到嚴重破壞的沃羅涅日市召開大會,并正式更名為“青年近衛軍”。馬克西姆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更名為‘青年近衛軍’,是當時的組織領導人圖爾恰克提議的,獲得大多數成員贊同,普京總統也支持。圖爾恰克現在是普斯科夫州州長。”
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為鼓舞士氣,紅軍開始授予那些戰功卓著的部隊以“近衛”稱號。蘇聯作家法捷耶夫的小說《青年近衛軍》講述了一批青年參加地下組織,頑強抵抗德國占領的故事。蘇聯解體后,“青年近衛軍”的形象也曾經歷波折,但現在又重新激勵著很多俄羅斯人的勇氣,成為驕傲的象征。馬克西姆說:“戰爭年代青年近衛軍不畏犧牲的勇敢精神鼓舞了一代代人,我們起這個名字就是要勾起青年的歷史懷念,讓現在的青年人也擁有近衛軍的優秀品質。”
在西方媒體的報道中,“青年近衛軍”常被描述成反“顏色革命”急先鋒的形象:他們與舉行反普京游行的青年發生沖突,抗議愛沙尼亞搬遷蘇聯紅軍解放紀念碑、攻擊摩門派教堂是美國情報部門的窩點。馬克西姆不愿就反“顏色革命”的具體行動談太多,在他看來,這只是“青年近衛軍”使命的一部分。他認為,現在“顏色革命”還沒有結束,烏克蘭今年發生的事情就是“顏色革命”,亞洲和非洲也有一些苗頭。他說,那些搞“顏色革命”的力量很神秘,很多時候你見不到他們的領導人,也看不到他們的綱領,只是一些暴力,然后就把一個合法的政府推翻了,他們的活動值得警惕。
復活的共青團就是榮耀
在“青年近衛軍”總部內,忙碌的工作人員都非常年輕,即使馬克西姆也只有26歲。他從2012年起擔任該組織協調委員會主席,他的幾個前任現在是俄羅斯政壇上的精英,有的成為國家杜馬代表(議員),有的成為聯邦中央選舉委員會成員,有的擔任總統辦公廳對內政治管理局局長。馬克西姆從大學三年級開始積極參加“青年近衛軍”的活動,對普京充滿崇敬。他認為普京能力很強,俄羅斯今年舉辦的冬奧會以及克里米亞事件都增強了民族凝聚力。
馬克西姆說,普京還能與民眾直接對話,增加了國家治理的透明度,所以“顏色革命”在俄羅斯是沒有立足點的。這種對普京的崇敬在“青年近衛軍”內普遍存在。一名自由派記者2011年在俄新網上撰文,把“青年近衛軍”稱為“親克里姆林宮的民族主義暴徒”,說“青年近衛軍”脫胎于蘇聯時期的共青團,普京為防止西方發動的自由主義熱潮帶壞俄羅斯青年,決定讓共青團復活。
“如果有人稱我們為共青團,我們視之為榮耀。”針對外界稱“青年近衛軍”是“普京的共青團”的說法,馬克西姆感到自豪。他說,“共青團”是優秀的代名詞,現在很多俄羅斯政治人物和知名企業家都曾是共青團員,以前加入共青團或許有強制的成分在內,而現在加入“青年近衛軍”完全是自由選擇,“俄羅斯還有其他的青年政治組織,我們只是向青年人走向社會提供一種選擇”。
蘇聯時期,共青團成員最多時達到4000萬,1991年隨著蘇聯解體而解散。不過,共青團在俄羅斯一直保持著正面形象。莫斯科地鐵有共青團站,遠東有共青城。普京去年10月在紀念共青團成立95周年時曾說:“共青團不僅是政治,還象征著真正的友誼和愛情,是學生時代對新道路、共同的目標和夢想的浪漫追求,更為重要的是,它是我們祖國命運的一部分。”
16萬成員代表“國家的現在”
“青年近衛軍”成立前,提到俄羅斯的青年組織,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囂張的“光頭黨”和支持普京的激進組織“納什”。光頭黨如今已被遏制在小范圍內。“青年近衛軍”新聞部門主管特卡切娃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納什”作為正式的組織實際上已不存在。“青年近衛軍”網站上的自我定義是:“我們的團隊成員遍布從堪察加半島到加里寧格勒的每個地區。我們是俄羅斯最大的青年社會政治組織,代表國家年輕一代與政府和社會進行對話。”
目前“青年近衛軍”有16萬成員,其中有1人擔任州長,4人為聯邦委員會議員,10多人為杜馬代表,120多人為立法委員會代表,280多人為各聯邦區行政中心和政權代表機構成員。該組織成員還進入執政黨的領導機構:5人是“統一俄羅斯”黨總委會成員,157人在黨的地區政治委員會中工作,50多人進入地區政治委員會主席團,14人擔任地區政治委員會中的副書記。馬克西姆自信地說:“過去人們說青年是國家的未來,但現在的說法是,青年不僅是國家的未來,也是國家的現在。我們不僅是“統一俄羅斯”黨的后備軍,也給俄羅斯政壇帶來新鮮力量。”
“青年近衛軍”中央總部的走廊里,掛著該組織的各種活動圖片,有他們穿著二戰軍裝游行的活動,更多的是他們對社會多個領域的廣泛參與。“青年近衛軍”組織的“我是志愿者”項目重點在防止社會重要領域出現違法行為。通過努力,他們發現和幫助關閉了1100多家非法妓院和賭場,制止了8000多起非法出售酒類的行為。“媒體近衛軍”網絡項目還揭露了1.7萬個出售毒品及含有自殺、色情等內容的網站。據特卡切娃介紹,去年他們在俄羅斯啟動尋找“我們時代英雄”項目,在“時代英雄”的住所安放專門的標志物。
更重要的是,“青年近衛軍”堅持宣傳俄羅斯正統歷史。馬克西姆說:“誰都不能遺忘,蘇聯有黑暗的一面,也有輝煌的一面,我們要做的就是繼承它的正能量,反思負面的東西。”馬克西姆還特意提到,中國在二戰中也做出巨大犧牲,希望與中國方面能多一些交流,共同舉行慶祝二戰勝利的活動。
參考:蘇聯歸來,腳步聲聲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guoji/2014/05/319284.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