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個多月來,伊拉克境內什葉派與遜尼派之間的教派分裂愈見明顯,而在這兩派之間長期發揮平衡器作用的庫爾德人,卻一直在為建立獨立國家——庫爾德斯坦而悄悄做著準備。繼“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對馬利基政府發難后,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領導人馬蘇德·巴爾扎尼也立刻表示,現在庫爾德人決定自己未來的時機到了。
除了伊拉克當前事實上的分裂現狀有利于庫爾德人外,其最大的外部阻力土耳其政府的態度也發生了歷史性轉變,為庫爾德人尋求建國解除了外部障礙。土耳其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發言人侯賽因·切利克表示愿意接受在目前的伊拉克北部地區成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國家。眾所周知,土耳其一直堅決反對在伊拉克建立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因為防止國內的庫爾德人分裂也始終是歷屆土耳其政府的重要核心利益之一。在經歷了對國內的庫爾德人分裂活動長期打壓之后,土耳其為何最終安于接受在鄰國伊拉克境內建立一個庫爾德獨立國家?這是土耳其政府經過多重安全戰略與經濟利益權衡下的現實選擇。
尋求戰略緩沖
2007年,埃爾多安當選土耳其總理后,大膽承認庫爾德人少數民族權利,與庫爾德工人黨實現歷史性和談,并將其視為自己的一項政績。為順利完成今年8月即將開始的總統競選,爭取國內1500多萬庫爾德選民的支持,在伊拉克面臨崩潰的情況下,接納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可謂埃爾多安政府穩定國內庫爾德人情緒的權宜之計,更何況這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還能充當應對伊斯蘭極端分子威脅的一道屏障,對土耳其來說,與其讓伊拉克北部地區落入遜尼派手中,還不如允許庫爾德人建國。
此外,將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作為土耳其與伊朗之間的一個緩沖地帶也不失為土耳其政府的一項次優選擇。在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基本保持半自治狀態的庫爾德人地區一直是奧斯曼帝國和伊朗兩國之間的緩沖地帶。崛起于奧斯曼帝國極盛時期的伊朗薩法維王朝為抗衡奧斯曼蘇丹的宗教領導權,國王伊斯梅爾決定將什葉派定為國教并強迫伊朗人接受,終使伊朗在半個世紀后成為一個什葉派國家,避免了被奧斯曼帝國吞并的命運,但也極大惡化了伊朗與鼎盛中的奧斯曼帝國的關系。此后,伊朗與奧斯曼帝國的繼承人土耳其一直為爭奪地區主導權明爭暗斗。在伊拉克分裂幾乎成為定局的情況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可被土耳其看作與什葉派伊朗之間的緩沖地帶。
獲取石油利益
從經濟利益的考量看,近年來,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實際上已成為土耳其的經濟腹地。2008年后,土耳其與庫爾德自治區的關系就逐漸緩和,石油資源匱乏的土耳其政府認為,在當前的伊拉克亂局下,只有庫爾德人才有能力保衛伊拉克北部的石油資源不會落入遜尼派武裝分子手中。伊拉克的庫爾德自治區石油產量占伊拉克全國的一半以上。
今年2月,當馬利基政府停止向庫爾德自治區發放預算、并就相關石油資源的分配預算發生分歧后,庫爾德自治區政府轉而與土耳其政府簽署了50年的石油運輸協議,今后庫爾德自治區的石油經由土耳其的石油運輸管道來向外出口。事實上,庫爾德自治區5月已經開始通過土耳其向外出口石油。在當前土耳其與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每年的貿易額達到80億美元、已有1200家土耳其公司進駐庫爾德自治區的情況下,庫爾德自治區對土耳其經濟的依賴度已經非常高,庫爾德自治區即使實現了獨立建國,其在經濟上對土耳其的依存度也會只升不降。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土耳其通過接受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而獲得暫時的戰略與經濟利好的同時,會否引火燒身,使自己面臨更加動蕩的周邊環境?中東地區的3000萬庫爾德人主要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敘利亞四國,其中以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口為最。一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出現在自己的東南部,無疑將激發土耳其國內庫爾德人的獨立愿望,進而導致國內激烈的民族與族群沖突,且一旦伊朗和敘利亞國內的庫爾德人也相繼發起獨立運動,則會在中東地區引發更進一步的動蕩與混亂。若從這一不堪設想的前景考慮,土耳其政府的態度逆轉有可能會成為中東地區進一步走向動蕩深淵的開始,整個中東的政治版圖重新繪制將不可避免,因此土耳其這一明哲保身的權宜之計不免會有引火燒身之嫌。
羅愛玲 (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副研究員)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